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热点频频 精彩不断

2014年09月10日 07:38   来源:经济日报   陈学慧

  热点频频 精彩不断

  经济日报记者 陈学慧

论坛的中外志愿者在热情地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和代表。 本报记者 朱 磊摄

  9月10日至12日,达沃斯时间,中国时间,天津时间。

  为什么?因为一场世界顶级经济论坛——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将在中国天津举行。

  这是一场“超有面子”的精英盛会,不仅吸引了包括总统、经济学者、企业家等在内的来自全球90个国家的1600多位嘉宾,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传媒“大腕”,参会代表和记者人数均创历届之最。

  这也是一场全面“触网”的盛会。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被推送到网页上、手机上。

  3天140多个场次的会议,呈“信息爆炸”之势。什么是不能不了解的?什么会是很有意思的交锋?会出现哪些“惊喜”?让我们梳理论坛议程,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看点一:总理特别致辞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会,是本届论坛的最大亮点,也是论坛成功的最重要前提和保障。据论坛组委会发布的消息,李克强总理将出席开幕式、发表特别致辞,会见部分与会外国领导人,并将同与会企业家互动交流,回答企业家提出的问题。

  组委会表示,李克强总理将在特别致辞中向外界阐述中国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以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政策措施。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对中国年度经济的中期总结和下一步政策措施最权威的解读。

  开幕式时间:9月10日17点15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新闻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均有现场直播。

  看点二:经济前景展望

  尽管“创新”是主题,但创新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来自经济领域从决策中枢到末端企业的各环节人士,汇聚在一起热议各自的体会,充分交流彼此的关切,最终为决策达成一定的共识,机会十分难得。世界经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金融行业、能源行业、制造业等领域的战略转变,都将是本次论坛关注的核心话题。

  时间:9月10日9点,全球经济最新动态;10点30分,变局下的中国商业环境;14点,新兴市场将再次崛起;15点45分,中国前景展望;9月11日17点15分,重塑中国金融业。

  以上均有网络直播。

  看点三:科技成果展示

  走出经济危机靠什么?创新!这是世界各国经验的总结。本届论坛以“推动创新 创造价值”为主题,展现了创新的发展方向。机器人、3D、大数据、可穿戴设备,可谓当今最为热门的新技术,这些技术有哪些新突破?数据革命、纳米革命、机器人革命、能源革命、神经科学革命,全球五大技术变革及其对商业和社会的影响如何?这些新课题,不仅触动了技术迷,也给与会企业家更大的启发。论坛特别设立了“创想研究室”,让世界知名专家“坐镇”,让来宾交流,了解科技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很有新意,针对性也强。

  时间:9月10日、11日,创想研究室1和2全天开放。

  看点四:各路明星登场

  从公布的议程来看,两天半的论坛,有经济也有文化,有场内的交流也有场外的体验,有严肃的交锋也有轻松的话题。延续了以往的传统,本次论坛也请来了不少艺术家,如荷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中国香港电影工厂创始人施南生等。可以与演员、“微博女王”姚晨对话,共同探讨如何发挥社交媒体日益壮大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世界各地的人道主义危机;可以与前篮球明星姚明对话,了解他为何热衷于宣传反对贩卖野生动物以及道路安全等问题;还可以与演员周迅对话,了解生活方式的细微改变如何产生巨大的环保价值。

  时间:9月10日15点,对话姚晨;9月11日15点,对话姚明;9月12日10点,对话周迅。

  以上均有网络直播。

(责任编辑:张翔)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