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居住省钱两不误 澳大利亚18平米“微房”正流行

2018年08月16日 13: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6日电 据澳洲网报道,虽说人人都想住大房子,但是澳大利亚昂贵的房价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于是,一种只有18平米的微型住宅正流行起来,这种微型住宅的形式不只是局限于公寓,还有房车和帐篷等多种非主流样式。在即将举行的2018年“墨尔本房屋展览会”(The Melbourne Home Show)上,这样的微型住房就占了不少的比例。

  众多微房将现身展览会

  报道称,2018年“墨尔本房屋展览会”将于本月16日至19日举行,本届展览会的主题是“街边微型住宅”(street of Tiny Houses),由于最近“微型住房”运动在澳洲和全世界各个城市都取得了不少成果,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并且喜欢上这种小型的生活住宅。

  根据数据显示,澳洲新房的平均面积是189.8平米,而新出现的微型住宅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它们大多是定制的,而且可以移动,面积一般都低于46平米。

  不过即将参加墨尔本房屋展览会的澳洲微房公司Tiny Footprint表示,澳洲的微房平均面积约为18平米,房屋的长度为7.2米,宽度则为2.5米,如果屋主需要将其改成房车,这种房子也可以变成12米长、3.5米宽。

  Tiny Footprint的创始人之一金费恩(Ferne King,音译)表示,多亏了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及观念的转变,现在已经有多来越多的澳人选择购买微型住房。

  “人们通常会这么想‘我可以租房、合租或者贷款买房’,人们一般认为他们只有这3种选择,当然也有人选择跟家人住在一起,但是现在微房成为他们的另一种选择。”金费恩表示,大部分人会花费工资的40%至50%来支付房租或者还房贷,但是购买微房却只需要花费他们工资的10%。“我认为微房的出现可以极大减少现代人们面临的经济社会压力,”金费恩说,“一周的房租是350元(澳元,下同),你购买一栋微房的花费大约是8万元至10万元,如果你5年以后对比这两种选择,你会发现5年后你能省下6万多元。”

  微房虽小 功能俱全

  对此,澳洲微房咨询处(Australian Tiny House Directory)创始人派顿(Elle Paton)也表示认同,他称很多澳人在看了微房之后都会被它良好的设计以及舒适度所震撼。

  “我认为高房价是微房流行的直接原因,市场对此也做出了改变,因为人们开始质疑他们之前的消费观念以及他们正在消耗的资源,所以环保理念对于微房的走俏也有贡献,”派顿说,“我发现人们变得喜欢体验自由和崇尚简单生活,另一个因素就是人们想要打破为了工作而生活的模式,进而变成为了生活而工作。除了观念改变,经济因素肯定也是要考虑的,人们想要减少贷款,增加存款,所有现在有很多人想要买微房,这样就能为以后换大房子存下更多的钱,或者他们以后也可以卖掉或者出租微房。”

  对于消费者害怕房间太小而住的不舒服,派顿建议他们可以先去民宿网站Airbnb租一间微房体验一下。“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住微房,首先你得同意微房的理念,微房虽然小但是它们完全可以满足你的日常所需,所以你不会感觉它很狭小。房间里每样东西都有它们的位置,它们通常都会依照客户的需求设计好并且满足客户个性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