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科技)
9月12日消息,2012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世纪互联高级副总裁肖峰在独家对话凤凰科技时表示,云计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基于云计算务实的应用明年会出来。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肖总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凤凰网科技的专访,第一个话题我们谈谈云计算,云计算去年非常火热,一点都不亚于移动互联网,今年呢声音小了一点点,百度的李彦宏在百度大会上谈到云计算是对后端强有力的支持,您对云计算这块怎么看的呢?
肖峰:云计算其实是以虚拟化技术为代表的,包括未来很多新技术引进的支持,比如说持资源整合,平台整合技术其实是一个代名词,所有这些东西的发展一定会促生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出现,这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这么多年云计算从2009年到2012年三年的时间,刚开始概念特别小,现在呢市场的角度喊的声音弱了,从我们操作者的角度来看,做的东西实际的东西更多了。我们感觉从过去两年的雏形出来,尤其是APP应用这种终端产业模型的变化,可能到明年基于云计算务实的应用会出来。
记者:您自己认为云计算还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肖峰:对,云计算实际用新技术解决了大家更高效的专业分工,更高效的协同,更高效的运转问题,简单的比如说今天这个大会的主题移动互联网,包括我刚才在演讲的时候,首先我们看看移动互联网的变化,终端的变化、数量,一亿多手机,这个数量可能跟过去媒体大家用笔记本电脑都一样,但是你想想这个数据采集不一样,你会跟别人分享吗,你过去也有手机,现在你拍照、拍视频,包括很多分享的应用,单体的采集量大,不光是采集分享和交互,仅仅这一点就跟以前不一样。这些要靠新的技术,从概率上来讲就是要靠云计算帮助你去实现。
记者:谈谈移动互联网,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的移动互联网,您会选择哪个词?
肖峰:我觉得应该是叫一触即发,从数字上来看基本上和十年前互联网从寒冬到第二次井喷,八、九年前很多关键数字很像,比如说终端的数量,网络的变化,比如说WIFI的普及,比如说3G的智能终端1.9亿,这些数量足以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很多的应用还没有被点亮。你看2002年、2003年,很多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上市其实都很低迷,恰恰当PC或者说笔记本电脑普及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当ADSL普及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先是以游戏为代表的一批公司在商业上井喷了,那么今年时机就是一触即发的时机。
记者:您也谈到了商业模式的问题,在移动互联网很多人都说把用户数做大,钱自然就来了,您对这种规模论是怎么看的?
肖峰:首先我觉得规模论有一定的道理,我更想讨论商业模式清晰不清晰的问题,今天有多少家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就清晰了,有盈利模式的,比如说游戏、电子商务,其他的那些互联网的应用哪些盈利模式,除了广告之外有一个很清晰的盈利模式,都没有。很多靠公司的其他模式生存的也很好,人的生存方式问题也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今天你选择了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了吗,有时候健康有时候不健康,我怎么能保证我永远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企业发展也有生命周期。
记者:作为IDC基础设施服务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您怎么迎接这个时代?
肖峰:首先我们觉得既有很大的机会,对我们来讲又有很大的挑战,这里面最核心的一个关键的词,把移动互联网和数据中心串起来,包括云计算串起来,实际上是数据存储、分布、交互、计算这些关键词,大量的数据存储起来到怎么去分布,到我们的基础设施之间,公司之间传递、交互,这些都是问题和挑战。对于我们来讲大家都在规模上有追求,这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你能不能做出大型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又保证这样坚固的跟碉堡似的,基础设施保证快速部署的弹性,这些都是挑战,包括能耗的降低,还有核心竞争力的降低,这些都是既有优势又有挑战,包括WIFI的普及,运营商的变化,像腾讯、百度这些都可能会卖,在日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公司,随着新技术这样的公司旱地拔葱的出现,我们在互联网上既有机会又有挑战包括往上走。腾讯、百度、阿里也在做存储,也在建自己的数据公司,他们再往下走,这些是产业发展的时候做的不得以的事情,我们要往上走。不仅仅要限于卖得贵,我们要更多的了解基于软件的云的平台,我们可以提供这种基础的支持平台,支持它的业务平台和产品的内部运营、网上运营,我们要往上走一层可以解决在生产规模的问题,我觉得既有机会也有挑战。
记者:那么关卡这一块,您认为又有哪些?
肖峰:真正的规模它这个业务,比如说是能耗比较大的,在新技术研发上还有一些挑战的,比如说它的数据中心,我们能耗数据中心还是依托于很大的能耗,比如说找到符合的基础设施,新能源的利用这些都是挑战,包括网络构建上,因为毕竟今天网络相关的业务在国内还都属于牌照性的业务,国家的管制性还很强,安全信息方面还都很强。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简单的预测一下,您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会出现新的巨头吗?
肖峰:我相信一定会。
记者:您觉得会出现新的巨头,而不仅仅是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做的会更强?
肖峰:其实从整个新技术推动来讲,大部分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往往鼎盛的时候其实也是衰退的开始,只是你不知道你的颠覆和新的机会在哪儿。我们可以看到过去整个IT技术发展的几十年历史上,大概每十几年都会有一个新的王者出现,我们可以看到不光在中国是这样,在美国也是这样。无论是时间的累积来讲还是客观因素的出现来讲,我觉得基本上在未来会出现一个新面孔。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