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专题 > CE资料卡 > 中非合作论坛 > 中非论坛资料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非合作论坛年鉴

2009年11月06日 14:50   来源:外交部网站   

    【主要活动】一、第一届部长级会议    

    2000年10月10~12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和44个非洲国家的80余名部长、17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代表,及部分中非企业界人士出席会议。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朱基分别出席开幕式和闭幕式并发表讲话;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前身)“三驾马车”,即前任主席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现任主席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候任主席赞比亚总统奇卢巴以及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出席开幕式并讲话;非统秘书长萨利姆在闭幕式上致辞。会议议题是:面向21世纪应如何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非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发展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确定了方向。中国政府宣布将减免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00亿元人民币债务;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开展互利合作;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帮助非洲国家培训专业人才等。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非投资与贸易、中国与非洲国家改革经验交流、消除贫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与卫生合作等4个专题研讨会。    

    二、第二届部长级会议    

    2003年12月15~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中国和44个非洲国家的70多名部长及部分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其他非洲国家6位总统、3位副总统、2位总理、1位议长,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会议主题为:务实合作、面向行动。会议回顾了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后续行动落实情况,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至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加强中非人力资源开发合作,3年内为非洲培养、培训1万名各类人才;开放市场,给予非洲部分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扩大旅游合作,给予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毛里求斯、塞舌尔、津巴布韦、突尼斯8国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地位;加强文化和民间交流,于2004年举办中非青年联欢节、以非洲为主宾洲的“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和“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会议期间举办了第一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和中非友好合作成果展。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责任编辑:师子奇)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