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月6日至8日赴俄罗斯索契出席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索契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冬奥会开幕式和集体欢迎宴会等活动,并看望中国奥运代表团代表。昨天,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举行双边会晤,对新的一年两国合作作出战略规划和部署,就加强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战略协作达成重要共识。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外国举办的此类大型国际体育活动。中国领导人为何会破例出席索契冬奥会?习近平主席连续两年选择俄罗斯作为首访国,而且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中俄两国领导人6次会晤,这对中俄两国关系而言,意味着什么?此次中俄领导人双边会晤又会出现哪些亮点?今天,中国经济网特别邀请了中国前驻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大使姚培生来为大家解读习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 [02-07 15:09] 姚培生:观众朋友,大家好! [02-07 15:12] 主持人:欢迎您。节目刚开始,我们就已经提到了,此次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外国举办的此类大型国际体育活动。请问一下您,为什么会把这种特殊的待遇给予俄罗斯呢?为什么会出席索契冬奥会呢? [02-07 15:12] 姚培生:自从我们官方正式公布习主席将出席索契冬奥会,就成了世界最大的新闻,亚洲、欧洲、美洲等各个国家广泛报道,这本身就说明一个问题,这就是一个亮点。我们以前领导人还没有出席过类似的活动,这一次去俄罗斯出席这样的重大活动,也是应普京总统的邀请。今天我们初步得到了会谈的一些消息,习近平参加冬奥会对俄罗斯是喜事,俄罗斯是我们的邻居,“邻居办喜事,我当然要专程来当面向你贺喜”,这个话是很形象的。 习主席出席此次冬奥会,应该说我们也是史无前例,对俄罗斯是很大的支持,因为大家知道,此前已经有国际上各种各样的议论,哪些国家领导人要出席,哪些不出席,我们这一次出席本身就是一种两国关系的信任度的表示。所以说到亮点,很多,但是本身我就说习主席出席就是很大的亮点。 [02-07 15:13] 主持人:有人说,冬奥会是民间交流的场所,您觉得对于中国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 [02-07 15:18] 姚培生:冬奥会是在俄罗斯索契举行,如果冬奥会不在索契,习主席不一定去,这个活动本身又是国际公共外交活动,是大型的。大家注意到,习主席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来,外交风格是很鲜明的,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大家注意到,一年多来,习主席已经参加各项国际上的多边活动、双边活动,包括比如说去年的上海合作组织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已经很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外交风格。 目前重大的国际赛事,特别是奥运会,奥运精神是休战、和平,我们出席这样的活动,确实是为了支持继续发扬奥运精神,我们利用这个平台,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可以拉近我们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我们讲的是首例,我刚才讲到我们和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国际上的公共外交,我们不一定都参加,所以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解读。 [02-07 15:18] 主持人:这是我们特殊的待遇。 [02-07 15:20] 姚培生:对,特殊的待遇。刚才讲,邻居家的这件大事,我们不去捧场谁去捧场?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在外交上也是重大的事情。 [02-07 15:21] 主持人:您觉得对于中国会带来哪些改变呢? [02-07 15:22] 姚培生:这也是我刚才说过的,我们国家领导人一个鲜明的外交风格特点。我们历来是,我们加大改革开放,要进一步与世界各国加强接触,增进相互了解,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或者其他各个方面,我们要更加广泛地开展合作。多往来才能增进了解,所以这个是情理之中的。 [02-07 15:23] 主持人:也是展示了我们和平外交的大国风范。 [02-07 15:26] 姚培生:是的。 [02-07 15:26]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早在2013年,习近平上任国家主席首周就出访俄罗斯,2014年习近平首次出访也选择俄罗斯。习近平主席连续两年选择俄罗斯作为首访国,这充分体现了中俄两国关系的特殊性。请问,您如何评价习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 [02-07 15:27] 姚培生:俄罗斯举办冬奥会,又给两国领导人提供了当面接触的机会,中俄两国的关系现在是世界上最密切的关系。我们两国自从签订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后,政治、经济、军事、安全、人文、旅游等各个方面,合作日益紧密,一天一天在发展,这种合作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讨论,比如说国际上的问题,比如中东问题、东亚的问题,比如朝鲜半岛的问题,还有亚洲各种各样的问题,经济的问题,两国领导人需要不停地协调。 中俄双方已经在各个层次上建立了磋商机制,这个机制运作非常有效,这次习主席利用冬奥会跟俄罗斯最高领导进行接触,一方面我们要对以前做过的事情进行总结,今天我看到最新的报道,两国领导人已经对去年一年双边关系做了一个比较全面地总结,同时也规划了今年的战略合作的方向和具体项目。 所以这方面,我们两国之间,不但双边的问题,还有地区问题、国际问题都需要协作,对地区、对世界,都会产生有利的影响,特别是我想讲的是地区和平方面,这次习主席跟普京还特地讨论了朝鲜半岛和乌克兰的问题,这个也是亮点。还有一个是两国经贸,包括在能源合作方面也都提到了。 [02-07 15:30] 主持人:其实我们也知道索契冬奥会一直都受到很多的非议,您刚才也提到了,很多的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领导人都早就表示说,不参加、不出席索契冬奥会。而且就在近段时间也频频出现恐怖事件,安全存在隐忧。有俄罗斯学者表示,中国领导人出席索契冬奥会“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时刻,它表明相互支持的俄中关系不会受到世界政治形势左右”。您怎么看这一说法? [02-07 15:33] 姚培生:这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牢固的关系,不管世界怎么变化,我们两国关系已经根据既定目标在向前发展了,这一点是说得很对的。这一次冬奥会举行前期,国际上的舆论,特别是西方的一些负面舆论也都不少,特别是俄罗斯在伏尔加格勒发生了恐怖事件以后,这方面的说三道四的东西很多,我们在这个场合,在这种情况下去出席冬奥会,本身就是对普京的信任,对普京制定的特别是反恐政策的信任,也是支持。 反恐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任务,共同的目标,我们当然要支持。因为在这方面,我们两国之间也已经有合作机制了,这本身有很大的象征意义。恐怖事件威胁要消除,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习主席亲自出席,当然这个意义是很大的,对俄罗斯人民,对国际社会我们都是很鲜明的态度。 西方这种说三道四的东西,也是不信任,它们以前也是这样,比如上一次北京奥运会,它们也说三道四,要抵制,比如衣服是中国做的,美国有一个政客说要烧掉,说三道四,不来支持。这个东西如果以前说是冷战,现在他们至少是带着旧的框框,过时的思维方式来评价冬奥会,这一次习主席讲了,我们支持冬奥会,我们对你们办好冬奥会有充分的信心。所以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02-07 15:34] 主持人:您觉得这向世界传递了哪些信息,表明了我们什么样的立场呢? [02-07 15:37] 姚培生:第一,表明了我们两国在反恐战斗中统一战线,有共同目标,不管恐怖活动发生在哪儿,我们都坚决反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不止一次公开表态,中国领导人也不止一次公开表态,俄罗斯发生了恐怖行为,我们坚决反对,中国国内发生恐怖行为,普京也坚决表明立场。所以这一点上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政策、共同的立场,给国际上传递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这个问题上,中俄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有些国家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政策,这实际上很不光彩,我们在这方面应该说,中俄两国为国际社会当中的反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02-07 15:38] 主持人:像目前,普京是希望把俄罗斯重新拉回到国际政治的格局当中,希望俄罗斯变得更加强大、独立,习主席也想进行改革,使中国更加富强起来,所以他们两个人在这个方面有特别多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 [02-07 15:40] 姚培生:是的,据我了解,两国领导人都要谈两国发展的前景和规划。我们有很多共同点,俄罗斯普京曾经提出来,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我们现在要实现两个百年梦,我们还有具体的目标,比如中俄之间,去年贸易量是870亿美元,这个量跟其它国家相比,还不是很高,以后我们要逐渐加大,现在提出2015年要达到1千亿美元。 中俄之间的合作有地缘优势,能源合作,俄罗斯燃油已经供给我们了,天然气以后也要供给我们,正在谈判,相信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解决,不会拖很长时间,因为已经谈了很多年了。不光是在能源方面,在其他领域,比如高科技、军事、人文等等领域,我们的合作也是很广泛的。 所以中俄之间的合作产生的成果不光有助于两国将来的发展,也有利于地区和整个世界全局的发展,特别是像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两国之间如何来加强实际的合作,这也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俄罗斯现在已经是第五大经济体,我们是第二大经济体,这两个国家经济加起来,在世界上也是占了很大分量的,应该说我们两个邻居之间的合作对亚洲的稳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02-07 15:41] 主持人:其实也是有利于促进国际政治的均衡化和世界格局的积极的进程。 [02-07 15:45] 姚培生:是的,因为现在中俄两国,比如说除了经济方面,还有在国际领域的合作。大家知道国际领域有很多的热点,我们在这方面的合作已经不止一年两年了,咱们就说一下叙利亚的化武问题上中俄之间的合作,如果没有中俄之间这样的合作,肯定是另一种局面,我们合作是为了稳定地区的和平,有利于整体的问题得到解决。 比如中俄之间在中亚地区合作得非常好,两国之间如果没有这样的紧密的合作,那可能地区形势是另一种样子,因此像我们两国合作,是国际大国之间合作的模范,如果没有合作很多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所以我们两国的分量越来越重。中俄的合作,睦邻友好的合作,应该说前面打的基础非常牢靠,而且会越来越得到更好发展。 [02-07 15:46]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提到的叙利亚和伊朗的问题,在去年两国举行了两次联合军演,对恐怖袭击也起到了震慑作用。昨天,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举行双边会晤,对新的一年两国合作作出战略规划和部署,就加强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战略协作达成重要共识。普京总统也表示,俄方积极响应中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习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可能或者是已经产生了哪些亮点? [02-07 15:49] 姚培生:我刚刚得到的消息,我们两国之间所有谈的问题都是有共同的立场,比如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问题,去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东亚的时候,提出了这个倡议,普京作为俄罗斯最高领导人明确表示支持的立场。我们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重大的倡议,你也知道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经济方面当然不用说,我认为还有政治方面。我们的经济不纯粹是经济,是一种综合的东西,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所以说只要在这个地区,我们一个目标,就使整个欧亚地区能够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欧亚地区如果建立了紧密联系,那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 这一次提到的能源、经济方面的合作,我们跟俄罗斯已经有广泛的,多年的基础了,这也不是短期形成的,经济互补性还是有的。当然我也要说一下,俄罗斯国内经济,这一次由于受到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去年的经济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今年提出的目标,也不一定能够达到,但是在这方面我们是抱着一种很同情理解的态度,尽管俄罗斯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还愿意继续跟他加大这方面的合作。 为什么呢?因为在整个欧亚地区,我们两大国影响力是不一样的,跟其他国家的合作的影响力,从长远看,它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它的人均的资源远远高于我们,人口比我们少得多,我们比他将近多10倍的人口,但是它的人均资源是世界上最高的,所以它的发展后劲非常大,所以我们跟它合作是有很好的前景的。今后不管哪一方面,它发展的目标我们都已经确定了,不会改变。 [02-07 15:50] 主持人:您比较看好哪个方面的合作呢? [02-07 15:53] 姚培生:能源合作还是很好的,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了,特别是像石油、天然气。 [02-07 15:53] 主持人:您说到了天然气,我们知道,中国和俄罗斯一直在天然气的问题上协商,目前还没有达成一个好的协议,就是因为纠结在价格上,所以这一次习近平和普京会晤,您觉得会在价格上达成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协议吗? [02-07 15:56] 姚培生:肯定是又一次推动,领导人每次会见都会谈重要的项目,我想这次肯定是推动,究竟哪一天达成,我也不好说,我们还要等待,因为这涉及到双方利益的问题,价格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这是能源领域合作里面最大的亮点。其他我们还有军工方面的合作,也是很有潜力的。 俄罗斯这几年的军工在普京的领导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在这方面的合作应该说也是很密切的,合作的领域还是很多,但是相互投资我们现在还不多,虽然去年中国在俄罗斯的投资有扩大的趋势,但是总体说来,局面大的合作项目还没有,还不多,可能是由于它国内的政治问题、法律问题,这方面俄罗斯也承认,有官僚体制的问题,但是总的说来,两国各方面合作前景都很好,以后我们还要大大发展。 [02-07 15:59] 主持人:可能我们还需要加强更多方面的交流,举行更多的活动,让中俄彼此更加地了解和认识。 [02-07 16:01] 姚培生:是的。 [02-07 16:01] 主持人:再来关注一下经济方面的合作。去年开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逐步退出。QE退出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最近开始显现,阿根廷等国的货币汇率出现暴跌,目前俄罗斯货币卢布也已经贬值至4年最低点。您觉得中俄可能会加强哪些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冲击? [02-07 16:02] 姚培生:我们合作的领域是很多的,应对世界性的问题,特别是金融问题,我们也有合作的基础,在边境地区,货币可以用人民币结算。现在世界上,其它地方如中国香港、英国等等人民币结算都已经开始了,这方面我们还在做工作,我认为是很有前景的。两国之间在应对国际这方面的危机挑战,虽然这是一个复杂问题,但是我们合作,如果说在国际游戏规则中,我们有更多的声音。 普京曾经说,美国是寄生虫,你知道这句话,因为它是靠发行货币来解决它国内的一些难题,量化宽松政策这个当然对新型经济体是很大的冲击,已经显现了,我们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方面的应对,我们可以找到共同语言,我想以后在这方面会作为一个共同合作的领域。 [02-07 16:03] 主持人:最后我们来看看地区稳定,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地区的繁荣稳定是重中之重,而且最近我们也不断地了解到,日本不断地挑衅,甚至达到了疯狂,目前再加上朝鲜半岛形势复杂敏感。此次习近平与普京会晤,对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何积极的作用呢? [02-07 16:07] 姚培生:这一次从报道来看,习主席已经与普京就地区问题,包括朝鲜半岛还有其它的问题都进行了讨论,这说明双方非常关心。大家知道安倍政权,日本安倍首相上台以来,在东亚地区不断地制造紧张局势,两国之间应该说他是一个麻烦的制造者,他是想否定军国主义的历史罪行,想把历史重新改写,当然我们是不会同意的。 中国领导人都已经公开宣布,二战的结果是毋庸挑战的,你挑战就是违反历史潮流,要受到各国人民的谴责,所以我们这方面也有共同点,特别是亚洲的问题,俄罗斯跟中国在这方面也是合作越来越大,我们在APEC会议上,两国领导人也有互动,今年也要在我们国内举行APEC领导人会议,这也是一个平台。亚洲这个问题,如果中俄两国之间能够继续合作,我想我们在这方面维持整体格局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02-07 16:08]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自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后,中日关系跌入冰点。此次安倍晋三也将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日方此前频频显出所谓对话姿态。您认为中日领导人有没有发生“偶遇外交”可能性? [02-07 16:10] 姚培生:我认为绝对不可能。因为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最近宣布,在冬奥会上不可能跟日本首相有任何形式的接触,因为这个大门是安倍关闭的,两国合作的大门是他关闭的,是他制造麻烦,现在要搞小动作,我想他也不会得逞。这一次我们参加冬奥会,我们的目的很明确,我们跟有关国家领导进行双边会晤,利用这个机会,这个已经早就宣布,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可能进行对话、接触,我认为他是在耍小动作,没有什么意义,我相信中日领导人不会有任何的接触,见面更不可能。 [02-07 16:11] 主持人:今年还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和中俄建交65周年,所以说中俄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该是正在非常好的继续向前迈进,这个索契冬奥会对于中俄两国的关系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点,对于这两国的合作当中,您觉得还有没有一些更加值得我们不断推广和前行的地方呢? [02-07 16:13] 姚培生:习主席这一次出席索契冬奥会,要载入中俄友好关系的史册,成为一个非常亮丽的点。我刚才讲了,中俄两国之间合作的点和面是很多的,今年已经等于是开头了,中俄两国领导人今年还要多次接触。据俄罗斯报道,5月份普京访华的话,又是机会,还有APEC会议,还有上海合作组织,还有元首峰会,还有国际上重要的会议,G20峰会,这些我们都有机会再一次接触。总之两国领导人接触的机会是很多的,讨论的问题可以说也是很多的,但是在大的方面,我们合作的方向都已经定下来了,我想人文领域我们现在相对还需要加大一些,人文领域我们做得不够。 我们跟东亚国家也是,要加大合作力度。因为两国之间,两国形成的这种友好关系,需要一代一代的新人去继承开拓发展,如果没有下一代,我们的合作基础就不牢靠了,你刚才讲的是还有什么新的亮点?新的亮点我认为,人文领域是我们应该开拓的领域,发展的平台。现在已经定下来了,今年、明年大体的方向。 [02-07 16:15] 主持人:我们刚才也提到了,俄方也积极响应中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您觉得会发挥什么作用呢? [02-07 16:19] 姚培生: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习主席去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的时候提出了“五通问题”,政策相通、道路相通、贸易相通、货币相通、民心相通,五通。据我所知,习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问题,有关部门,中央政府各部门都在筹划和研究怎么尽快落实,尽快推动。 我刚才讲过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很大的意义,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很多很多,咱们简单讲一下道路相通,在道路上,现在跟中亚也还没有完全相通,虽然有基础,但是要做到真正的四通八达也还需要合作,包括像提到的建设丝绸之路上的高速道,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目标,这方面要做的具体工作很多,特别是还有比如说政策相通,大家要达成共识,我们应该怎么做。 贸易,现在国际上有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跟这些国家,跟俄罗斯,跟中亚这些国家,我们不需要贸易保护主义,但是我们就需要经常沟通,怎么使我们的贸易更快地发展,有一个叫贸易便利化的问题,各方面的,就是说要创造最好最好的条件,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需要大家坐下来谈。 所以中俄之间要做的事情,特别是我们为东亚国家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有各种各样的磋商、论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把我们两个国家的关系提到更高的水平,无论是政治方面、经济方面、人文方面都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这方面有赖于双方各个层面,各界人士的努力,也包括青年人。 [02-07 16:20] 主持人:最后希望您对中俄之间的发展进行一个展望。 [02-07 16:24] 姚培生:我认为中俄之间合作的道路会越来越广阔,合作成果会越来越多,而且会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对世界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02-07 16:24] 主持人:好的,非常欢迎姚大使今天作客我们的演播室,谢谢。 [02-07 16:25] 姚培生:谢谢。 [02-07 16:25] 主持人:更多资讯请您继续关注中国经济网。 [02-07 1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