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经济日报微信
中经网微信
谢旭人谈与世行合作30年:加强务实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2010年09月08日 15:33
来源:人民日报
[
打印本稿
]
[字号
大
中
小
]
[
手机看新闻
]
今年是我国恢复在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合法席位30周年。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行在资金、知识人才以及国际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推动了世行在全球减贫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开展贷款合作,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1980年恢复在世行合法席位后,我国与世行的合作首先从资金合作开始。至上世纪90年代初,世行贷款资金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渠道之一,有些年份世行贷款额相当于当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50%以上。30年来,我国引进世行贷款承诺额累计超过478亿美元,贷款规模在世行成员国中位居前列,支持建设了326个项目,覆盖我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积极引进资金的同时,针对我国当时技术缺乏、设备落后的局面,还引进了大量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了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促进我国减贫事业发展。双方合作初期,世行对华的大多数农业项目中都安排了具有扶贫性质的子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在推动我国扶贫事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20世纪末以来,我国与世行在扶贫领域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先后合作实施了多个大型直接扶贫项目。其中,西南、秦巴、西部三期扶贫贷款项目援助规模达6.1亿美元,覆盖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91个贫困县的800多万贫困人口。此外,还实施了数十个农村教育项目,包括师范项目、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项目、劳动力开发项目、职业教育项目等,提供了大量针对农村和生产一线群众的培训机会,接受培训人数达数百万。这些项目的实施,丰富了我国的扶贫资金来源,为利用外资扶贫积累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引入了双重扶贫战略、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等扶贫理念以及组织贫困地区劳务输出、向贫困农户提供小额信贷等扶贫新思路和新方式,支持了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
加快我国重点行业发展。30年来,我国利用世行贷款建设了一批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其中,交通、农村发展、能源、城建环保是世行对华援助规模最大的四个领域,贷款额分别占全部贷款承诺额的29.97%、23.35%、15.69%和15.52%。在交通行业,建设了沪杭高速公路、天津港等一大批高等级公路、铁路、港口、航运和城市交通设施,提高了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在农村发展领域,建设了包括大型水利灌溉系统、引水工程、农村公路和粮食流通系统等在内的一批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在能源行业,建设了石油、水电、火电、煤炭、天然气等项目,提高了我国能源供应能力和能源效率,优化了能源战略结构,加强了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在城建环保领域,实施了城市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和农村供水项目,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70%的世行对华贷款项目都将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此外,我们还推动世行实施了一批工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项目,加快了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与重组,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世行以促进减贫与发展为宗旨,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同时兼顾区域平衡。在我国东部地区,世行贷款有选择地支持了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对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世行用于东部地区的贷款分别达到49.54%和42.24%。近10年来,随着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积极引导世行加大贷款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的力度,重点用于加强上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和加快发展。目前,每年利用的世行贷款中,70%以上用于支持上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持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我国与世行集团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进行有效合作,积极开展支持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政策和业务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对我国对外投资开展共同营销和提供共同保险,为解决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问题做了积极探索。同时,我国企业也充分发挥自身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获得了大量世行贷款项目的采购合同。仅1999-2009年的10年间,我国企业获得的授标合同金额就达202亿美元,为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创造了一些更有利的条件。
加强知识人才合作,推动改革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合作调研。恢复在世行合法席位后不久,我国邀请世行组成经济考察团来华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金融组织第一次对我国经济进行全面考察。考察团与中方合作撰写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报告。以该报告为依据,世行确认我国有资格获得硬贷款和软贷款。1985年,中方与世行联合举办了著名的"巴山轮"会议,深入讨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过渡步骤、宏观调控的手段以及条件等问题,形成了7个专题报告,对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30年来,我国与世行合作开展了多项经济调研,世行从全球性视角出发提供了近200篇调研报告。这些报告一方面较为客观公正地向世界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发展道路,增进了世界对我国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理解;另一方面,双方还围绕我国改革发展中的许多重点问题,积极开展政策对话与合作研究,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政策建议。
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运作机制。在与世行开展贷款项目合作的过程中,我国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同时还以贷款项目为载体,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规范化的运作机制。在世行贷款项目中引进的国际竞争性招标制度、提款报账制度、工程监理制度、业主负责制等已成为我国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的通行做法。1984年我国与世行合作的第一个水电项目--云南鲁布格水电项目首次将国际竞争性招标制度引入我国,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工程界的广泛重视,被称为"鲁布格模式",并在其他领域加以推广。1987年我国第一条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项目首次采用工程监理制度,为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世行项目引进的供水、污水收费制度得到推行,促进了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我国急需人才。在我国积极推动下,世行在我国恢复席位仅半年后就举办了第一个培训班,就市场经济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30年来,我们通过在世行贷款和技术援助项目中加强机构人员能力建设,选派人员出国培训考察,邀请世行专家来华举办研讨会和业务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则,精通业务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为我国加强对外财经合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深化国际发展合作,共享和谐发展理念
借助世行平台加强南南合作。我国政府通过世行这个平台宣传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强调尊重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权和发展道路与模式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世行的发展理念,而且为世行履行全球发展和减贫宗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4年5月,世行主办、我国承办的上海全球扶贫大会,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全球扶贫理念和实践的再认识,达成了国际社会为减贫而行动的共识,我国扶贫和发展的经验得到普遍认同,起到了宣传我国发展道路、促进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的积极作用。2007年,我国政府首次承诺向世行集团国际开发协会捐款3000万美元,为支持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2008年和2009年,我国与世行成功合作举办了两届"中非共享发展经验高级研讨会",讨论了中国与非洲各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促进了中非发展经验与模式的相互借鉴,不仅受到了与会非洲国家代表的高度评价,而且被世行视为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2009年,为支持世行应对金融危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全球贸易融资计划,购买15亿美元私募债券,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融资,为加强南南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动加强世行内部治理。30年来,我国作为世行的重要成员国,积极参与世行内部治理改革,引导世行的政策和业务向着更加客观公正的方向发展。2010年4月25日,世行落实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共识和2009年世行年会有关治理结构改革的决定,就投票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达成一致。我国的投票权由2.77%增加到4.42%,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为达成这一目标,我国积极参与世行投票权改革方案的讨论和磋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倡导和支持在世行投票权改革中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为改革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回顾过去,成就显著;展望未来,任重道远。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增强。但我国仍是一个有着大量贫困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全球100位之后,国民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世行作为全球最大的多边发展援助机构,拥有较强的资金和知识技术资源,在促进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拓展南南合作等方面仍将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国家自主发展权,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不断提高与世行合作的成效。要加快从重贷款数量向重贷款质量与效益转变,从重贷款筹借向重贷款使用与偿还转变,从重资金引进向资金与智力引进并重转变。要充分发挥世行作为知识银行的优势,使其有重点、有针对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要以我国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在世行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得到提升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要借助世行这一重要多边平台,进一步加强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南南合作的务实开展,并共同探索立足国情的发展道路,丰富世行的发展理念,推动世行为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郭彩萍)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专题
>
CE资料卡
>
硬贷款
>
资料
> 正文
中经搜索
·
一带一路
·
中巴经济走廊
·
环球商务资讯
·
中国经济网英文频道
商务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