中国股市持续火爆,几乎到了人人炒股的地步,不知风险为何物。本栏作者特意撰写一篇讲述18年前日本全民炒股时代的文章,有心者或许可以从中品出些滋味。 18年前的1989年,日经股票指数飙升到了38915点。冲破4万点大关并最终进军6万点,当时的企业家、股票专家和媒体都深信不疑。反映到老百姓的生活上,市场上数万日元一瓶却名不见经传的法国葡萄酒也需要排长队购买,不开几百万日元一辆的高级国外轿车,似乎就很没面子。日本人潮水般地涌进美国、欧洲、东南亚,见什么买什么,从美国的洛克菲勒大楼、世界名画到普通的民间工艺品。人们说,那时是日本泡沫经济走向极端的时代。
但是,日本的股票在过去18年里不仅没有跃上4万点,甚至还一度下跌到了8000点左右,等于整个股票市场的4/5纸上财富都成了泡沫。洛克菲勒大楼又卖给了美国,名画回到欧洲,市民开始去郊区抢购100日元一听的啤酒。如果现在还有人公开劝朋友“理财”,要不会被人认为说这话的人有毛病,要不就会被人嗤之以鼻。尽管日本现在有1500万亿日元的个人资产在寻求投资项目,但在泡沫狂时代被毒蛇咬过的人,至今心有余悸。
那些在泡沫时代享尽荣华富贵的人,如今依旧在社会最底层痛苦地呻吟着。
暴富让人不再有工作能力 1986年,中田(化名)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因为成绩特别优异,家庭背景又很好,所以顺利进入一家大证券公司工作。日本的年薪通常是全年12月的工资外加相当于几个月工资的奖金,但证券公司的年薪可以达到20个月甚至是将近30个月的工资。中田大学一毕业就能拿到近千万日元年薪,与他在大企业工作的父亲相比,没差多少。
那时,股票特别好卖。1986年的日经平均指数为16386点,到1987年升到了23176点,1989年达到了34043点。中田打电话给那些大爷大妈,很简单地说上几句话,他们就把积蓄拿出来买股票,他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也会不断地给中田打电话,询问到底买哪家的股票收益会更多。
中田开着他的超大豪华进口轿车去见那些大爷大妈们,有时也请他们吃上一餐,大都是不用开发票,因为到单位报销几千日元太费时间,不值得。即使是1989年股票开始下跌时,证券公司也说这是新的投资机会来了,中田鼓励更多的大爷、大妈们继续把钱砸进去,不能有半点犹豫。结果,股票再也没涨上去。当市值到了购买价格的一半以下或1/3以下时,中田已经无法面对那些听信证券公司的宣传、拿出全部积蓄购买股票的大爷大妈们,他辞去了证券公司的工作。
去干自己的专业?去报纸杂志工作?那点收入似乎根本不值一谈。中田在等待股票市场回暖,但转眼就是十年过去了。这期间,他不断地找工作又不断地换工作,从未把现在的工作当成自己终生的追求。他一直未婚,他在等待证券市场的新机会,他甚至看到了这样的机会已经到来。但他也发现自己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有更多名校的优秀毕业生不断地进入金融市场来,他这时才突然发现,自己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机会了。
日本经济泡沫时代进入企业工作而现在已不再年轻的职员们,在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能成为企业的支柱。享受过暴富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失去了勤恳工作的能力。
成为亿万“负翁”的医生 在山口县一家医院的门口,停着一辆锈迹斑斑的房车。主人过去是个很会生活的人,但现在则看得出,那样的生活似乎已经离主人很远了。
医院院长中村(化名)从父亲那里接管了现在的医院及数百亩位于市中心的土地。在日本股票飞涨的时候,中村听信了证券公司的话,拿医院、土地做抵押,从银行很轻易地借到几千万日元,投入股市后正赶上股指狂跌,似乎从未赚过钱,越想捞回来就陷得越深,曾几何时,土地都被银行收去,账面上却还欠着银行数亿日元的债。
在股市上豪赌,除了成为“负翁”以外,有几个人真的富起来了呢?那些做教师的、当公务员的、在公司当职员的普通日本人,凡是在股市上试过水的,大都在泡沫狂过去以后,在痛苦中挣扎了十几年,到现在也未能翻过身来。
(责任编辑:刘晓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