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专题 > 2015 > 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会议 > 第七阶段 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 > 大图 > 正文
中经搜索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阶段文字实录

2015年06月15日 18: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主持人(彼得·苏萨·霍杰斯科夫):非常感谢康彼得。大家已经听到了一些重要的要点,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很好的沟通的机制,逐渐地建立起来。我们不能够等待着危机发生,然后再讨论,讨论如何来沟通,而且谈到了很多一些重要的案例,新的一些技术的发展。相信我们确实应该跳出我们的常规思维,建立新的沟通的措施和方法,并且与相关的利益方来进行沟通合作,警方,谈到要教育消费者,而且对食品行业提出一些建议,进行更好的营销,更好的让消费者们了解食品的风险。我觉得这都是很有意思的一些的建议。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罗伯特·贝克,是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主任、玛氏全球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在担当现任职责之前,他领导玛氏全球食品安全相关的科学,他在玛氏工作27年时间,有13年面对风险的经验,他在全国各地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今天的发言主题是合作与沟通:有效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主任、玛氏全球食品安全首席专家罗伯特·贝克:感谢主持人,感谢会议的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发言,今天非常荣幸来到这个会场,非常感谢。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合作与沟通:有效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

  我发言的要点,我尽量说得短一点,我和大家谈一谈玛氏公司的背景,因为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会跟大家谈一谈沟通做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两个方法,而且我们会谈一谈行业在合作、沟通,就食品安全进行合作、沟通方面发挥的作用。如果你不太了解玛氏公司,我向你们介绍一下,我们是一个私营的企业,我们的运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三个主要的,都是玛氏企业,我们企业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年净销售额超过330亿美元,在74个国家有超过75000名的员工,我们的业务非常的广泛,涵盖巧克力、糖果、口香糖、饮料、健康科学等等各个领域,像大家能够知道和认识这样一些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与公司相关的,我刚才听到一些关于文化的发言,让大家了解到我们的足迹,我们遍布全球的网络,我没有过分强调质量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进一步强调它的增长,我们应该培育健康的质量文化,这样会对全球的食品安全带来重大的积极的影响,因为我们在全球食品方面面临很重大的挑战,我们确实可以这样做,但是这样做要采取很多的工作要做,要花很长的时间。

  让大家感知一下农业产品的足迹,在2003年消耗680万吨的原材料,我们开始使用这么多一些原材料的时候,实际上要管理这个风险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要建立适当的标准,而且要有适当的指标,这样才能很好地去管理风险,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对风险有效的进行管理。

  我们面临着多个挑战,但是我们并不只是我们才遇到挑战,包括在安全、在粮食安全,包括在营养这一方面,影响营养方面,面临整个食品业的链条,我们这个行业有我们的工具、有我们的能力来应对这些挑战。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工作都会带来一些连带的效应,即使小的行动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很大的影响。有的时候是一个开始行动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与一个供应商开启了行动,然后可以改变整个供应链,改变整个行业,改变整个社会。由于供应链的全球性,行业之间监管者和消费者有更多的触摸点,因此我们需要更好的调研供应链,不论你的材料来自于哪或者不来自于哪。

  总的来说,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在全球范围内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我们从沟通的角度来看,确实应该做到严谨一致,应该真实和坦诚,刚才有发言者谈到这一点。而且它也能够推动和支持一个强大的健康文化的建立,我们要确保人们了解现代全球与食品相关的风险是什么。而且在合作这一方面,我们知道合作能够推动,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沟通,本身会造成很多的问题,会造成沟通的不一致,而且它也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去提高,完善解决方案,提高标准,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食品安全,如果我们思考一下,我们需要这个工具,我们不能够单独地去用哪一种工具,所以彼此之间是有关系的。需要两个共同来合作,包括沟通和合作,同步推进。我们用一下玛氏公司的一些事例,比如说我们开始推动了一个公共私营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与中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展开了一些合作,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一些类似的合作,帮助进行相关的沟通。

  所以,玛氏公司认为行业是需要应对食品安全这个挑战的地要承担具体的责任。我们需要促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保证食品的安全。我们承担着具体的职责。

  这幅图给大家谈了一下为什么我今天来到中国,这是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个处于婴儿阶段的项目,这个项目,我们将会在今年9月份来推出,在那里我们希望能够带来食品安全方面发挥领导的作用,这是一个玛氏全球的卓越中心,希望能确保食品安全在中国进一步的推进。

  这个中心是要确保我们的产品的安全,同时也帮助社会进一步地推动世界各地的食品安全,这个中心将会成为第一个玛氏的中心,也是其中本地区这个行业第一个中心,它的目标是要进行非营利性的一些食品安全相关的培训和研究,它主要关注的知识的捕捉、知识的产生和知识的分享。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确实我们在全球的食品工业方面有若干问题需要克服,要共同的合作。食品安全问题确实会带来多米诺的效应,有的是好的效应,有的是坏的效应,但是我们必须开始采取第一步,去应对这个问题。沟通和协作是解决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的关键,而且必须要同步来开展,要创造一个协作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大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的知识的扩大,行业是需要承担相关职责的。这是我给大家作的发言,谢谢大家。

共(4)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 页

(责任编辑:张翔)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