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德媒:德国斥巨资研发量子计算机

2021年11月21日 08:18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据德国《商报》网站11月15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向一个财团提供了超过4000万欧元的资金,用于加强德国的量子计算机技术。很大一部分资金将流入德国和芬兰合资的IQM公司提供的量子计算机。

  报道称,该设备今后将被融合到位于加尔兴的巴伐利亚科学院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安雅·卡利切克说:“我们借此为未来三年的工作奠定基石。”

  报道还称,这笔资金是在量子计算机技术国际竞赛中跟上步伐的更大计划的第一步。德国联邦政府在今年5月为此共拨款近20亿欧元。其中11亿欧元来自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预算,8.78亿欧元来自联邦经济部的预算。

  报道介绍,加尔兴的计算机将拥有20个量子比特。在五年内,德国将配备一台至少拥有100个独立可控量子比特、具有竞争力的量子计算机,而且还应扩容到至少500个量子比特。作个比较: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将于今年推出的“鹰”量子处理器拥有127个量子比特。

  卡利切克说,加尔兴的项目将在未来几年内为德国的研究和工业用户提供“欧洲制造的量子计算机”,“对于这个未来领域,我们也必须在德国开发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她说,德国不应该在这个关键领域依赖他国,“仅仅依靠第三方的基础设施是不够的,因为第三方随时可以阻止我们使用他们的设施”。

  报道指出,借助量子计算机概念,科学和工业界正对这样一个事实作出反应:迄今流行的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正在达到其物理极限。


(责任编辑:张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德媒:德国斥巨资研发量子计算机

2021-11-21 08:18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据德国《商报》网站11月15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向一个财团提供了超过4000万欧元的资金,用于加强德国的量子计算机技术。很大一部分资金将流入德国和芬兰合资的IQM公司提供的量子计算机。

  报道称,该设备今后将被融合到位于加尔兴的巴伐利亚科学院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安雅·卡利切克说:“我们借此为未来三年的工作奠定基石。”

  报道还称,这笔资金是在量子计算机技术国际竞赛中跟上步伐的更大计划的第一步。德国联邦政府在今年5月为此共拨款近20亿欧元。其中11亿欧元来自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预算,8.78亿欧元来自联邦经济部的预算。

  报道介绍,加尔兴的计算机将拥有20个量子比特。在五年内,德国将配备一台至少拥有100个独立可控量子比特、具有竞争力的量子计算机,而且还应扩容到至少500个量子比特。作个比较: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将于今年推出的“鹰”量子处理器拥有127个量子比特。

  卡利切克说,加尔兴的项目将在未来几年内为德国的研究和工业用户提供“欧洲制造的量子计算机”,“对于这个未来领域,我们也必须在德国开发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她说,德国不应该在这个关键领域依赖他国,“仅仅依靠第三方的基础设施是不够的,因为第三方随时可以阻止我们使用他们的设施”。

  报道指出,借助量子计算机概念,科学和工业界正对这样一个事实作出反应:迄今流行的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正在达到其物理极限。


(责任编辑:张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