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瑞士的英雄和英雄崇拜

2016年12月24日 08:10   来源:光明日报   何农

  歌剧《威廉·退尔》。

  瑞士自1815年后从未卷入过国际战争,一直保持武装中立。所以,瑞士不像周边的法国、意大利等邻国,村村都有一战、二战的烈士纪念碑。因为200年没打过仗,当然就没有战斗英雄可以纪念。

  瑞士也少有名人。除了体育迷眼中的网球明星,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往生的,谁能说出几个瑞士人名?在周围邻国德法意奥四国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军事家、音乐家等名人辈出的背景下,瑞士人没有“自己人”可以去崇拜、去敬仰。任何一个个人想成为瑞士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不说绝无可能,但至少很难。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瑞士人语言、文化不统一(800万人口,4种官方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人人都活得比较“低调”、不像法国人意大利人那么张扬;人们生活相对封闭,生存的“社会性”稍差;大家都比较自信——对别人不服不忿……等等。

  但这也不能说瑞士就没有民族英雄,瑞士人就没有英雄崇拜。瑞士联邦的成立,就与一个传说中的故事、一个无法证明其确切存在的英雄人物有关。几百年来,这个故事在瑞士人中口耳相传,早已家喻户晓。这个英雄的名字也已经成为传奇、成为神。德语区称他为威廉·退尔,法语区中,称之为纪尧姆·退尔。——姓氏一样,名字却完全不同。虽说少了点严肃、缺了点权威性,但说的可真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故事。

  威廉·退尔是位于瑞士中部的乌里州的一个农民,十三世纪,来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的总督统治着瑞士,对老百姓肆意压迫、横征暴敛。他甚至在城中广场竖根柱子、柱顶挂着代表王朝的帽子,规定居民经过时必须向帽子敬礼,违者将遭到重罚。一天,经过这里的退尔,没有向帽子敬礼。总督把他抓起来,侮辱性地把一个苹果放在他儿子头上,说“用箭射掉那个苹果,你俩都得救。否则,两人都要受罚!”退尔高超的箭法救了儿子,也救了自己。但是,这时候退尔又拿出偷偷藏着的另一个箭头,并瞄准着总督说:“如果刚才我不幸射中了儿子,那这第二箭就一定会射中你的心脏!”气急败坏的总督收回了自己的承诺,把两人都抓了起来。押解途中,船经过卢塞恩湖面,恰逢狂风暴雨,押解的士兵自顾不暇,退尔伺机一箭射杀了总督,抱着儿子跳上岸,一脚踹开了船。获得了自由的退尔,率领瑞士人反抗奥地利统治,最终于1291年8月建立了瑞士联邦。

  传说中,退尔的家乡在卢塞恩市附近的阿尔特多尔夫村。那里还有一处小亭子,据称是他家房子的所在地,亭子里供奉着他的塑像。不远处还有一个“威廉·退尔博物馆”,展出几百年来与他的传说有关的书籍、绘画、雕塑等。但,没有一件能证明他存在过的实物。

  最早记述这个故事的书,诞生在1475年。最有名的有关这个故事的作品,则是1804年德国作家席勒的剧本《威廉·退尔》和1829年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根据这个剧本创作的同名歌剧。后者的《威廉·退尔序曲》直到现在仍是音乐会上经常被演绎的作品。

  瑞士人自己说,是罗西尼的歌剧使威廉·退尔具有了世界级的知名度,也使瑞士人认识到了威廉·退尔的价值。作为瑞士的“民族英雄”,退尔在这之后才跨越了不同语区、不同民族,成为瑞士人共同的“全民英雄”。

  阿尔特多尔夫村的退尔博物馆中,一进门的墙上,有一排人物雕像,是拿破仑、马丁·路德·金、戴高乐、曼德拉等,回头看另一面墙上,则是退尔的头像。博物馆的组织者说,这就是要向来宾说明,我们崇拜退尔,就像崇拜对面那些实实在在存在过的英雄一样!

  历史学家们称,几乎同一时代,在波斯(伊朗)、丹麦等地也流传过类似的故事。情节大致类似:不屈者不向一顶悬在杆子上的帽子敬礼,然后儿子头上顶个苹果,让父亲射箭打掉苹果等等。只不过,他们没有碰上一个作家席勒和作曲家罗西尼,更没有德国作家席勒的家乡被来自法国的侵略者拿破仑占领、他的家人在侵略者铁蹄下仰人鼻息的生活经历。

  中国古语云:“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在瑞士则是“瑞士无英雄,遂使退尔成名”。同为退尔“老乡”,刚参加工作没几天的姑娘缇娜,和资深导游、年过五旬的乌尔苏拉女士都说,退尔是否真在历史上存在过,现在对我们而言,其实根本无所谓。我们瑞士人需要这么一个英雄!即使他是“创造出来的英雄”,也是追求自由、不屈服的民族象征;即使这个故事没有真的在瑞士发生过,但它诠释了自由、抗争、独立,所以“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

  对瑞士人来说,威廉·退尔是否真的存在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客观上他是否存在过,但瑞士人主观上希望他存在过、相信他存在过,并且要继承其精神,令其精神永远存在下去!

(责任编辑:于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