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欧盟新法案促进绿色工业发展

2024年06月05日 06:05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梁 桐

  图为位于德国柏林和勃兰登堡州交界处的风电设施。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摄

  欧盟出台《净零工业法案》,标志着欧盟补齐了法规拼图,正式建成了覆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研发部署、下游市场运营的全链条规范体系,为绿色工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鼓励性政策环境。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提升自身在绿色工业发展上的竞争力。

  日前,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净零工业法案》,标志着其在推动绿色工业发展上再迈出关键一步。法案致力于加强欧盟的绿色制造业发展,提升有关研发和生产的独立自主程度。

  该法案致力于利用欧盟统一市场的优势,加强服务于净零排放的绿色科技研发和应用,巩固欧盟作为全球绿色工业科技领导者的地位。法案核心内容是鼓励创新研发和投资建设。为衡量有关效果,该法案提出,到2030年欧盟本土净零技术(如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热泵)制造产能达到部署需求的40%;到2040年欧盟在这些技术上达到世界产量的15%。这充分表明欧盟为发展绿色工业制定了远大目标。

  法案还要求,油气企业要启动建设并部署碳捕捉和储存基础设施,每年在工业生产中捕捉5000万吨二氧化碳,并将其永久储存。当前,欧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碳捕捉和储存项目是位于挪威且正在开发中的北光项目,该项目预计在今年建成投用,其捕捉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约为150万吨/年。类似规模的项目需要建设约33个,才能实现欧盟制定的5000万吨碳捕捉的政策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法案呈现出全面覆盖、灵活要求的特点,一方面着眼于绿色工业技术研发和部署的全流程,加强其政策优化和保障;另一方面针对各成员国发展实际情况的差异性,允许甚至鼓励各国自行尝试,探索符合自身的最佳路径。

  法案规定,各国在合同发放上要采取政府采购程序,确保环境利益最大者中标,要充分考虑投标者历史活动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韧性的影响。法案还提出,要建立欧盟净零工业学院,用于批量培养专业化劳动力,在绿色工业技术的研发、生产、安装、运维、回收等各环节提供充足、专业的人才保障。

  法案同时规定,各成员国可自行制定本国的净零管理政策,确保在可控的真实环境下,让有关技术的研发、测试、认证进程得以加快,缩短其进入市场的成熟周期,同步帮助政策学习和管理优化,用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后续推广。此外,尊重国别差异、鼓励动态调整的“管理沙盒”模式也是该法案的一大特点,体现为追求效率,在标准上有所放宽。这一“放”字当头的做法与欧盟日前通过的《人工智能法案》“管”字当先的基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净零工业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及电力市场设计改革相关法案一起被称为欧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的三大关键立法。后两者已分别于今年3月和5月获得欧洲理事会批准。《净零工业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欧盟补齐了法规拼图,正式建成了覆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研发部署、下游市场运营的全链条规范体系,为绿色工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鼓励性政策环境。

  欧盟的绿色工业发展战略于去年2月制定成型,以绿色科技的迭代发展和俄乌冲突的延宕不息为出台背景,战略目的既包括谋求新质发展,也强调底线安全。在发展方面,欧盟希望通过广泛应用各类新技术、新装备,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安全方面,欧盟认识到,绿色工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和技术,有大量来自于自身市场以外。由于在俄乌冲突中吃过天然气断供的苦头,欧盟强调要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国外市场,以规避突发事件带来的全局性风险。

  欧盟出台《净零工业法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自身在绿色工业发展上的竞争力。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前表示,对于欧盟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至关重要的行业而言,此次通过的《净零工业法案》为其创造了最佳条件。当前,欧洲和全球范围内对于绿色工业技术的需求都有所增加,我们现在有能力让这一需求中的更大份额由欧洲产品来满足。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也表示,法案将带来统一并且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为欧洲工业基础提供更大的竞争力和韧性。

  有分析人士指出,欧盟强调提升自身竞争力,是针对当前中美两国在绿色工业发展上的优势地位,希望与中美对标,成为拥有同样举足轻重的技术和产能力量的一极。(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梁桐)

(责任编辑: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