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专题 > CE资料卡 > 摩根-大通 > 摩根-大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小摩中国首席执行官:全球金融业已开始全面复苏

2009年12月04日 14: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乔继红  樊宇)美国摩根大通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方方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9年第三季度来看,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开始全面复苏,但金融从业公司的恢复状况参差不齐,金融业长远复苏还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根据摩根大通本月15日公布的业绩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继续保持在全球债券、股票和股票关联以及全球投资银行服务费收入方面的排名第一,营业收入达28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达35.9亿美元。方方说,良好业绩得益于整个资本市场的恢复、公司在各类客户中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公司各业务门类间的平衡发展。

    在谈到全球金融业现状时,方方认为,首先,目前全球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已经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他举例指出,自去年6、7月份开始停发的高收益债券,今年第二季度在美国恢复发行,第三季度在亚洲恢复发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资本市场确实恢复了。”

    但他同时指出,金融从业公司的恢复状况参差不齐,有些公司恢复到了甚至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有些公司却还在“泥潭”中挣扎。以市值来衡量,花旗银行2007年10月底的市值为2080亿美元,目前约为1060亿美元,瑞银集团2007年10月底为1110亿美元,目前约为630亿美元,市值收缩幅度均还在40%以上。

    在谈到金融业长远复苏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时,方方说,欧美等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提出了很多新的金融业监管改革方案,比如有人提议将衍生品交易标准化,提高银行持有非标准类投资资产的准备金要求等。新监管规定的出台对不同金融机构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另外,因为金融业跟整个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状况密不可分,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模式从以借贷消费为主导逐步向以储蓄投资为驱动的转变,对金融行业来说也将是不确定因素,每家金融机构都要重新找到定位。

    方方还说,在金融市场恢复过程中,中国是一枝独秀。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最大的IPO市场,摩根大通仅在9月份便参与了三个10亿美元以上的IPO项目。而且中国市场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也剔除了一些具有泡沫性质的融资产品,如房地产公司上市前获得大量过桥贷款等现象已基本消失。

(责任编辑:师子奇)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