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解读世行旅游贷款的"贵州视线"

2009年12月15日 15:38   来源:贵州日报   
    世界银行在世界范围内首笔支持旅游业的硬贷款为何选中贵州;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与公平发展的“双赢”道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示范效应——

    今年5月,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我省申报的“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发展项目”。2009年6月26日,财政部与省政府和世行分别签署正式的《贷款协定》和《项目协定》。从2009年至2014年的6年间,世行将为我省提供6000万美元贷款,旨在“更好地保护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增加当地民众收入,脱离贫困,同时推动包括少数民族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6000万美元贷款加上国内配套,总投资为5.65亿人民币。这是我省旅游业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轫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资金,也是“十一五”期间贵州旅游的最大一笔投资。

    “世行首次”选中贵州

    这是世界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供的支持旅游业的硬贷款。此前,以扶贫和发展为宗旨的世界银行,一直将旅游业作为“富人经济”而列入投资禁区。世行中国项目经理王沈华女士说,这个项目选择在贵州进行,是基于贵州拥有珍贵、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自然遗产,亟须保护。同时,贵州已在利用文化与自然资源开发旅游、帮助当地人尤其是少数民族脱贫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世行期待贵州能够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出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与公平发展‘三位一体’的道路,在全球范围内起到示范意义。最近,该项目的设计还在世行总部获得了创新奖”王沈华说。

    项目将覆盖黔东南、黔西南、贵阳、安顺4个市(州),涉及19个县(市、区)的18个村寨、4个古镇和4个自然景区。主要内容包括:改善村寨和古镇等的基础设施;传承和开发民族手工艺、歌舞仪式等民族文化;创新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模式;增进村民对传统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自豪感并提升保护发展能力等。

    12月8日,项目在关岭开工,进入实施阶段。据测算,项目将在建成后25年中新增利润近8个亿,带动民俗表演、手工艺品、餐饮等方面新增收入37个亿。社会效益将同样显著,项目覆盖的所有县均属国家级贫困县,通过投资该项目将使其脱贫步伐加快。同时,近5万苗、侗、布依等少数民族群众成为最主要的受益群体。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提交的《社会评价报告》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贵州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使遗产地的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村寨增加收入、传承民族文化,实现公平发展。

    从2004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以来,长达4年的准备期间,我省在世界旅游组织、清华大学、文化部民间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内外“智囊”的协助下,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贵州旅游发展20多年的得失获得反思总结的契机。

    旅游扶贫的贵州经验

    在贵州,旅游业不是“富人经济”,而是典型的“扶农经济”。将旅游和反贫困紧密结合并取得良好效果,正是打动世行突破投资禁区的重要凭借。

    黔东南州雷山县的郎德上寨就是贵州旅游业“扶农富民”的一个缩影。1986以来,郎德利用传统民居和苗族歌舞吸引游客开办乡村旅游,从一个贫困苗寨成为富裕的旅游胜地。村旅游管理小组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郎德的旅游收入仅集体歌舞表演部分已达100多万元,村民自主经营的手工艺售卖和农家乐收入更是可观。寨老陈正清说:“搞旅游前后日子差别很大。以前连付电费都要靠挖折耳根卖,遇到天灾就要饿饭。现在天天能吃肉,家家用电器有存款。”

    不仅仅是郎德,也不仅仅是西江苗寨、肇兴侗寨、贵定音寨、安顺天龙屯堡这些“明星”村寨,20多年来,全省各地已有4000多个村寨开办乡村旅游。省旅游局2008年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我省乡村旅游扶农增收的效果相当显著,累计帮助80.5万农民摆脱贫困,30个典型村寨的人均收入是旅游开发前的两倍多,100%的旅游经营户脱贫。

    “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往往正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曾任省旅游局局长、见证贵州旅游发展30年的杨胜明回忆,1991年,我省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把“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逐步把“旅游扶贫”的概念转化为旅游产品——“乡村旅游”。

    “从贵州实际出发,旅游业要承担起促进脱贫致富的历史责任,在开发利用各地旅游资源的时候,首先要把当地群众的温饱冷暖放在心上。”杨胜明说。现任贵州旅游局局长傅迎春也强调“我们做旅游,就是要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发展,致富一方百姓。”

    到20世纪初,贵州乡村旅游的思路及成效,引起包括国家旅游局、世界银行、世界旅游组织在内的广泛关注,并于2004至2006年连续3年在贵州联合举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发表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赞同的《贵阳宣言》。

    2007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中,更是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和谐贵州的重要载体。

    2008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1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6%。乡村旅游在旅游产品体系中逐渐成为主流。到2015年,我省还将建成20个左右乡村旅游聚集发展示范精品区,带动2000个以上村寨、200万以上农民发展乡村旅游。

    与此同时,旅游与扶贫发展的结合的贵州经验,已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并借此跃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头浪尖。此间,除了世行基于贵州旅游在扶贫发展中的突出成就而打破投资禁区,世界旅游组织也将贵州作为在中国实施可持续旅游脱贫计划的首个执行点,投入50万美元支持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开发旅游手工艺品。法国国家旅游局亦签订《中法贵州省乡村旅游合作试点项目实施协议》,与贵州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旅游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

    两难变双赢的探索

    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是个世界性的“两难”。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表明,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中,至今没有一个达成“双赢”的成功案例。

    丽江2007年旅游业收入高达57亿,但付出的代价是水质迅速退化清流不再,变相的文化产品充斥古城,70%以上的纳西人迁出老屋。有识之士指出:“人口置换和空间污染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导致古城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而这正是古城作为文化遗产最有价值的部分。”

    即将开启的世行项目,能够探索出从“两难”到“双赢”的道路吗?

    “投资遗产保护,就是投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省旅游局副局长李三旗说,自然和文化遗产就是贵州旅游最宝贵的资源,而旅游业是遗产地民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最佳方式,而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和能力又是遗产保护的关键因素。“因此,对贵州而言,遗产保护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冲突的两方,而是一回事。”

    项目前期研究识别出贵州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资源保护乏力;二是低层次的开发造成一些生态破坏和文化流失;三是村寨自主发展能力不足,难以在旅游开发中充分受益,缺乏遗产保护和发展积极性。

    因此,项目将从几个方面回应这些问题和需求:

    首先是解决“硬投入”。6000万美元的贷款总额中,4800万将用于古民居、古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修缮和维护,改善饮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修建村寨文化和游客中心。在小黄,世行项目将支持建设的“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中心”,为外来游客集中参观、学习、研究小黄侗族文化提供机会和便利,也使本地村民拥有进一步学习与展示民族文化的场所。

    “软投入”占世行贷款比例不高,却被赋予“项目灵魂”的地位。

    “软投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支持保障措施。一是通过政府支持,解决村民普遍面临的民族手工艺品开发的资金短缺和面向市场的困难;二是支持当地群众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行动。当地村民通过参与民族手工品开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能解决一些就业,增加收入;此外,有利于发挥妇女、老人等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

    “软投入”的另一个方向,是通过项目实施提升村寨参与旅游开发、管理和发展遗产的能力。在村寨实施的项目,均按“以社区为基础的发展”(CBD)模式进行,即项目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各项目点均组建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对村寨项目进行自主管理。与此同时,项目还设计了面向村民和村民组织的大量培训,逐步提高其意识和能力,鼓励这些“遗产的创造者和主人”完全参与到保护和发展中来。    

(责任编辑:郭彩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