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新机遇

2014年10月25日 09:4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10月24日,各界期盼已久的亚投行筹建步入新阶段。这一顺应时代潮流之举,不仅是对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现有区域性和全球性多边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对中国、对亚洲、对世界经济而言也是重大利好。亚投行将对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建立亚投行,是世界大势使然。当前,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亚洲乃至全球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成立亚投行是时代的呼唤,反映了亚洲国家的共同心声,也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世界各国带去福音。

  当前,如何支持未来的经济增长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头等大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各方不约而同将希望寄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基建因而成为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二十国集团(G20)会议的核心议题。从全球角度来说,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扩大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与基建投资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许多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和民间均有海量资金沉淀。就政府而言,不少国家政府手头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数据显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约为5.5万亿美元。不过,巨额外汇储备在亚洲国家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大量储备资金流向欧美资本市场。可以说,目前亚洲和全球基建并不缺资金,缺的是动员能力,以及在资金需求与供应方面建立管道。亚投行的成立,正好扮演了这个“牵线搭桥”的角色。此外,亚投行聚焦基建和生产性领域投资,在造福发展中国家的同时,还能够扩大发达国家的投资需求,拉动其经济复苏,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全球总需求,加快世界经济复苏。

  亚投行的建立,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亚投行在主导经营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利益纽带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亚投行还有利于我国输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技术等,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对外转移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等产业,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助力中国产业“走出去”。

  中国、亚洲、全世界,对亚投行充满期。

(责任编辑:勾雅文)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