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林毅夫:为何说中国能在十年内保持7%增速

2015年05月22日 17: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富博 勾雅文
 

    第八届阿斯塔纳经济论坛5月21日至2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举行。图为世界银行前高级副总裁林毅夫发表讲话。

    中国经济网阿斯塔纳522日讯(记者 富博 勾雅文)为期两天的第八届阿斯塔纳经济论坛21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独立宫拉开帷幕。世界银行前高级副总裁林毅夫发言指出,中国经济将在今年以及未来5-10年继续保持7%或者更高的增速。

  2012年至今年一季度,中国GDP的增速分别是7.8%7.7%7.4%7%。国外许多经济学家和媒体评论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降是由于内部难于解决的结构性问题所致,并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将下降至6%或者5%。林毅夫表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但是,始于20112012年的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并不在于内部的结构性原因,而在外部的周期性因素。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一是出口,二是投资,三是消费。就出口来说,全球经济尚未从2008年的危机完全恢复,中国出口大幅减少。1979-2010年,中国每年出口增长17%,而去年为6%,今年一季度,更是仅为4.7%。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第二,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每个国家都采取了反周期的财政政策支持投资,从2008年到现在大部分项目已经建成,若没有新的项目,投资的增速必然下降。这是周期性的。目前只有消费可以推动增长。这也是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当然,也是其他国家经济放缓的原因。

  林毅夫预计,在未来几年高收入国家经济表现不景气,出口不会强劲增长。就中国而言,更需关注国内投资和消费。就投资而言,中国目前是中产阶级收入国家,中国投资领域广阔,可以推动从中低端到中高端的产业升级。第二,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外加环境整治和城镇化,这些都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高回报。这也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差异之一。在需要进行周期的刺激时,发达国家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发展中国家这种机会很多。

  此外中国不仅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还有投资资源。第一,中国政府积累的债务只占GDP40%多,不到45%,与其他国家比属于较低水平。第二,中国的储蓄率将近50%。此外,中国还有3.7万亿的外汇储备。这三点是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之处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拥有很好的投资机遇,但是却没有这么多资源来进行投资,一些国家的政府负债率很高、储蓄率低、外汇储备不足,限制了他们进行投资的能力,但中国不存在这些问题。

  林毅夫认为,中国可以保持非常可观的投资增长力。同时,中国投资增长力的上升还会解决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收入的增加还会带动消费的上升。所以综合这些因素,中国肯定能够保持7%甚至更高的增长率,不仅是今年,以后几年也是。

 

  

专题:第二届丝绸之路经济带智库峰会 

(责任编辑:秦陆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