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2019年10月27日 07:24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经济展现出极强韧性”

  ——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将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3%,这也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如此,亚洲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地区,IMF指出,其中,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39%。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中国以一份仍在合理区间运行的经济“成绩单”,为深陷不确定性“迷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确定性。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极强韧性”,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中国经济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稳定力量”

  “强劲”“韧性”“信心”是国际人士评价当前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肯尼亚学者姆旺吉·瓦吉拉表示,2018年全球经济活动放缓,制造业首当其冲,而中国经济仍以6%以上的增速增长,表明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

  比利时中欧数字协会负责人克劳迪娅告诉记者,中国6.2%的经济增速令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羡慕不已,中国经济的其他关键数据,如国内零售业、工业产值、固定投资额等都实现了稳定持续增长。“中国政府采取的包括减税在内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正在取得效果,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动力仍然强劲。”

  “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稳定力量。”印度德里大学经济学教授库马尔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逐步转向依靠内需拉动,内需中又更多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根本性改变。尽管全球制造业活动低迷,但中国中高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不断攀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到重要作用。库马尔相信中国有能力确保实现宏观经济发展既定目标。

  “放眼全球,6.2%的增速十分靠前,在当前不利的外部条件下,中国经济展现出极强韧性。”巴西智库瓦加斯基金会金融专家夏华声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5%,这得益于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也显示了外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中国将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效应显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中企稳,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稳进,不断聚集的创新动力让中国经济后劲十足。

  比利时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德威特认为,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决心、经济政策的连贯性以及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都使得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令人期待。“中国以创新驱动发展,在电子商务、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走在了全球前列。政府和企业对科研投入越来越重视,中国在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上进展迅猛,正在成为高新技术研发的新的重要平台。”

  自2015年至今,克劳迪娅每年都会来中国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生态的发展。她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稳居世界第二,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据统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研发投入达15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我非常有信心,中国将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夏华声认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6%,中国企业创新动力加强,源于对产业链布局和发展充满信心。“中国走创新发展之路,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加大了研发投入,中国政府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已有完备的高科技产业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前来投资,参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共建一带一路营造了合作共赢的局面”

  “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性改革,更注重增长质量以及发展可持续性。预计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更多贡献。”IMF研究部副主任吉安·马里亚对本报记者表示。

  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表示,中国外资市场准入等政策进一步放宽,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对外资有更大吸引力,一些外国投资者选择此时进入中国,尤其是一些高技术产业。

  “中国为世界经济和南非等非洲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南非贸工部长易卜拉欣·帕特尔表示,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和巨大市场,为南非以及其他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我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中国为南非提供了宝贵经验,南非将学习借鉴中国在支持创新、小微企业发展、青年创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南非金砖国家研究学者加亚·乔西认为,中国积极扩大开放,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基础。“共建‘一带一路’营造了合作共赢的局面,世界经济因之受益。中国在创新,特别是在互联网科技、互联网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5G、数字经济、绿色创新等技术及方案也将有效地支持全球创新环境,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获益匪浅。”

  俄罗斯奥卡工业园区管理公司总经理阿列克谢·巴图耶夫说,中国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建立开放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等,搭建了众多国际合作平台,为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本报北京、约翰内斯堡、布鲁塞尔、新德里、里约热内卢、华盛顿、东京、莫斯科10月26日电 记者龚鸣、万宇、李滢嫣、吕强、郑彬、苑基荣、张远南、吴乐珺、刘军国、殷新宇)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2019-10-27 07:24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经济展现出极强韧性”

  ——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将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3%,这也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如此,亚洲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地区,IMF指出,其中,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39%。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中国以一份仍在合理区间运行的经济“成绩单”,为深陷不确定性“迷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确定性。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极强韧性”,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中国经济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稳定力量”

  “强劲”“韧性”“信心”是国际人士评价当前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肯尼亚学者姆旺吉·瓦吉拉表示,2018年全球经济活动放缓,制造业首当其冲,而中国经济仍以6%以上的增速增长,表明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

  比利时中欧数字协会负责人克劳迪娅告诉记者,中国6.2%的经济增速令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羡慕不已,中国经济的其他关键数据,如国内零售业、工业产值、固定投资额等都实现了稳定持续增长。“中国政府采取的包括减税在内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正在取得效果,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动力仍然强劲。”

  “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稳定力量。”印度德里大学经济学教授库马尔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逐步转向依靠内需拉动,内需中又更多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根本性改变。尽管全球制造业活动低迷,但中国中高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不断攀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到重要作用。库马尔相信中国有能力确保实现宏观经济发展既定目标。

  “放眼全球,6.2%的增速十分靠前,在当前不利的外部条件下,中国经济展现出极强韧性。”巴西智库瓦加斯基金会金融专家夏华声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5%,这得益于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也显示了外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中国将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效应显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中企稳,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稳进,不断聚集的创新动力让中国经济后劲十足。

  比利时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德威特认为,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决心、经济政策的连贯性以及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都使得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令人期待。“中国以创新驱动发展,在电子商务、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走在了全球前列。政府和企业对科研投入越来越重视,中国在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上进展迅猛,正在成为高新技术研发的新的重要平台。”

  自2015年至今,克劳迪娅每年都会来中国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生态的发展。她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稳居世界第二,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据统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研发投入达15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我非常有信心,中国将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夏华声认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6%,中国企业创新动力加强,源于对产业链布局和发展充满信心。“中国走创新发展之路,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加大了研发投入,中国政府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已有完备的高科技产业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前来投资,参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共建一带一路营造了合作共赢的局面”

  “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性改革,更注重增长质量以及发展可持续性。预计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更多贡献。”IMF研究部副主任吉安·马里亚对本报记者表示。

  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表示,中国外资市场准入等政策进一步放宽,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对外资有更大吸引力,一些外国投资者选择此时进入中国,尤其是一些高技术产业。

  “中国为世界经济和南非等非洲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南非贸工部长易卜拉欣·帕特尔表示,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和巨大市场,为南非以及其他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我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中国为南非提供了宝贵经验,南非将学习借鉴中国在支持创新、小微企业发展、青年创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南非金砖国家研究学者加亚·乔西认为,中国积极扩大开放,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基础。“共建‘一带一路’营造了合作共赢的局面,世界经济因之受益。中国在创新,特别是在互联网科技、互联网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5G、数字经济、绿色创新等技术及方案也将有效地支持全球创新环境,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获益匪浅。”

  俄罗斯奥卡工业园区管理公司总经理阿列克谢·巴图耶夫说,中国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建立开放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等,搭建了众多国际合作平台,为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本报北京、约翰内斯堡、布鲁塞尔、新德里、里约热内卢、华盛顿、东京、莫斯科10月26日电 记者龚鸣、万宇、李滢嫣、吕强、郑彬、苑基荣、张远南、吴乐珺、刘军国、殷新宇)


(责任编辑:何欣)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