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忠宏:把握全球技术创新的机遇

2013年09月13日 07:31   来源:经济日报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技术创新日趋活跃,我国应抓住全球技术产业竞争格局变革的机遇,统筹处理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关系,以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发展主动权

  全球技术创新的趋势

  当前,全球正处于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阶段,技术创新渐趋活跃,将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面临新的经济增长机遇。

  一是全球技术创新渐趋活跃。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技术创新活动在经历短期低潮后迅速恢复。如全球企业研发投入和国际专利授权增长率于2009年跌入谷底,但2010年就出现反弹。从具体行业看,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已分别成为全球专利申请增幅最快和申请最多的领域。有学者提出,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无线革命三大变革将改变本世纪。页岩气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新进展。生物、材料等领域也在酝酿不少有重要潜力的新技术。3D打印、人工智能等交叉融合技术成为研发热点。

  二是技术创新蕴含了新的经济增长机遇。新技术的多点突破和融合互动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兴起。据预测,大数据每年可为美国医疗服务业节省3000亿美元,可为欧洲公共部门管理节省2500亿欧元。到2030年,生物技术对化工和其他工业产品领域的贡献将占到35%,对药品和诊断产品领域的贡献达到80%,对农业领域的贡献达到50%。2010年至2020年,全球节能投资将达近2万亿美元。未来10年至15年全球纳米相关产品市场将超1.3万亿美元。

  当然,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和新经济模式的形成尚有一个过程,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有限,但经过稳步提升阶段后,可望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从国家层面看,在新一轮发展面前,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科技与经济的领先地位,新兴国家为后来居上,都纷纷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可以预见,未来各国的技术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人才、技术标准以及产业链主导权的争夺将成为竞争焦点。

  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在创新上处于领先地位。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发达经济体在全球创新投入比重上持续下降,但其自我修复能力较强,创新潜力仍然很大,尤其是美国的高额创新投入、独特的创新机制和创新产业生态,使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处于全球创新的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可望进一步缩小。2011年我国研发支出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占全球的比重由1993年的2.2%增加到12.7%。专利申请数跃居全球第一,国际专利申请量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在影响未来研发走向的10大关键性领域中,我国有8项进入研发领先国家前5位,其中,在农业和食品生产,军事航天、国防安全,能源生产与效率,信息与通信等4个领域进入前3位。根据中科院预测,未来5至10年我国在信息产品自主可控、干细胞整体研究、量子通信、高性能钢铁等基础原材料以及高铁、核电、大飞机等重点工程的关键材料自给等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可能发生重大科技突破。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尽管在专利等数量指标上进步明显,但创新质量还不高,部分关键性领域差距甚至在加大。未来5至10年,如果我国能抓住全球技术产业竞争格局变革的机遇,加快改革不适应创新的体制机制,依托庞大的市场应用空间、稳定较快的经济发展和“科技人口红利”,技术创新有望取得新的突破,成为全球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

  新一轮技术创新将引发生产方式变化,但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变国际分工格局。

  其一,数字化制造将使一些行业个性化、分散化生产增加。

  在大规模生产中,改变产品结构和外形往往成本很高,只有在大批量下生产相同的产品,才能压低成本、提高收益。随着信息等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数字化制造使生产流程变短、特殊劳动技能要求降低、个性化生产成本下降、个性化设计和生产更加容易,加上信息网络的覆盖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可以激发出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为更快响应市场需求,企业会更多选择在消费地进行制造,个性化、分散化生产的情况会增加。从而会对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全球生产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产业分工体系可能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延续产业链分工,主要体现在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资料领域;另一是靠近市场需求的就地生产,主要集中在个性化需求突出的生活资料领域。后一种趋势将使全球化呈现新的发展方向,对地区产业格局逐步产生深刻影响。

  就外商直接投资而言,一方面,外资企业将更加看重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加大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等机构的力度;另一方面,部分外资企业考虑贴近消费者、规避市场风险、享受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政策以及我国成本上升等因素,会将已在我国的部分外资回流到发达国家,也会促使国内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更多地采取在国外投资设立生产企业的方式。

  同时,数字化制造使直接从事制造的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在产业竞争力的地位下降,加快削弱我国的比较优势。此外,知识产权、设计、软件、品牌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提高,这些非物质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而这些恰恰是我国的短板。

  其二,未来5年,大规模生产、集中生产仍将占主导地位,国际分工格局不大可能会在短期内发生重大改变。

  针对当前出现的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现象,一些人主要归因于数字化制造。我们感到,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要素成本上升、发达国家要素成本降低、质量控制、知识产权保护、高端人才需求以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实施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数字化制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

  未来一段时间内,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等新兴技术面临成本、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市场应用等制约,还难以在短期内产生革命性影响,但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开拓了新的领域。

  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缩短地理空间,但“在线合作创新”无法完全代替面对面的技术交流,大量缄默性知识的学习和传导是信息技术无法解决的,产业集群在降低生产成本、激发创新、集体效率等方面仍有优势。这也正是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大众狼堡汽车产业集群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仍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所在。但我们应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潮流,妥善处理好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生产、分散化生产的关系,大力培育高级要素和无形资产,在巩固和提升自身比较优势的同时,构筑新的优势,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技术创新的任务

  在信息技术深度运用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阶段,我们要统筹处理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和新兴产业培育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未来10年我国在技术创新层面应始终坚持并统筹兼顾的重要任务。

  第一,我国技术创新面临补课、扩展、迎新三重任务。当前,我国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后期阶段,工业化尚未完成,还存在为过去技术革命“补课”的任务。同时,面对当前全球正在兴起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技术标志的新一轮信息化浪潮,应积极发展信息技术,趋利避害,扩展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度应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此外,还要未雨绸缪,积极推动生物、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布局。

  第二,重视基础能力建设,防止一哄而上,盲目跟风。近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和要素成本上升的挑战,各地对新技术、新产业保持了高度的敏感性,都很重视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但也发现不少地方过度追逐热点,没有从自身特色和优势来发展,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情况突出,在产品工艺、质量、品牌、技术、管理等基础能力建设上花功夫不够,结果几年下来技术和产业反而更加滞后。对此,应加强国家整体战略部署,引导各个方面以务实理性的态度对待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确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健全企业、区域创新的激励和倒逼机制,切实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形成合理分工,提升把握新机遇、驾驭大局的能力。

  第三,坚持双轮驱动,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重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抢占国际产业和技术制高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不少规划和政策,努力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也发现一些地方把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对立起来,存在“新兴产业就是先进产业、传统产业就是落后产业”的认识误区,大量的优惠政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而传统产业面临转移、退出的局面。对此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传统产业依然是我国工业的主体。未来我国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关键在于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因此,在产业发展上,不应厚此薄彼,要正视和解决传统产业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和低附加值环节的改造,借助产业梯度转移推动价值链的合理布局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要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完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推广机制,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促进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王忠宏)

(责任编辑:张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