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中巴经济走廊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带一路”促中医中药走进巴基斯坦

2016年12月20日 09:40   来源:光明日报   

  甘肃省计生委中医合作交流代表团日前访问巴基斯坦,与巴卫生部、医药管理局等政府机构负责人进行座谈和交流。双方就加强在中医、中药等方面的交流进行了探讨,初步确立了未来合作意向。

  代表团领队、甘肃省中医院李盛华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中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应借‘一带一路’东风,促中医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李盛华指出,中医中药在巴基斯坦的发展天地广阔、大有可为。一是巴基斯坦有使用草药的传统,人们对草药治疗接受度高,加之其经济实惠,很受巴基斯坦普通百姓的欢迎。二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中医保健和治疗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三是中巴关系友好,巴政府对中医的信任度高,愿意合作创建中医院和中医研究院。四是巴基斯坦可采集到很多中草药,药材问题容易解决。这些有利因素为今后中医中药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落地生根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访问得到了中国驻巴使馆的指导和巴基斯坦华人华侨协会的帮助。访问中,代表团为伊斯兰堡“岐黄中医中心”揭牌,进行义诊活动,为在巴华侨华人举行中医知识讲座,并赴拉合尔考察。

  甘肃省中医院重视中医中药的国际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在吉尔吉斯斯坦、匈牙利、马达加斯加、摩尔多瓦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岐黄中医中心”,预计下个月还会在法国再开一家。

(责任编辑:于跃)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