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专题 > 2017 > 三星"本土化"策略深耕中国市场 > 三星中国设计研究院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为三星产品注入中国基因

2016年12月29日 21:04   来源:人民网   

  没有人会否认三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地位,在让人津津乐道的技术创新背后,三星也在用“有意义的设计”传达出超越语言和地区的精彩和愉悦,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折服。为了真正地全球化,更好地倾听和吸引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用户,三星电子在全球开设了七家设计研究所(分别位于韩国、中国、日本,印度,英国,美国和巴西),以开放创新的精神,扩大多样化的全球视野,广泛地展开对各地社会、人文和美学领域的设计研究。

  在这个传统与变革不断交汇的时代,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如何将二者融合统一。世界对于中国的兴趣不仅仅在于其快速发展的经济,还有它独特的区域和文化特征。在这个东方文明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上海和北京的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SDC,Samsung Design China),它所追求的不止是最优的设计表现,还力争与其他全球知名设计机构站在同样的舞台竞技,为三星的全球化产品注入中国基因,让古老文明与前沿科技在中国相遇。

  SDC寻求中国独特文化与精锐设计品位的融合

  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三星深入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设计中心开展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市场趋势、文化和区域政策、用户的反馈和建议都是他们考虑的议题。一直以来,三星更像一位参与者去主动了解中国的所见所闻。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的工作领域涵盖了智能手机、家用电器、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和其他电子产品,寻求中国独特文化与精锐设计品位的融合,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匹配中国这个全球最有独特性最具活力的市场。

  所长李炫弘表示:“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的专业性强且目标远大,我们专注于创造最佳产品,为中国市场贡献力量。我们的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从不同国家留学海归的中国籍设计师,也有来自韩国、台湾、芬兰、意大利等不同教育背景的设计师。在团队内部讨论设计方案时,可以明显感觉不同设计教育背景的设计师体现出来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我们的团队合作更能激发一些特别的火花。”

  中国的市场潜力无法预测,为了在这样的市场中获得成功,把握市场趋势并主导设计风向是至关重要的。三星始终为成为中国消费者所喜爱的公司不断努力,这也鼓舞着SDC的设计师团队通过精彩的作品,将未来带到眼前,创造成功的新商机

  SDC的历史、荣誉和团队分工

  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早在2004年就成立于上海;2013年,三星又在北京建立了UX-Lab用户体验实验室;2016年,SDC北京办公室成立,并与用户体验实验室合并,原上海办公室则作为SDC分公司进行运营。

  十多年来,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获得了大量的奖项和荣誉,这些奖项中包括2005年的iF中国设计奖,2006年的IDEA设计奖金奖和红点设计概念设计大奖,2008年的IDEA设计大奖金奖,2011年的IDEA设计大奖银奖,2012年的成功设计大奖得主,2013年的iF设计大奖以及红星设计大奖Top 100等等。

  SDC的北京办公室由产品策略团队、工业设计团队和UX设计团队构成。产品策略团队与本地机构和项目研究团队一同寻求用户需求,并基于研究所得,制定相应的市场产品策略。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产品策略团队的成果在把握市场趋势竞争变化方面显得尤其重要。

  SDC工业设计团队与产品策略团队和三星中国的研发中心紧密合作,致力于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产品,如Galaxy C系列。其中SDC所负责设计的产品包括Galaxy C5,Galaxy C7,Galaxy C9 Pro和Galaxy J3 Pro。

  用户体验(UX)设计团队包括用户界面(UI)和图形用户接口(GUI)。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UX团队会为Galaxy系列产品构建有效的UI应用,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数码产品(DA)设计团队位于上海分部,它专注于满足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产品研究。可以说,三星所探求的是富有意义的见解,以此为未来的创新和方向树立根基。同时,这些见解将会在家用电子产品的设计中进一步体现。

  值得SDC自豪的作品——只属于中国的Galaxy C 系列

  在中国,智能手机是象征个人身份、突显个人品味和风格的电子产品,也是为什么产品区隔和产品原创个性在产品设计领域如此重要的原因。Galaxy C是三星电子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全新智能手机系列,三星中国设计研究室的努力工作,让三星电子为Galaxy C系列注入独特设计个性和优质的硬件材料成为可能

  Galaxy C5 & C7是SDC完成的首个整体智能手机设计项目,包括用户研究、产品设计、用户交互界面设计以及产品包装设计。C5&C7系列采用超薄金属一体机身设计,尤其受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

  全金属超薄设计的Galaxy C5&C7

  Galaxy C5&C7 图形用户界面主题包含墙纸、图标等,为手机屏幕营造出最新潮流的视觉概念。为了搭配手机的金属外观,SDC设计了四套色彩绚丽的手机主题,希望由此激发年轻一代追求梦想的无限想象力和灵感。

  C5&C7的UI设计

  最新的中端旗舰Galaxy C9 Pro充分表达了三星电子的气质。首次采用了MSA(微缝天线),用嵌入的三条狭窄长条替代原来厚厚的带状天线,是其最独特的设计。同时6.0寸AMOLED电子屏和双扬声器也为游戏用户创造出震撼的视听体验。

  延续Galaxy C5&C7 金属主题,Galaxy C9 Pro 图形设计得到进一步延伸,用以搭配升级的硬件设计。在墙纸中通过莫比乌斯概念的使用,不仅从概念上进行同一,同时也以更现代柔和的设计感吸引年轻一代。

  C9 Pro的UI设计

  SDC设计的Galaxy J3 Pro 属于入门级产品,却有着高端大气的产品触感,出众的设计为其带来超高的性价比。电池开口的金属质感强调设计细节,同时边缘处理给予更纤薄的手握触感。

  具有太阳纹设计的J3 Pro

  SDC还承担了超高端双屏旗舰手机心系天下W2017所使用的VEYRON图形用户界面主题。该手机瞄准中国高端用户,墙纸曲线凸显手机圆润质感,启动图标金属细节彰显无遗,金属线条的高光反射不仅传达高级质感,同时表达了与众不同的身份。

  三星中国设计部,这个将中国独特文化与精锐设计产品融合的创意平台,正一点一滴的向中国消费者传递着源源不断的感动与知心。在这里,不仅有精心考量的创意设计,更有符合使用习惯的贴心元素。三星感知中国市场与消费者的情感诉求的探索之路远未停止,我们将期待SDC未来更多的精彩盛放。

(责任编辑:张翔)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