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欧盟新能源战略雄心勃勃

2020年12月15日 15:0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日前,欧盟委员会公布一份“近海可再生能源战略”草案,旨在大幅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总体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欧盟制定的风能开发战略雄心勃勃,一方面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是为寻求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一份“近海可再生能源战略”草案,旨在大幅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总体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根据草案,预计到2030年欧盟整体海上风电产能将达到60千兆瓦,到2050年则增加到300千兆瓦。当前,欧洲海上风电产能为23千兆瓦。风力涡轮机主要分布在北海、波罗的海、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北海目前是世界海上风电的最佳位置。

  欧盟制定如此雄心勃勃的风能开发战略事出有因。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在符合《巴黎协定》将全球温升控制在低于2摄氏度这一“可持续发展设想”下,核能、太阳能光伏、水电和陆上风能在2025年后都将保持相对稳定发展势头。欧盟煤炭市场几乎消失,天然气消费在2025年后将出现拐点。但海上风电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也就是说,天然气将是确保短期减排的关键因素,海上风电将是中长期减排的主导因素。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蒂赫·比罗尔认为,如果海上风力发电大规模部署顺利实施,欧盟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他还断言,一个碳中和的欧洲必须把海上风电放在能源发展的优先位置上。

  另一方面是寻求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欧盟在海上风力发电领域处于世界领跑地位,目前全球42%的海上发电能力分布在欧洲沿海。欧洲业内人士不无骄傲地称:“海上风电是关乎欧洲‘无可争议的技术创新和工业领导地位’的故事。”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早在1991年就在丹麦南部海岸文德比成功运转。不过,全球各地的竞争者正在追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正在挑战欧洲风电先发优势。此外,欧盟现在还要面临来自英国的激烈竞争。在美国,外界推测民主党将重启绿色能源政策,重点也是推进风能技术。

  当然,有竞争就有合作。欧洲将充分利用其风电技术优势,如北海风电场在削减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引起来自中国、美国和其他地区投资者的浓厚兴趣。据分析,到2040年海上风电项目在全球将吸引1万亿美元投资。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海上风电较少环保压力,随着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可以在降低成本方面实现重大飞跃。这也是许多具有近海油气钻探经验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开始介入海上风电开发的原因。

  此次最新制定的欧盟风电战略草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几方面内容。第一是资金筹措。为保证海上风电快速发展,该战略计划耗资7890亿欧元,同时也将创造6.2万个就业机会。资金预计将来自多个渠道,包括欧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复苏基金,各国公共资金将承担部分投资,即将修订的“欧盟国家能源项目援助指南”也将为海上项目融资提供帮助。

  第二是欧盟成员国需要加强相关领域跨境投资合作。目前,欧洲海上风电跨境混合场地的立法仍处于起步阶段,涉及复杂的跨国谈判和法律问题。例如,位于德国和丹麦之间的海上风电场就因为缺乏欧盟立法,只能通过过渡性安排运营。草案为此提出了一个解决框架,欧委会将批准建立海上电力招标区,以确保发电融入欧盟电力市场,将规模较小的国家项目与完全网格化的近海能源系统和电网有效地连接起来。

  第三是解决产业链价值链问题。最新公布的风电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欧洲新增海上风力发电量达到创纪录的3.6千兆瓦。专家认为,这一速度仍然太慢,无法达到气候目标要求。因此,欧盟再生能源战略旨在完善海上风电的整个价值链,包括促进部分制造和陆上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港口配套建设是重中之重,需要加固码头、深水泊位,以及为超过100米的叶片提供存储空间。此外,在岸电网的扩展也是海上价值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欧洲曾是风能行业的摇篮。今后有可能再次领先10年吗?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海上风电技术取得突破,产业成本大大降低,人们终将看到一场无声的、类似美国页岩油革命的降临。届时,风电大发展局面就形成了。(经济日报记者 翁东辉)


(责任编辑:张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欧盟新能源战略雄心勃勃

2020-12-15 15:0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日前,欧盟委员会公布一份“近海可再生能源战略”草案,旨在大幅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总体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欧盟制定的风能开发战略雄心勃勃,一方面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是为寻求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一份“近海可再生能源战略”草案,旨在大幅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总体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根据草案,预计到2030年欧盟整体海上风电产能将达到60千兆瓦,到2050年则增加到300千兆瓦。当前,欧洲海上风电产能为23千兆瓦。风力涡轮机主要分布在北海、波罗的海、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北海目前是世界海上风电的最佳位置。

  欧盟制定如此雄心勃勃的风能开发战略事出有因。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在符合《巴黎协定》将全球温升控制在低于2摄氏度这一“可持续发展设想”下,核能、太阳能光伏、水电和陆上风能在2025年后都将保持相对稳定发展势头。欧盟煤炭市场几乎消失,天然气消费在2025年后将出现拐点。但海上风电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也就是说,天然气将是确保短期减排的关键因素,海上风电将是中长期减排的主导因素。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蒂赫·比罗尔认为,如果海上风力发电大规模部署顺利实施,欧盟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他还断言,一个碳中和的欧洲必须把海上风电放在能源发展的优先位置上。

  另一方面是寻求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欧盟在海上风力发电领域处于世界领跑地位,目前全球42%的海上发电能力分布在欧洲沿海。欧洲业内人士不无骄傲地称:“海上风电是关乎欧洲‘无可争议的技术创新和工业领导地位’的故事。”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早在1991年就在丹麦南部海岸文德比成功运转。不过,全球各地的竞争者正在追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正在挑战欧洲风电先发优势。此外,欧盟现在还要面临来自英国的激烈竞争。在美国,外界推测民主党将重启绿色能源政策,重点也是推进风能技术。

  当然,有竞争就有合作。欧洲将充分利用其风电技术优势,如北海风电场在削减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引起来自中国、美国和其他地区投资者的浓厚兴趣。据分析,到2040年海上风电项目在全球将吸引1万亿美元投资。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海上风电较少环保压力,随着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可以在降低成本方面实现重大飞跃。这也是许多具有近海油气钻探经验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开始介入海上风电开发的原因。

  此次最新制定的欧盟风电战略草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几方面内容。第一是资金筹措。为保证海上风电快速发展,该战略计划耗资7890亿欧元,同时也将创造6.2万个就业机会。资金预计将来自多个渠道,包括欧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复苏基金,各国公共资金将承担部分投资,即将修订的“欧盟国家能源项目援助指南”也将为海上项目融资提供帮助。

  第二是欧盟成员国需要加强相关领域跨境投资合作。目前,欧洲海上风电跨境混合场地的立法仍处于起步阶段,涉及复杂的跨国谈判和法律问题。例如,位于德国和丹麦之间的海上风电场就因为缺乏欧盟立法,只能通过过渡性安排运营。草案为此提出了一个解决框架,欧委会将批准建立海上电力招标区,以确保发电融入欧盟电力市场,将规模较小的国家项目与完全网格化的近海能源系统和电网有效地连接起来。

  第三是解决产业链价值链问题。最新公布的风电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欧洲新增海上风力发电量达到创纪录的3.6千兆瓦。专家认为,这一速度仍然太慢,无法达到气候目标要求。因此,欧盟再生能源战略旨在完善海上风电的整个价值链,包括促进部分制造和陆上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港口配套建设是重中之重,需要加固码头、深水泊位,以及为超过100米的叶片提供存储空间。此外,在岸电网的扩展也是海上价值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欧洲曾是风能行业的摇篮。今后有可能再次领先10年吗?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海上风电技术取得突破,产业成本大大降低,人们终将看到一场无声的、类似美国页岩油革命的降临。届时,风电大发展局面就形成了。(经济日报记者 翁东辉)


(责任编辑:张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