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专题 > 金砖国家财经专栏 > 要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印企称中国光伏产品"垃圾" 印媒贬低中国产品

2015年01月05日 07:43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德里红堡前拉吉帕特·拉埃市场那狭窄、拥挤、弯曲的小巷中,数百名商贩兜售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不及印度品牌的一半。对于来自北方邦、比哈尔邦和哈里亚纳邦电力匮乏的村庄的村民来说,简直就是白菜价。”印度《经济时报》3日极力贬低中国光伏产品。文章称,中国产品并未能帮助超过3亿用不上电的印度村民们实现改变生活的梦想,反而破坏了整个市场。

  塔塔太阳能公司负责产品和运营的副总裁加甘·帕尔对印度《经济时报》表示,中国制造的劣质产品在印度太阳能市场占据统治性地位,拥有60%至70%的市场份额。印度相关产业人士称,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经常在几个月后停止工作,太阳能灯一个月左右就出问题。印度另外一家光伏产品制造商——苏坎姆公司常务董事昆瓦尔·萨科迪福称,大量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板只是电子垃圾,“为什么太阳能电池板就没有审核体系呢”?印度《经济时报》还报道称,许多中国产品还假冒当地品牌产品来欺骗消费者。有记者在拉吉帕特·拉埃市场看到假冒苏坎姆公司品牌的产品。塔塔太阳能公司的管理人员则表示,他们也曾在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上看到“塔塔”的字样。

  印度政府官员表示,他们已经知晓进口劣质太阳能电池板的事情,正在想办法抑制此类产品的进口。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联合秘书塔伦·卡普尔说:“我们最近致函进出口监管部,要求他们审核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我们下一步将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采取措施。”印度光伏产业呼吁建立质量监管部门。

  中国著名太阳能企业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4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光伏企业200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像英利集团这样的一线品牌产品都通过了美国UL、德国TUV等国际认证,产品质量保证为25年。英利集团投诉率很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光伏发展依赖品质。国外的定价取决于市场。不排除印度市场鱼龙混杂,混入部分残次品,但中国的正规光伏品牌绝对是使用正规组件,质量有保证。

  欧美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层层设限后,中国企业开始转向亚洲市场,对印出口是光伏产品出口多元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印度《财经快报》报道称,中国供应商不仅在价格上具有优势,他们还将提供卖方信贷,以增强产品竞争力。此外,中国供应商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全球有近65%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来自中国。尽管印度政府对太阳能发电提供补贴,但开发商还是希望采用更加便宜的中国设备,以保证价格优势并在电站项目竞标中更具竞争力。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林岩 环球时报记者 王天迷】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