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俄罗斯拟立法禁止为外国人代孕

2021年01月21日 14:21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月21日报道 据塔斯社莫斯科1月19日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的一个议员小组制定了一项法律草案,禁止向外国人提供代孕服务。草案尚未提交审议。

  从塔斯社所得到的草案文本来看,议员们提出对《俄联邦公民健康保护基本原则法》进行补充,规定具有俄联邦国籍或永久居留权、已婚并且年龄在25至55岁之间的人才能申请代孕技术服务,而且要在婚姻登记一年之后才能申请。

  法案还规定,只有在妻子根据医学证明不能生育的情况下,才能申请代孕。

  在解释性材料中,法案起草者指出:“代孕已成为逾越外国人收养禁令的一种合法、廉价且不受阻碍的方式。”该收养禁令是2012年发生一系列俄未成年人在国外新家庭中遭受不幸的案件后制定的。议员们指出,由于立法方面的空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由代孕母亲所生的俄罗斯儿童的“出口”市场,规模无法估量。

  材料说:“代孕的普遍做法有可能对国家利益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损害,至少对公共、经济、人身及生物安全构成威胁,这在俄联邦侦查委员会、俄内务部和其他联邦执行权力机构的执法工作中已得到证实。”

  草案作者认为,根据俄宪法,“母亲、儿童及家庭受到国家的保护”,而“单身男性和单身女性可以使用代孕并不完全符合这一原则”。因此,他们提出,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只有已婚者才能申请代孕。

  此外,草案还规定,辅助生殖技术“是克服和替代不孕症的方法”,而不是目前法律所说的治疗方法。草案指出,必须签署经公证的代孕协议。

  俄国家杜马副议长彼得·托尔斯泰曾在俄罗斯联邦社会院提到过这一问题。他认为,对俄罗斯来说,“为了钱生孩子卖给外国人”绝对是一种可耻的现象,“必须禁止,必须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其受到明确、坚决而又严格的国家控制,决不允许把孩子卖到国外”。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拜登打造新抗疫团队 专家挂帅?    2020年12月0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俄罗斯拟立法禁止为外国人代孕

    2021-01-21 14:21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月21日报道 据塔斯社莫斯科1月19日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的一个议员小组制定了一项法律草案,禁止向外国人提供代孕服务。草案尚未提交审议。

      从塔斯社所得到的草案文本来看,议员们提出对《俄联邦公民健康保护基本原则法》进行补充,规定具有俄联邦国籍或永久居留权、已婚并且年龄在25至55岁之间的人才能申请代孕技术服务,而且要在婚姻登记一年之后才能申请。

      法案还规定,只有在妻子根据医学证明不能生育的情况下,才能申请代孕。

      在解释性材料中,法案起草者指出:“代孕已成为逾越外国人收养禁令的一种合法、廉价且不受阻碍的方式。”该收养禁令是2012年发生一系列俄未成年人在国外新家庭中遭受不幸的案件后制定的。议员们指出,由于立法方面的空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由代孕母亲所生的俄罗斯儿童的“出口”市场,规模无法估量。

      材料说:“代孕的普遍做法有可能对国家利益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损害,至少对公共、经济、人身及生物安全构成威胁,这在俄联邦侦查委员会、俄内务部和其他联邦执行权力机构的执法工作中已得到证实。”

      草案作者认为,根据俄宪法,“母亲、儿童及家庭受到国家的保护”,而“单身男性和单身女性可以使用代孕并不完全符合这一原则”。因此,他们提出,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只有已婚者才能申请代孕。

      此外,草案还规定,辅助生殖技术“是克服和替代不孕症的方法”,而不是目前法律所说的治疗方法。草案指出,必须签署经公证的代孕协议。

      俄国家杜马副议长彼得·托尔斯泰曾在俄罗斯联邦社会院提到过这一问题。他认为,对俄罗斯来说,“为了钱生孩子卖给外国人”绝对是一种可耻的现象,“必须禁止,必须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其受到明确、坚决而又严格的国家控制,决不允许把孩子卖到国外”。


    (责任编辑:朱晓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