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经济频道 > 首页右侧 > 经济要人 > 经济要人头条 > 正文
中经搜索

小泉出山呼声重现日本

2007年07月17日 10:16   来源:环球时报   
    “这是对安倍政权不信任的选举,这是请安倍下台的选举!”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站在雨中的街头,大声地叫喊。7月29日的参议院选战这两天进入白热化,《环球时报》记者不时可听见窗外大喇叭传来的高亢声音,政治家们拼命提高嗓门宣传自己,势头似乎比突袭日本列岛的台风和地震还猛烈。媒体还接连出现“自民党惨败”的论调,舆论甚至开始推测下任首相人选,普遍认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有麻生太郎、福田康夫、谷桓祯一,在国民中很有人气的小泉纯一郎可能再度出山的声音也很响亮。

    各党使出浑身解数

    参院选举12日正式拉开帷幕后,日本政治家们频频上电视论战,首相安倍晋三一天就连续上了3个电视台的节目。各党还力争扩大竞选活动的势力范围。15日在台风横扫日本列岛的时候,安倍仍然走在街头,呼吁选民投自民党一票。民主党的小泽一郎则去山形县、枥木县演讲。小泽公开表态,“这是背水一战,如果战败,将不参加下次众议院选举,退出政坛”。

    政治家的夫人们也出场了,她们积极为丈夫拉票。首相夫人安倍昭惠从12日开始到山口、佐贺、长崎等地演说,她卖力地学着安倍说话:“年金问题给大家带来了麻烦,自民党一定会负起责任解决问题。”民主党干将菅直人、鸠山由纪夫、前原诚司、冈田克也的夫人们也都出动,呼吁民众支持民主党。

    小泉人气不减当年

    但这些人的人气都不如一个人―――前首相小泉纯一郎。14日下午,身着夏日便装的小泉纯一郎来到了群马县高崎市政府附近,为曾担任副官房长官的自民党参议员候选人上野公成助阵。虽然活动当天下着雨,但听众还是达到了2000多人。听众们一手举着雨伞,一手用相机或手机拍照。小泉在演讲中说:“红、绿、白,伞是各式各样的,人生也是各式各样的。选举也有好的时候,也有苦的时候。”让在场听众欢声雷动。小泉在演讲时还为安倍出主意说:“现在不管做什么都是挨骂,不得不忍着。”

    小泉发表演讲时动作幅度很大,身体语言丰富,话语很有煽动性,台下不时传出“小泉、小泉”的欢呼声。高崎市一名80岁的主妇说:“正为年金问题感到不安,听了小泉的话就放心了。他比安倍首相会说话。”还有一名75岁的老太太甚至说,“小泉再当首相就好了”,可见小泉人气依旧不减。

    “小泉效应”受到质疑

    退位以来一直保持低调的小泉,6月重新开始政治活动,已经引起日本执政联盟和在野党的高度关注。

    其实自民党内早就流传小泉重出江湖的猜测。今年3月7日,小泉时隔半年与安倍一起吃饭,当时他就表示:“到参议院选举的时候,我将参加助选,你尽管放心。”

    对于小泉的高调助选,自民党内部却有不同看法。自民党官员透露,从表面上看,由于首相安倍晋三的支持率不断下降,因此产生危机感的自民党试图请小泉出山,希望利用他的声望和形象扭转局面。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人推测,小泉的助选,并不是全力帮助安倍首相,而是和安倍保持一定距离,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自民党内有人认为,“小泉正在利用怀旧歌曲效应”。有政治家评价小泉说,他是个很有破坏力的人,他的举动很有可能改变选举的走向。

    有关“自民党惨败”的论调不断

    安倍内阁因为年金问题和大臣丑闻不断,支持率不断下降,已经到了危险线―――30%以下。媒体还接连出现“自民党惨败”的论调,有评论认为,目前安倍所面临的形势与当年桥本龙太郎内阁参院选举失败退位前的处境很像,是一场苦战; 还有媒体预测自民党“只能获得36个议席,与18年前的宇野内阁的惨败相同”。舆论甚至推测下任首相人选,普遍认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有麻生太郎、福田康夫、谷桓祯一。日本政界甚至有人预想,安倍可能在参院选举中历史性大败,小泉再度出山,以从前的小泉死党“小泉宝宝”为中心形成“小泉新党”。

    但是曾任小泉秘书官的饭岛勋否认说,小泉百分百不可能再任首相,今后倒是有可能当一名国际政治活动家。自民党内也有人对小泉怀恨在心,对他的独断专行耿耿于怀,不欢迎他复出,认为他当初武断地推行邮政民营化,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

(责任编辑:刘晓闻)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閸掑棔闊╅崚甯窗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