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蔡桂茹:投资俄罗斯不成功是因为不了解

2015年04月22日 07: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2日讯 (记者史博超) 由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俄中小企业实业论坛4月21日至22日在京召开。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在“保护中小企业家”专题论坛上发言称,中小企业在俄投资确实有需要保护的地方,但投资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商人不够了解俄罗斯。>>点击进入专题   

  蔡桂茹一开始就给现场中俄嘉宾抛出问题,“在俄罗斯的中国商人数已超过50万,超过其它国家在俄外商数量。但为什么中俄贸易额还没到1000亿,投资还不够多呢?”蔡桂茹说,近年来,俄罗斯人对投资中国的热情空前高涨,中国商人也有投资俄罗斯的意愿,却常常带着钱和热情过去,不久后又带着钱和失望返回。作为奋战在中俄商贸第一线的人,她认为,中小企业投资过程中确实有需要保护的地方。而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商人不够了解俄罗斯。

  蔡桂茹说,中国商人往往缺少准备,而找到专业的人才,找到律师、会计师、工程师很重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会让中国人的投资更有效,能更快收回成本。蔡桂茹总结了过往的经验,说有些商人急于求成,有误区,觉得在俄罗斯投资,今天投了钱,年末就能收回暴利;有些企业家思慕着走点灰色清关,逃点税,或者不注册公司;还有些商家像大市场的商户那样,货物、经营、人员身份不合法,遇到风浪的时候,往往满盘皆输。蔡桂茹嘱咐道,希望我的同胞们,在投资俄罗斯前,要做好可行性研究,投资要科学,要懂俄罗斯。

  “中国人不但要注册自己的公司,还鼓励注册自己的品牌。中国人有好东西,有好企业家,到了俄罗斯也一样要拿出来。只要瞄准市场,或者瞄准俄罗斯好的技术去开发,投资俄罗斯就有钱可赚,中国企业家大不可灰心。”蔡桂茹补充强调说,“俄罗斯过苦日子的时候,正需要中国的企业家过去投资。我们勇敢地过去,也许就扎根、成长起来了。”

http://intl.ce.cn/zhuanti/2015/zesylt/index.shtml 

点击进入“2015中俄中小企业实业论坛”专题 

(责任编辑:王惠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