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分析:美国正在走向“一分为二”吗?

2024-01-11 07:33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月10日报道 德国《商报》网站1月8日发表阿克塞尔·波斯蒂内特的文章,题为《极端保守派想要让共和党州脱离联邦——美国正在崩溃吗?》。全文摘编如下:

  美利坚合众国要是按政党执政的界限分裂,将成为美国的噩梦。结果是诞生出分别由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执政的“红”美国和“蓝”美国,即美利坚分众国。这种想法从前被讥笑为政治疯人的呓语,但在当前躁动的政治氛围中,却变成了共和党人政治讨论和威胁言论的固定内容。学者警告说,自从2021年1月6日国会大厦受到冲击,在美国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两党矛盾不可调和

  共和党人将在今年3月确定方向。届时得克萨斯州将就该州大多数公民是否希望脱离联邦举行公投。尽管公投结果在政治上不具有约束力,但倘若得克萨斯人支持分裂,那就会在大选年发出一个爆炸性的信号,会造成巨大的政治损失。

  共和党人不断掀起这方面的讨论。例如,自2022年以来,国会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屡次呼吁由保守派当权的各州团结起来,脱离左派思潮“觉醒”的美国。这位共和党人称,支持这一诉求的公民越来越多。但她拿不出证明这种说法的证据或民调结果。

  与其他更极端的要求不同,她的方案并不打算与联邦彻底决裂。按照她的想法,华盛顿的联邦政府仍可掌握部分权限,如负责外交政策。

  早在2020年,时任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主席艾伦·韦斯特提出,应基于美国的“守法联邦州”建立一个新的合众国。起因是美国最高法院的一项判决。当时法官们驳回了要求废除四个州选举结果的诉讼申请。特朗普在那几个州败选了。

  特朗普于2016年登上政治舞台,并在当选总统后给共和党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自此,暗流涌动。“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运动定下了调子。特朗普在2017年就任总统后举行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当我到这儿时,这个国家已经严重分裂了。”但政治分析家一再强调,他巧妙利用了政治制度的弱点让个人上位,并出于自私动机进一步推动了分裂。

  到2021年,美国两党体制的政治鸿沟已经深到了双方似乎不再可能和解的地步。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民调显示,团结早已不复存在。约80%的受访者认为另一党的政治决策危险且具有破坏性。共和党人的“反美情绪”如此强烈,以至于超过50%的受访者要求将美国分为“红”州与“蓝”州。结果将是美国一分为二。

  得州动向备受关注

  得克萨斯州将在2024年发挥关键作用。虽然美国大多数联邦州的宪法都没有赋予本州脱离联邦的可能性,但得克萨斯州不同。支持分裂者宣称,得克萨斯州宪法让选民有机会以简单多数宣示他们脱离联邦的愿望,随后就可以要求政治人物落实分裂。

  这个选项有历史背景。得克萨斯州在美国独立建国之前属于墨西哥。它于1845年加入合众国,但在美国内战期间又宣布脱离,最后又回归。摇摆不定的身份认同产生了影响:为了安抚该州各党和公民的情绪,州宪法包含退出条款。

  但那是老早之前的事儿了,这个条款在今天是有争议的。例如,美国宪法专家大多认为,所谓的退出选项“根本不复存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前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2006年说:“如果说美国内战澄清了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各州“无权脱离美国”。

  许多共和党人持不同看法。极端政治人物早就在社交媒体上要求剥夺“红”州民主党人的财产;强行将他们迁移到“蓝”州;剥夺拒绝者的公民权。“得克萨斯民族主义运动”这类极端保守组织还给自己刷上了完全合法的保护色,援引了历史性的退出条款。

  国家分裂祸及全球

  理查德·克雷特纳的《分手》一书概述了美国分裂理论的历史。他说,一方面,人们必须重视此类言论和思维游戏;另一方面,倡导分裂者显然并不清楚,他们想要的分裂对每个人的后果是什么。

  克雷特纳警告说,美国国家体系的崩溃将给世界政治和经济带来毁灭性后果;全球安全政策领域将出现真空,金融市场将失衡,作为全球支付手段的美元将贬值,通货膨胀将飙升;新的海关边界将让商品涨价,新增税收将削弱公民的购买力。

  今天已经很少受外国关注的美国各州届时可能会变得完全无足轻重。克雷特纳强调,主要由共和党统治的穷州几乎没有钱来发放财政补贴;此外,这些州还必须考虑到居民和企业大规模外流到富州的情况。这将是一场风暴,相较之下,英国脱欧显得像是一阵和煦的春风。

  不过,他说事态并不一定会发展到这般地步。“仅仅威胁拔掉插头,就足以让极端势力变得理智起来。”因为在灾难性的连锁反应结束时,可能会出现没人想要的局面。他说,最终可能会爆发内战。(编译/王勍)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德媒分析:美国正在走向“一分为二”吗?

2024年01月11日 07:33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月10日报道 德国《商报》网站1月8日发表阿克塞尔·波斯蒂内特的文章,题为《极端保守派想要让共和党州脱离联邦——美国正在崩溃吗?》。全文摘编如下:

  美利坚合众国要是按政党执政的界限分裂,将成为美国的噩梦。结果是诞生出分别由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执政的“红”美国和“蓝”美国,即美利坚分众国。这种想法从前被讥笑为政治疯人的呓语,但在当前躁动的政治氛围中,却变成了共和党人政治讨论和威胁言论的固定内容。学者警告说,自从2021年1月6日国会大厦受到冲击,在美国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两党矛盾不可调和

  共和党人将在今年3月确定方向。届时得克萨斯州将就该州大多数公民是否希望脱离联邦举行公投。尽管公投结果在政治上不具有约束力,但倘若得克萨斯人支持分裂,那就会在大选年发出一个爆炸性的信号,会造成巨大的政治损失。

  共和党人不断掀起这方面的讨论。例如,自2022年以来,国会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屡次呼吁由保守派当权的各州团结起来,脱离左派思潮“觉醒”的美国。这位共和党人称,支持这一诉求的公民越来越多。但她拿不出证明这种说法的证据或民调结果。

  与其他更极端的要求不同,她的方案并不打算与联邦彻底决裂。按照她的想法,华盛顿的联邦政府仍可掌握部分权限,如负责外交政策。

  早在2020年,时任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主席艾伦·韦斯特提出,应基于美国的“守法联邦州”建立一个新的合众国。起因是美国最高法院的一项判决。当时法官们驳回了要求废除四个州选举结果的诉讼申请。特朗普在那几个州败选了。

  特朗普于2016年登上政治舞台,并在当选总统后给共和党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自此,暗流涌动。“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运动定下了调子。特朗普在2017年就任总统后举行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当我到这儿时,这个国家已经严重分裂了。”但政治分析家一再强调,他巧妙利用了政治制度的弱点让个人上位,并出于自私动机进一步推动了分裂。

  到2021年,美国两党体制的政治鸿沟已经深到了双方似乎不再可能和解的地步。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民调显示,团结早已不复存在。约80%的受访者认为另一党的政治决策危险且具有破坏性。共和党人的“反美情绪”如此强烈,以至于超过50%的受访者要求将美国分为“红”州与“蓝”州。结果将是美国一分为二。

  得州动向备受关注

  得克萨斯州将在2024年发挥关键作用。虽然美国大多数联邦州的宪法都没有赋予本州脱离联邦的可能性,但得克萨斯州不同。支持分裂者宣称,得克萨斯州宪法让选民有机会以简单多数宣示他们脱离联邦的愿望,随后就可以要求政治人物落实分裂。

  这个选项有历史背景。得克萨斯州在美国独立建国之前属于墨西哥。它于1845年加入合众国,但在美国内战期间又宣布脱离,最后又回归。摇摆不定的身份认同产生了影响:为了安抚该州各党和公民的情绪,州宪法包含退出条款。

  但那是老早之前的事儿了,这个条款在今天是有争议的。例如,美国宪法专家大多认为,所谓的退出选项“根本不复存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前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2006年说:“如果说美国内战澄清了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各州“无权脱离美国”。

  许多共和党人持不同看法。极端政治人物早就在社交媒体上要求剥夺“红”州民主党人的财产;强行将他们迁移到“蓝”州;剥夺拒绝者的公民权。“得克萨斯民族主义运动”这类极端保守组织还给自己刷上了完全合法的保护色,援引了历史性的退出条款。

  国家分裂祸及全球

  理查德·克雷特纳的《分手》一书概述了美国分裂理论的历史。他说,一方面,人们必须重视此类言论和思维游戏;另一方面,倡导分裂者显然并不清楚,他们想要的分裂对每个人的后果是什么。

  克雷特纳警告说,美国国家体系的崩溃将给世界政治和经济带来毁灭性后果;全球安全政策领域将出现真空,金融市场将失衡,作为全球支付手段的美元将贬值,通货膨胀将飙升;新的海关边界将让商品涨价,新增税收将削弱公民的购买力。

  今天已经很少受外国关注的美国各州届时可能会变得完全无足轻重。克雷特纳强调,主要由共和党统治的穷州几乎没有钱来发放财政补贴;此外,这些州还必须考虑到居民和企业大规模外流到富州的情况。这将是一场风暴,相较之下,英国脱欧显得像是一阵和煦的春风。

  不过,他说事态并不一定会发展到这般地步。“仅仅威胁拔掉插头,就足以让极端势力变得理智起来。”因为在灾难性的连锁反应结束时,可能会出现没人想要的局面。他说,最终可能会爆发内战。(编译/王勍)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