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专题 > 金砖国家财经专栏 > 金砖国家资讯参考 > 正文
中经搜索

《金砖国家资讯参考》2015年第42期

2015年03月05日 15: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1、俄副总理:俄罗斯期待中国投资 打造高铁干线

  据俄罗斯新闻社3月1日报道,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接受采访称,俄方目前十分期待中方合作伙伴可带来的大额投资,以用于俄罗斯首条高速铁路线路——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线路项目的建设中。

  参考链接:

  http://russia.ce.cn/cr2013/yw/201503/05/t20150305_4732836.shtml

  2、梅德韦杰夫召开俄罗斯经济发展会议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于当地时间2日召开2015年度关于保障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会议。

  参考链接:

  http://russia.ce.cn/cr2013/gdxw/201503/05/t20150305_4732916.shtml

  3、钱颖一:印度GDP增速超中国?不用急

  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的GDP同比增速为7.3%,而印度同期为7.5%,国际上不少机构拿这两个数据进行比较,成了不少财经媒体关注的热点。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看来,不必为中国一个季度的GDP增速落后于印度大惊小怪,更没必要借此出台刺激政策去赶超。

  参考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m/cj/2015/03-05/7102616.shtml

  4、印度央行意外降息 全球货币政策走向更趋复杂

  印度央行此次突然降息,可谓是全球宽松风潮劲吹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宣布降息的经济体已经高达18家之多。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多家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举措屡屡超出市场预期。

  参考链接:

  http://usstock.jrj.com.cn/2015/03/05062218918888.shtml

  5、巴西2015年1月工业产值环比增长2%

  圣保罗3月4日,巴西地理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巴西工业生产总值环比增长2%,这是自2013年6月以来该国工业生产取得的最大增幅,但仍比2014年1月同期下降5.2%,与过去12个月累计相比也下降3.5%。

  参考链接: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5-03/5823624.html

  6、巴西央行再度逆势大幅加息,经济陷入滞胀困境风雨飘摇

  巴西央行当地时间周三(3月4日)晚间宣布,将基准利率进一步上调50个基点至12.75%,创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经济增长乏力和政治动荡加剧之际,该国正努力控制高涨的物价。

  参考链接: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whqqscgd/20150305/093021650713.shtml

  7、巴西罢工事件持续缓和 油脂油料延续调整

  因南非经济增长缓慢、投资环境恶化,国际评级机构此前纷纷下调其主权信用评级,颇有坠入“垃圾级”的可能性。南非财政部上周刚刚发表年度预算案,媒体分析称,财长内内正面临“史上最严峻挑战”——他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说服三大评级巨头,避免南非主权信用评级坠入“垃圾区”。

  参考链接:

  http://futures.eastmoney.com/news/2279,20150305482843438.html

  8、南非2014年经济低速增长1.5%

  据新华社约翰内斯堡电 南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南非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5%,低于2013年2.2%的增速。

  参考链接:

  http://mil.chinanews.com/cj/2015/03-04/7100227.shtml

  9、南非金砖没褪色反而越来越好

  国内有媒体认为南非金砖褪色,笔者研究后发现,南非金砖成色将越来越好,并没有褪色。南非自1994年以来,经济增速年均3%,2005年至2007年超过5%,2008年3.1%,2009年-1.5%,2010年3.1%,2011年3.6%,,2012年2.5%,2013年1.9%,2014年 1.5%。

  参考链接:

  http://news.10jqka.com.cn/20150305/c570972121.shtml

  10、巴西央行行长:政策明晰性 降低美联储加息风险

  作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南美第一大经济体,巴西“低增速、高通胀”的经济状况令人堪忧。面对货币雷亚尔近乎领跌全球、通胀高企、大宗商品暴跌、美联储加息等重重难关,巴西经济在2015年能否迎来曙光?

  参考链接:

  http://money.163.com/15/0305/03/AJTNM7B400253B0H.html

(责任编辑:张翔)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