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各类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为创新发展积蓄了力量。但是,人才的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化解矛盾还要靠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更加创新的实践。”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马西亚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点击进入专题
在马西亚看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在华外企高管由中国人担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管理人才日渐充盈。“但是,专业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短缺也是事实。拿制造业来说,我们使用的多是没有经验的蓝领,他们可能刚刚走出校园,也有的刚刚由农民转成工人,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工艺水平。一面是高级管理人才的增多,一面是技术人才的缺失,两者之间的差距构成了中国人才的结构性矛盾。”马西亚说,政府、企业、劳动者做好各自的“家庭作业”,才能有助于矛盾的化解。
政府层面,需推行更开放的政策。“中国现在很重视职业教育,这为技工的培养营造了良好氛围。但是,要想让更多的人愿意成为技术工人,还需要吸引外籍人才来华从事技术工作或者更开放地与外资公司进行合作,从而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技工的观念。”马西亚说。
企业层面,必须更坚定地创新。“如何让人才更能满足市场需要,并不是单纯依靠培训就能解决的,还需要通过创新实现‘人尽其用’。”马西亚告诉记者,企业可以梳理不同岗位的特性,再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让人才与岗位实现最佳匹配,从而找到有潜质的人,发展他们、整合他们,做成1+1>2的不等式。
劳动者层面,应该积极面对、善于学习、不畏艰苦。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马西亚认为,在新常态下就是经济行为越来越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在这样的环境中,各类人才更要主动作为,寻找机会补充技能。“同时,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而100次的创新中可能只有1次会成功,这就需要肯于吃苦、学会坚持。我们期待着通过加快改革,解除对人、对个体、对企业创新的各种束缚,让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技能劳动者都能发挥聪明才智。”(经济日报记者 牛瑾)
相关专题: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