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英金融管理局前主席:英国经济面临诸多内外变数

2015年02月13日 07:5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蒋华栋

  近日,在伦敦政经学院中国发展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发展论坛”上,英国新经济思维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金融管理局前主席阿代尔·特纳勋爵就英国经济结构、欧版QE影响,以及英国央行加息等问题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专访。

  英国是当前“七国集团”中除美国之外复苏最为强劲的国家。特纳认为,要理解英国经济复苏的表现,必须从英国政府的刺激政策入手。虽然英国政府一直在强调要通过财政巩固降低财政赤字,但相较于欧洲大陆而言,英国仍然实施了数量巨大的财政刺激计划。与此同时,在欧版QE之前,英国不仅确定了超低的利率环境,同时采取了巨额量化宽松政策。比如,通过融资换贷款计划,英国商业银行以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抵押向英国央行借入高流动性的英国国债。此外,英国政府提出的“购房援助计划”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这也是英国经济快速复苏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与欧盟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了财政和金融刺激计划,在所有这些因素正面效应的综合影响下,英国经济逐渐呈现出当前的复苏态势。

  然而,特纳坦言,这一系列刺激计划也为英国经济发展带来了3大隐忧。一是英国经济仍然尚未实现经济结构再平衡,尤其是发展模式从消费驱动转为投资驱动的转变。这一转变需要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出口部门在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新数据显示,英国经济仍然面临巨额经常账户赤字问题。显然,各方预期的结构变化并未出现。二是在个人信贷之外,市场并未看到未来英国经济增长驱动力。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预测,英国私人部门的杠杆率在2020年将再次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这表明,英国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低利率环境下个人房地产业和个人消费,这也引发了市场对经济复苏可持续性的担忧。三是就业数量提升与低生产率之间的冲突。当前,英国就业数量的提升很大程度是依赖大量低薪工作,这造成了政府税收数量与就业数量的反向走势。只有将这3大因素和英国GDP、就业增长综合起来看,才能看清英国经济结构不平衡、依旧依赖信贷增长和低生产率的复苏全貌。

  对于欧版QE对于欧元区经济和英国经济的影响,特纳认为,欧版QE本身并不能够完全促使欧元区经济重回强劲复苏轨道。量化宽松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在于确保中长期利率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此前,欧元区中长期利率水平已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因而,欧版QE的效用有限。在欧版QE的刺激下,欧元区经济并不会突然转入强劲复苏轨道,但会较现在有起色。对于英国经济而言,欧元区无疑是英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其经济的些许好转都会对英国经济,尤其是出口行业产生拉动和刺激作用。

  就当前不断上升的英国央行加息预期,特纳表示,为了避免造成市场过激波动,未来英格兰银行将会在符合市场预期的前提下采取温和升息的做法。从外部因素看,英格兰银行和美联储一样,未来必须注意到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以及主要经济体货币贬值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综合考虑英国国内在通胀和劳动力市场上是否存在明显的压力。预计英格兰银行最早将在2016年加息。(经济日报驻伦敦记者 蒋华栋)

(责任编辑:史博超)

閸掑棔闊╅崚甯窗
延伸阅读
  • ·英国经济继续呈现复苏势头    2015年07月06日
  • ·英国经济下一步怎么走    2015年05月18日
  • ·英国经济面临诸多内外变数    2015年02月13日
  • ·英国经济表面亮丽背后存忧    2015年02月0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鍏充簬缁忔祹鏃ユ姤绀� 锛� 鍏充簬涓浗缁忔祹缃� 锛� 缃戠珯澶т簨璁� 锛� 缃戠珯璇氳仒 锛� 鐗堟潈澹版槑 锛� 浜掕仈缃戣鍚妭鐩湇鍔¤嚜寰嬪叕绾� 锛� 骞垮憡鏈嶅姟 锛� 鍙嬫儏閾炬帴 锛� 绾犻敊閭
    缁忔祹鏃ユ姤鎶ヤ笟闆嗗洟娉曞緥椤鹃棶锛�鍖椾含甯傞懌璇哄緥甯堜簨鍔℃墍    涓浗缁忔祹缃戞硶寰嬮【闂細鍖椾含鍒氬钩寰嬪笀浜嬪姟鎵€
    涓浗缁忔祹缃� 鐗堟潈鎵€鏈�  浜掕仈缃戞柊闂讳俊鎭湇鍔¤鍙瘉(10120170008)   缃戠粶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0107190)  浜琁CP澶�18036557鍙�

    浜叕缃戝畨澶� 11010202009785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