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G20国家智库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全球最重要20个大国顶级智库代表、部分政要及500多位听众参会,为今年年底的土耳其G20峰会和2016年即将在中国召开G20峰会献计献策。[详细]
在2015年20国智库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席理事长陈雨露在致辞中指出,世界经济逐渐走出阴霾,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预期正在增强。[详细]
“2016年,中方将挑起G20主席国的重任。中国是G20机制的积极建设者,也是受益者。”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在G20国家智库论坛开幕式上说。[详细]
前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前中国驻WTO大使孙振宇认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资,因为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快速实现经济收益,为此更加依赖政府和国际机构的支持。他建议,G20杭州峰会应该进一步鼓励国际和区域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项目方面进行融资。[详细]
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魏本华在“第三届20国智库论坛”上发言时指出,在国际金融机构治理和改革方面,美国国会迄今不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改革的一揽子方案令人遗憾。[详细]
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宏观经济政策与分析部主管哈姆扎·阿里·马利克认为,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为美国利用金融技术手段,将金融资本吸收到美国,造成其他国家如中国大量外汇储备积累,同时造成美国巨额赤字和负债水平。[详细]
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在会上发言时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宏伟构想给G20带来了历史机遇,可以把“一带一路”融入到G20中,对于欧洲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详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员亚当-瑞格31日在“第三届20国智库论坛”上说,G20的机制改革应该可以在2016年中国轮值主席国期间得以实现。[详细]
土耳其中央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尤科赛尔·戈迈兹在“第三届20国智库论坛”发言中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为什么能够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劳动分工合理,竞争优势非常明显。[详细]
中国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伟文今日在“第三届20国智库论坛”上说,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对全球经济带产生了负面的影响。G20成员国应该像二战之后美国对德国那样帮助欧元区解决问题。[详细]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卡洛斯-马格里诺斯今日在“第三届20国智库论坛”上说,当前,各新兴国家的中产阶级群体正在迅速增长,他们将改变全球经济格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