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中日两国需相向而行

2018年08月20日 07: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5月9日,李克强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图为会谈前,安倍晋三在迎宾馆广场为李克强举行隆重欢迎仪式。新华社 记者 庞兴雷 摄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今年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40周年的节点。中日以经济为纽带,联系日益深化,正在迎来进入合作时代的好时机。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在中国加速崛起的过程中,中日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构建稳定关系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增加。在双边关系的节点之年,必须谋求建立互信。为了实现中日已经形成共识的“战略互惠”,除了双边议题之外,还要在一些国际性问题上积累务实合作。借中国主导的广域经济圈构想“一带一路”推动合作或将成为实现战略互惠的试金石。

  美国《外交官杂志》刊文称,2018年是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两国似乎都有意利用周年纪念来实现和解。在谈到双边关系朝着积极方向转变时,中日领导人都深表同意。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刊文称,1978年条约缔结40周年这一事实本身就很重要,这足以成为北京与东京梳理整个双边关系、促进其基于实用主义的发展的充分理由。因为正是两国领导人从实用主义出发,才让及时“破冰”并成功开展经贸合作成为可能,尽管仍在一些政治问题上存在分歧。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条约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方向,为中日关系沿着和平友好的轨道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正值条约签订40周年,两国关系发展迎来一次重要契机。重温条约精神,回到中日关系的“原点”,将有助于为中日关系解困,克服政治、经济、社会交往中的各种障碍,推动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

  2017年5月开始,中日关系出现了缓和迹象。今年春天,中国总理李克强又成功访问日本,中日开始朝着确保两国关系不脱离正常轨道、行稳致远的方向在发展,出现中日关系改善的良好势头。

  中日关系改善,既源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同时又是双方外交政策调整的结果。一方面,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特朗普发动对多国的贸易战,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紧张局势。这是中日两国关系改善的客观环境。一方面,中日关系改善的关键因素仍是中日两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尤其是日本外交政策的调整。安倍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变,在中日两国关系改善中起了主导作用。

  当前,中日关系总体平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日本社会舆论中仍存在一些不和谐之音。日本某些媒体甚至是某些政府部门,在中国的南海政策等海洋政策上仍存在不适当的言论,试图通过炒作南海问题给中国施压。这些个别的不和谐之音与从去年春天以来两国关系改善的总体趋势是相悖的。

  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日本政府的诚意与切实行动。政治方面,日本政府应该讲信用,少玩“花招”;经济方面,日本则应该通过切实的经济举措来推动两国经贸发展;社会文化方面,应扩大中日民间交往,推动人文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交往将有助于中日真正实现和解。

  日本应该拿出真心诚意,与中国相向而行,从大局出发,切实推动两国关系朝着和平友好的方向发展。目前来看,安倍政府的对华政策大体上符合中日关系改善的大趋势,但仍需“不开倒车,不走回头路”,保持政策的持久性与稳定性。

  中日关系对东亚地区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东亚地区的大国,中日稳则东亚稳,中日繁荣发展,东亚则有光明未来。中日友好则关系到整个东亚地区人民的福祉。

  不后退,不动摇,与中国相向而行,共同面对问题,共商解决办法,中日两国关系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受访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高 洪 王 晴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单晓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