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G7峰会不欢而散 全球贸易摩擦面临升级危险

2018年06月11日 1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七国集团(G7)峰会多年来首次不欢而散。美国拒签反对保护主义、倡导自由贸易的联合公报惹下“众怒”,全球贸易摩擦面临升级危险。

  G7公报称,“自由、公平、互利的贸易和投资,同时创造互惠关系,是实现发展和创造就业的关键动力……我们特别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关键作用,并继续与保护主义作斗争”。公报亦承诺,努力减少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补贴。

  6月9日晚,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团队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在加拿大七国集团峰会第二天拍摄的照片。由于本届峰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一个人把G7其他六国领袖都给“得罪”了,这张照片也被国外网友奉为本届G7峰会的“全场最佳”。

  但主张“对等贸易”,并多次采取单边措施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拒绝签署公报,“因为我们看到汽车关税正淹没美国市场”。他还威胁说,某些高达100%的关税要结束,“否则我们会中止交易”。

  美国此举引发多国不满。德国总理默克尔称拒签行为“令人沮丧”,表示欧盟将对美加征关税政策实施反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说,该国“不会被人摆布”。

  实际上,此次峰会召开前,美国与其传统盟友的贸易摩擦已有“剑拔弩张”之感。美国宣布自6月1日起取消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关税豁免待遇,分别加征25%和10%的惩罚性关税。欧盟随即表示,将对价值数十亿欧元的自美国进口商品加征税率最高为25%的关税。加拿大、墨西哥也声称将采取对等措施维权。

  在此情况下,对贸易战或将于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担忧明显升温。《金融时报》报道称,G7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状态”。《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这种分裂和纠纷使得贸易战风险加大。

  但北京学者认为,考虑到严重后果,全球性贸易战可能打不起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美国与其传统盟友在贸易方面的分歧虽然已经表面化,但当前全球已形成环环相扣、紧密联结的产业链、供应链,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此情况下,一旦贸易战在更大范围内开打,不仅会使相关国家感到剧痛,对正呈现复苏势头的全球贸易和经济而言也将是沉重打击。“因此,爆发全球性贸易战的可能性很小。”

  据世贸组织(WTO)数据,货物和服务贸易约占全球GDP近30%。用WTO总干事阿泽维多的话说,贸易在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稳定的贸易体系是全球经济向好的基础。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也表示,如果欧盟、加拿大等国集体对美实施反制,美国经济必将承压。更严重的是,全球性贸易战一旦爆发,将扰乱自由贸易秩序,破坏多边贸易规则,重创世界经济。鉴于各国经贸联系现已空前紧密,相关国家料将有所约束,不致重蹈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覆辙。

  “短期内,有关各方可能会有相对激烈的‘以牙还牙’,但最终还是会回到对话的轨道上来。”白明说。

  不过,在美国贸易政策已发生重大转向的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性贸易摩擦增多或将成为常态。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孙杰看来,美国当前强调的对等贸易,是不承认不同国家贸易发展水平差异的“绝对对等”,实质是要重塑现有国际贸易秩序和规则。

  “贸易政策转向背后,美国真正追求的是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和方式。”张茉楠称,在此情况下,今后美国与其合作伙伴贸易摩擦升温或不可避免。(完)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