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场所有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中国经济网主持人郭枞枞,非常欢迎大家能够来到“第十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分论坛”的活动现场,本场论坛的主题是“新媒体遇上新市场”。
  参加本场论坛的有来自各相关行业协会专家学者、主流媒体从业人员以及各企业代表。在这里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模式,变得更加的快捷、多元,非常注重个性化和互动性,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想象空间,由此也催生了新媒体经济。而目前,新媒体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它所带来的一些新的运营和营销模式,正改变着我们以往的认知,有着无限的市场前景和机遇。那新媒体究竟该如何更好的与现在的新市场、新需求进一步融合与匹配,来不断助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呢?
  接下来让我们首先有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分享他的观点。  [08-25 14:55]

宋建武: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媒体融合与移动优先。
  大家都知道,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已经三年了。三年过去,进展得如何?中央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媒体融合,到底怎么去融?就这个问题跟大家交换一些研究的心得。
  媒体融合到底干什么?很多领导同志,包括业界的同志做了这么多年,其实这个问题没搞明白。有些同志提出来要此长彼长,没有搞清楚中央到底要什么?我们实践往哪里去?
  媒体融合就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化。为什么这么说?从最高领导人,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对于媒体融合一贯的要求,我个人参与中央媒体融合意见调研起草工作的过程,所以比较了解。2013年第一次在一个比较大的公开场合提出来的,整体上这个事情完全是在总书记全力推动下,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总书记到底要的是什么?他说:“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是从网上获得,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什么意思?媒体融合的目的是我们在网上夺回主动权。
  总书记对媒体融合指导思想怎么说?总书记说“两个规律,一个思维”。“两个规律”:新闻传播的规律,新兴媒体的规律。“一个思维”是互联网思维。实际上就是怎么互联网化的过程。
  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媒体融合的路径有进一步的指导,总书记说:“我们虽然工作做得很多,成绩也很大,但是发展不平衡,有的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没有实现融合。”我们对这句话的解读是什么?正确的媒体融合应该是“互联网+”。我们理解“互联网+”就是在互联网成为社会的基础工具、基础连接方式背景下,把我们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媒体的运行、媒体的工作方式建立在互联网上。
  从总书记这些要求来看,我们的媒体融合要想进一步深化,必须互联网化、实现“互联网+”。  [08-25 15:05]

宋建武: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势,实际上也是媒体融合发展应该遵循的方向。
  1.平台化。如何理解?
  第一,信息在一个平台上互动分享。互联网上的应用绝大多数都是把各种各样不同的供方、需方放在一个平台上打通,相互进行连接,进行信息互相交换,与过去传统媒体管道式的传播不一样。所以现在很多新闻事件都是在大家目睹之下,包括在我们评论之中,向前滚动发展。
  第二,各种资源在同一个互联网平台上聚合。国内BAT,百度现在下去了,A和T都是典型的聚合了各种资源的互联网大平台。打开微信钱包,看看里面的各种功能,就会深刻体会到它是一个跨行业的聚合。
  第三,各种垂直的应用在一个平台上共享用户。为什么互联网要平台化?一方面是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互联网信息沟通的特点,另外一个是只有平台化,才可以共享用户,使得整个用户运营的成本最低,变现的方式最多。所以互联网在出现这样一个态势。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宣部部长,也是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奇葆同志在今年1月初时在媒体融合深度座谈会上说:“要打造自主可控平台,要求我们要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主流媒体集中优势力量加强技术研发,探索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打造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传播平台,将生存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到目前为止,媒体融合很多做法是做两微一端,但它的平台不在我们手里,尤其是两微这个平台是别人的。我们抱怨做了半天好的东西,为他人做嫁衣,原因就是因为你没有平台。
  2.移动化。互联网的移动化目前基本发展到顶峰期阶段,最新统计显示:互联网移动网民人数占中国网民总数7.51亿的96.3%。随着下一步的发展,我们认为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在互联网基本架构上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移动的互连网络。第二,移动终端。这两个东西对于我们传统媒体来说,包括新闻网站来说是可望不可及,我们没有实力,也没有技术去掌控这两个领域。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去争取的是移动接入的平台,能否拿到这样的平台?这是我们可以去努力的地方。
  正是看到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应用的发展,刘奇葆同志代表中央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必须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实施移动优先战略。”移动优先在《中央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里也有表述,当时提法叫“利用移动传播来弯道超车”。现在更加鲜明地提出来“移动优先”。
  移动优先首先是在现在大趋势支持下提出来的需求,我们移动应用在全世界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网络新闻用户非常多,从目前来看,网络用户增长速度较快,总规模较大,在网民里使用移动终端看新闻的占83.1%。
  从全球来看,移动应用也在快速发展之中,而且移动应用,特别是新闻资讯的移动应用有一个特点,即聚合类的新闻客户端占据主导地位。这给我们一个提示:为什么这样?聚合类新闻APP在全世界七个互联网应用发达的国家,在他们排行前十名里,平均只占据五席,我们国家前五名全是聚合类。
  从整体上看,移动终端的形成实际上是在技术上媒体融合的一个结果,甚至可以说是它的一个带有标志性、阶段性的结果。七年前我们就有这样一个判断和结论,必然会出现一个超级大媒体终端,把各种资讯聚合在一起。这个体系对其他的体系是替代性的,在我们人类传播史上是一个新体媒体技术、媒体传播系统对旧的替代性的功能。
  原来研究互联网时,甚至认为互联网,特别是PC端应用的互联网是跟其他兼容的,但是移动体系的替代性,正像我们原来预期的那样,真的非常强烈。移动互联网的元年是2012年,2012年恰恰是我们传统媒体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基本上“雪崩式”的下滑,都发生在这个年代以后。
  我们认为移动传播体系的形成带来了一场移动传播革命,这场革命把新闻资讯的生产分发,以及人们在传播中的关系都进行了彻底的改变。带来了一个特别具有自身特殊性的问题,即如何实现社会海量的信息资源与某一个特定个人的信息需要两者匹配问题,这是这个体系带来的一个特有的命题。因为在这之前,大众传播是把人们作为一个群体来对待,而移动传播是每一个个人成为了传播的主体。
  这是传播关系革命性的变革,移动传播使得用户个人第一次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而不是作为一群人中的一个;这种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经由移动终端可以凸显出来,而且也只有通过移动终端精准传播可以实现。我们大胆假设,移动终端的规律就是精准传播、个性化推送。
  在实践中看到,几乎所有使用精准传播手段的都在市场上用户推广上取得显著成果。东方网运营的东方头条使用了精准分发工具以后,迅速发展起来。
  如果想实现精准传播,就目前实践来看,有几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
  第一,要有内容数据库来聚合海量信息。这个数据库要想有效,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标签,怎么做好标签,这些是我们传统媒体人,包括传统信息分发方式不需要的。
  第二,用户数据库。前两天全中老师发了一个消息,说一些媒体领导同志讲有多少用户,我跟他开玩笑,我说连一个用户数据库都没有,还敢说有多少用户。所以没有用户数据库就没有用户,那只叫粉丝、叫流量。用户数据库是用户的各种身份特征、行为特征,他的兴趣爱好等等。没有这些,也是不能实现信息精准分发的。因为信息的精准分发其实就是把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加工,然后对这个信息进行分派。这个大数据就是海量的信息和用户海量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匹配,用一个特定的算法实现这样的匹配。
  我很赞成上午胡正荣老师讲到的,人工智能在未来传播领域的应用不止这些,但是目前分发是一个主要矛盾,是一个风口,是一个关键。其他的应用其实都可以在分发的拉动之下去解决。
  如果我们向精准分发方向发展,也带来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千人千面的问题和矛盾是什么,千人一面的问题和矛盾是什么,两者有不同的效率观,商业模式也不同。大众传播的效率体现在以最低的成本让所有人获得同样的东西,移动传播或精准传播的效率体现在让所有的人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一个是所有都一样,一个是每个个人定制,这两者相比,传播效率大大不同。
  我本人是研究媒介经济起家的,在原来历史上推动传播技术发展,包括传播形态演进的是传播效率的需要,而且我们发现传播效率高的一定会战胜传播效率低的。放言说一句,我不太认为VR在新闻传播中能有多大作用,为什么?因为它的传播效率太低。它可以在别的领域很好的应用、很好的发展,但是在新闻传播领域,我不认为它有这样的价值,原因就是传播效率低。
  从商业逻辑上,移动传播的商业逻辑是用户个人变现,而不是把大家作为一个群体变现。所以这个会议的策划说是新媒体的广告,严格意义上讲,广告是把大家绑在一起来变现的,这种模式在未来精准传播环境下都将被颠覆,就像大众传播被颠覆一样。所以怎么能够把用户各种需要满足,通过满足他的各种各样的需要,来多方式、多种类、多品类的变现,这才是我们的移动传播的需要。某种意义上,如果懂数学的同志会发现我们传播大众媒体的商业模式其实是积分方程,求在一个领域里面、在一个数据里面有多少是你的用户、是你的读者、是你的受众,而精准传播有点像微分,求的是每个点上的导数,就是这个点的价值,怎么把这个点变现。这是精准传播移动优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从精准传播对大众传播颠覆角度来看,确实带来一个问题,即我的信息谁作主。以前我们的信息谁作主?编辑们作主,编辑们认为你需要什么就给你什么,但精准传播带来你需要什么,其实可以通过数据库和算法的响应、匹配去满足的。当然这种方式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前些天,我给学生讲课,为什么头条和其他一些算法都有一个趋势,越做越low,原因是什么?第一,用户数据库里面由于大量的自媒体内容的加入,本身这些数据库的清流没有这么多,杂质多了,这是一个供方的问题。第二,需求侧。我们在使用个人移动终端时,实际上类似于独处状态,古人讲“慎独”,为什么?就是因为在这个时候,人性中相对比较low的东西会比较多的体现。这两种东西匹配在一起,大家可想而知,所以就必须在这种算法里要考虑怎么能够改进算法,使这个算法能够防止人相对恶的方面受到遏制。
  我不认为我们应该放任犯法去迎合大家的需求,服务需求没有问题,充分的服务更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够完全的任由人性中不良的一方面去发展。
  要想做到内容海量数据库的聚集,必须打开内容生产旧的方式方法,要把自身PGC有效聚合起来,中央厨房,以及云集中央厨房,能够把我们自己生产的体系内的媒体生产的内容很好的聚集,因为代表了一种公共价值,也代表了一种更加可靠的信息来源。GGC,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过程中,包括政务服务过程中提供的大量信息。UGC,尽管我们要对人性中比较恶的东西进行遏制,但是这不意味着不让人民群众在网上进行表达。我们党有一个很好的优良传统,就是群众办报,这个传统在互联网上就应该是群众办网。总书记也讲:党的干部应该善于在网上和人民群众互动。如果我们不开UGC,第一没有大的信息量,第二如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办网、办报、参与新闻传播的权益呢?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必需的。
  在我们综合考虑方方面面因素以后,必须实现一个算法的优化,不能够仅仅是热敏度来解决问题,热敏度虽然可以体现用户对一个信息的兴趣,但是不能够体现这条信息对于这个个人真正的重要程度。
  算法和价值观,我个人认为算法完全可以体现价值观,算法无非是价值观的规则用一种数学方式去表达出来,让机器能够接受,然后用它来识别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加以运算。所以我不认为只有人才能够掌握价值观,机器其实也是可以的。
  人工智能的应用不止于推送,要想把推送做好,实际上我们可能还要用人工智能去解决内容的识别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信息领域的传播做到既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以用户的需求为引领,又防止人性中恶的一面恶性膨胀。
  要想实现移动优先,有几个关键:
  第一,要有平台意识,用平台意识更新我们的端口思维。我们过去做惯了端口,传统媒体人做互联网的产品,想得更多的是在网上找一个地方去发布,所以我们做了很多都是“+互联网”,因为我们做得都是端口,没有平台。什么是平台?我们认为平台就是数据库+用户入口。用户进来之后能跟你互动,他的痕迹能留下,我们能够依托这些数据库,向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才是平台。
  第二,在内容生产方式上要更新,不能迷恋那点原创的内容。因为原创内容没办法解决用户海量的信息需要,这也是为什么从全球来看,实现聚合的新闻资讯客户端都居于领先的地位,因为这七个国家所有排在第一的新闻资讯客户端都是聚合类的,原因就在于用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就造成信息必须是海量的,只有海量的信息才可以匹配用户海量的需求。
  第三,以精准分发来代替千人一面。
  从未来发展来看,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人工智能才能够实现对海量信息的有效处理,也才能够有效的分发,包括有效的管控平台上的内容。
  所以我们认为在互联网发展的三个态势,移动化、智能化、平台化。这三者互为比较、互相支撑,没有平台,数据无从存储、无从聚合;没有移动,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这么广的范围去聚合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尤其是人类活动的数据,移动化提供了最佳的入口;智能化,因为只有智能化才可以把大数据运用起来,才可以把平台的功能发挥出来。这三者我们认为是相辅相成的,必须一体化去解决。
  我个人认为,未来对于媒体来说,平台化的媒体就是新型主流媒体,新型媒体集团,达不到这样平台化的要求,就不是。平台化的媒体的功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即在从信息总汇转向数据总汇。过去媒体人是在信息层面上去处理社会各种各样的资讯,去定义和发现社会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迫使我们必须在数据层面上去认识问题,有点类似在化学和物理学上从分子层面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进展到原子层面,当然现在都到量子了,必须从更加本质的这些层面上去认识客观世界活动的本身,这就是我们现在进入到的一个数据层面。
  大数据的发展是国家战略,总书记对此也非常关注,技术进步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媒体在这方面具有优势,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大数据聚集在一起以后不是放着就行,必须运营。谁来运营?经过在各个地方的调查研究,认为:媒体集团是最有这样的能力,而且最有这样的资格、最有这样的可能,而且更有这样的必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当媒体在向一个地区的综合性的数据平台发展的时候,必然对这个地方的用户数据,包括对这个地方其他方方面面的数据进行聚合,从而把自己变成一个本土的大数据生成和聚合的平台。  [08-25 15:25]

宋建武:
  大数据的发展是国家战略,总书记对此也非常关注,技术进步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媒体在这方面具有优势,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大数据聚集在一起以后不是放着就行,必须运营。谁来运营?经过在各个地方的调查研究,我个人认为:媒体集团是最有这样的能力,而且最有这样的资格、最有这样的可能,而且更有这样的必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当媒体在向一个地区的综合性的数据平台发展的时候,必然对这个地方的用户数据,包括对这个地方其他方方面面的数据进行聚合,从而把自己变成一个本土的大数据生成和聚合的平台。例如,浙报集团口号是把自己建成互联网枢纽型媒体集团。一方面拿到浙江政务服务网,是浙江日报集团在运行的,是省政府实现三级政务统一在上面可以让老百姓办事的平台。这个平台也得到了省里大力支持,同时浙报也在建设一个浙江省大数据交易中心。昨天我在浙报开董事会,还在讨论大数据产业到底怎么去运营。其实关键是怎么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生成一种可以具体应用的产品。单独进行大数据的交易在法律上不可行,在实践中也不可行。
  湖北广电区域性生态级媒体平台——长江云平台,在省委常委和省政府支持下建构的一个三位一体的新型媒体平台。这个平台也得到了省里大力支持,省政府把它作为全省大数据运营的一个重点项目来对待。
  河南广电中原云,这是一个IDC,是物理的计算中心,但是省政府要求河南省所有财政供养的部门、单位,都必须把自己的数据放在这个平台上。
  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08-25 15:39]

主持人:
  谢谢宋教授。刚才宋教授多次提到的平台这个词,我记得曾经听到过一位传媒界教授开了一个玩笑,他说“哪家传统媒体玩微信、玩微博越好,消亡的越快。”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平台多么重要,只有打造自己的平台,才能掌握一手大数据,从而精准匹配用户,把内容更好地推送出去,相信这也是未来大家的一个努力的方向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08-25 15:43]

主持人:
  这些年,我们媒体人一直都在不断探索新的市场,比如“两会”的时候,央广H5主播“朋友圈带你看两会”、光明网“钢铁侠”等等,都是我们在不断尝试,看似很简单的表面,其实都是整个架构的变革,也希望今天陶总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想法。
  下面有请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贺弘联先生上台为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新媒体如何孕育新经济。  [08-25 16:09]

贺弘联:
  刚才认真听了两位老师的演讲,特别受启发,特别是宋老师给我解决了很多思想上的困惑。我到红网新媒体集团也就三个月时间,我在新闻战线上21年,一直从事管理工作,当做一个指挥者,到一个地方去精准打靶的时候,我觉得面临的问题特别多。今天本来是想向各位专家、大佬和同仁们讨教的,是来解惑的,但是现在让我来讲这个话题,我只能站在我的角度,从我对新闻的理解、对于新媒体的理解,以及红网怎么承担主流媒体的重任这个角度,谈一些我的感受。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网络社会,不仅仅是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也不仅仅是全新历史的发展阶段,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态。我们从办新媒体、怎么办媒体,去认识这个时代大的背景,把自己的站位搞准,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现在互联网烽火狼烟,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叫做“技术和思维说话的时代”。今天上午也好,下午也好,您看到技术的驱动力是多么的强。同时,这还是一个观点为王的时代,因为进一步走向个性化。在所有信息当中能够留下来的是什么?还是你的观点,是你的思想。
  我去了红网以后,过去他们说新闻立网,我说立不了网,在这样一个信息海量的时代,新闻立不了网,靠观点。观点不是我们自己原创,但是观点可以聚合,甚至很多签约记者都可以聚合到我这个平台上,这是我办网一个主要的理念。
  新媒体如何担当大的使命?每一个社会的媒体都具有一个强大的社会支配力,我们这个新媒体如何能够提供一个强大的社会支配力?这可能是一个国家层面需要考虑的战略问题。智能的媒体时代,给我们的管理提出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
  一、新媒体是一种支配力。
  我们认识和理解网络社会的逻辑起点就是连接,因为连接,人们获得了特殊的网络数据,因为我们的思想上了网、行为连了网、生活入了网,所以借助技术的力量,改变将永远进行。
  托夫勒曾经说过“我深刻感受,谁掌握信息、控制网络,谁就拥有世界。”这句话对我们新媒体在座每一位同志来说依然是管用的,而且也是有效的,也见证了这么一个时代。
  基于舆论传播学“信息脱媒”“观念脱敏”的现实规律。我做新闻客户端,7月份,感觉到这些粉丝活跃度大为下降,后来我们采取另外一个手段来提升了活跃度,这就说明我们采取的这些渠道,这个平台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受众的新鲜感过去以后,你就沉寂了。就像今日头条,我曾经用的比较多,但是现在面临它给我带来信息孤岛,同类信息的泛滥,让我不厌其烦,所以干脆就卸掉了。新媒体做客户端带来的问题是什么?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是一个道理。因为大量信息,特别是境外信息的涌入,包括微信信息的涌入,带来的是新媒体发展重大的机遇,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管理层面的重大挑战。
  怎么建设主流新媒体,使之成为引领社会方向的价值符号和主流力量是国家所需、时代所唤,是主流新媒体能否担当信息社会支配力的重大考验。
  在2017年湖南遭受了特大洪灾,在这个过程中,红网从一开始到最后结束,我把它从一个信息媒体变成了一个意义媒体、变成了一个符号媒体,真正在这个重大事件中实现了大影响,特别是形成了新的社会的支配力。
  “去中心化”“被边缘化”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潜台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的提示我们“不要被边缘化”,我理解被边缘化就是被动,在这个时代,被边缘化就是被动。
  二、新媒体是一种生产力。
  新媒体是离网民用网习惯最近的渠道和平台。我今年研究了红网所有的数据,感觉到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它的PC端非常活跃,论坛PV流量是1.02亿,整个网上上半年流量达到3.75亿。我们的APP新闻客户端远不如PC端,这是为什么?事实上我们的PC端的内容比APP要丰富得多,所以网民忠实度和黏性是红网非常特殊的亮点。
  作为渠道、作为平台,本身就是生产,新媒体还是一个创意经济的发祥地和放大器。我们过去也提创意经济、也提创意文化,但是真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意经济真是来自于新媒体,新媒体真正可以做得就是创意经济。思想走多远、创意有多深、产品就能走多远、价值就有多大。
  我们现在把很多新闻理念嵌入到共享单车,包括无人超市,我们已经进行嫁接,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一些尝试,下一步再跟大家分享。
  新媒体和创意经济根本的发力就是形象的塑造。作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生产力都来自于我们对于形象的塑造力。红网目前是网报端微视频大的矩阵,有4150万用户。我对这个数字依然感到困惑,因为黏性问题,真正活跃用户估计也就是2000多万。
  要有云端思维。要站在高处,不能被云山雾罩。要有用户思维,让担当与情怀为新媒体注入不竭动力。我们在六位一体所有矩阵中间,坚持走一条路“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重合”,红网为什么有这么强的黏性,是因为让党的声音传遍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有137家分站,每一个县都建有一个分站。同时,我们有一个百姓呼声、问政服务栏,网民在我的平台上反映问题,就能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平台黏性的根本所在。
  三、新媒体是一种新经济。
  新媒体本身是经济,能否善用新媒体就是一种经济能力。对各个企业来说,现在更多的是为企业做舆情服务、危机管理。我们通过“互联网+”,让它的思维融入到互联网时代中间来,让它的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从“+互联网”完成“互联网+”的第一步,如何实现“互联网+”的融合,不要被互联网给夹住,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
  实体经济+注意力经济,是新经济的一个基本模式,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无粉丝不品牌,越来越显现的更为突出。
  新媒体本身也是新经济的一片蓝海,所以今天很多企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在湖南大概有67%的年轻人都在互联网或互联网相关领域就业。
  政务服务,红网经营主要是三大块:广告、政务服务、为企业的舆情服务。最近把华菱钢铁救活,利润创新高。我们通过六位一体传播,让这个企业起死回生。现在很多机构非常看好它,事实上也给我们带来非常好的盈利模式。新媒体怎么去找盈利模式,这是真问题。
  新媒体未来还是走群众路线,就有未来。
  红网的留言办理机制非常流行,各个县市区留言办理,累计为各类老百姓提供服务21万次,协调解决群众问题10万多个,把很多舆情都解决在萌芽中。今年5月份在全国第一个成立的网上群众工作部,而且所有提交的都是实名制。采取实名制以后,对网上的投诉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为什么没有减少?因为民众的诉求是刚需,我们建立这样一个有效的渠道去解决它,事实上对于网站而言就是生产力。
  我们所有市政党政一把手都在做这件事情,今后有机会,欢迎大家多到湖南去走走,多到红网来指导。谢谢各位!  [08-25 16:28]

主持人: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泰德网聚(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鲲先生上台,为我们一起分享基于云架构的媒体生产方式的变革。  [08-25 16:30]

李鲲:
  谢谢大家!刚才几位老师基本是从自己业务方面给大家讲新媒体遇到新市场的一些变化,包括媒体融合等等。我们之前是给视频提供服务的软件类公司,我们是如何基于云架构跟传统媒体做结合的,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从我们过去跟很多媒体打交道,包括观察到的一些媒体的变化,有几点:
  第一,泛媒体时代已经非常大的在影响传统媒体。我理解,资讯已经从方方面面,从各个角落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导致我们传统媒体传统生产方式,包括一些媒体形态,都出现了很多变化。
  第二,技术作为驱动力正在改革这个行业的格局。最早,所谓媒体,包括在座的许多媒体早期基本是以发布为主,以一个CMS发布信息的方式为主。但是,随着聚合、搜索、智能推送这些技术的出现,很多传统的用户阅读习惯、传统媒体的业务格局都出现了改变。所以技术在整个媒体领域里一直作为很强的驱动力在做很多事情。
  第三,商业模式是媒体的核心。这跟我们很多官媒定位不一样,但我理解商业模式,特别是对媒体生存来讲,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核心。
  第四,概念的转变。有人说:媒体即是服务的概念。传统靠广告的模式影响在逐步下降,更多是基于媒体怎么去提供更深度的服务。
  第五,通过对合作客户的观察我发现,垂直包括区域化媒体,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靠传统单独一个新闻汇聚,包括去做影响,影响力虽然有,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带来的价值有限。我们认为专业化的垂直市场跟区域化的市场有巨大的生存空间。
  第六,分众传播趋势明显,媒体受众越来越社群化。像我们论坛还存在大量的用户和粉丝,基于微信传播等等。实际上基于社交关系的一种媒体传播方式,也作为现在主流方式的作用正在逐步被放大。
  第七,原创及内容IP概念的价值会被逐步放大。这个趋势非常明显。靠一个内容重新做一下包装或更改一下标题的方式,在我看来附加价值会越来越小,更多的还是原创,这是非常关键的。
  一是移动端,新技术正在改变媒体生产与传播方式。移动端目前已经成为我们一个重要的内容资讯获取端,我们最近一两年在努力尝试让移动端进入媒体的生产领域,这个趋势非常明显,手机性能越来越高,网络传输条件越来越好,随着未来两三年内5G的出现,这种传输会越来越好。今天上午主论坛的直播就是基于4G在做传输,效果也可以。移动端作为生产工具,我认为在未来会逐步放大。
  二是轻便化。我们所谓媒体融合也好,包括中央厨房也好,我理解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传统业务流程上做了很多改造,移动端也作为很重要的工具进去。但实际上对于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速度来讲,我们如何快捷、轻便的把一个内容生产出来,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观察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很多客户,特别是一些城市电视台客户,一方面有新媒体部门在做很多新媒体的内容,但是传统主播或记者并没有真正融合到一起做新媒体的内容。但说没有做,实际上也在做,在微信里做、在微博里做,微信、微博做的内容跟他的新媒体并没有完全融到一起。为什么这些主播愿意在一些第三方直播平台、秀场做直播?我们发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非常便捷,很简单。微信、微博发送内容,在直播秀场做一场直播非常容易。这实际上给我们一个提醒,大家需要有一个更简单、轻量化的生产工具。因为所谓新媒体生产,特别是有新媒体部门等等,有一个严格的生产流程,要求我们必须基于PC,还要内部网,还要登录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这些我认为都是我们传统内容制作人员进入到新媒体生产一个很大的弊端。我们从人员的素质,特别是编辑、记者的能力,包括主播等等,传统做内容的这帮人素质远远高于新媒体新招来的编辑,我们需要有更简单的工具提供给他们。
  三是短链条。之前业务生产流程存在很多环节,从各种审核角度,这个业务链条是长的。新媒体的生产,包括未来的生产方式一定是要有一个更短的业务结构,能够更快速。这样做并不是要排斥掉选题、把关或审核,但你的竞争对手很多自媒体在这一块是很快的,所以我们如何保障很优秀的人员快速地去开展业务,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在广播这一块有很多尝试,广播的可视化,做直播,之前的广播做直播是挺困难的事情,要去架摄像机等等,有条件的,可能在广播边上做一个演播室,实现视频的直播。如果通过一个手机,主播就能够控制这个事情,已有这样的业务流程,在环境并没有做很大改变时,就能开展这个业务。这种快速的、短链条、轻便化的工具非常重要。
  四是数据驱动。前面的专家也讲到人工智能的应用等等,我理解在媒体领域目前所谓的人工智能还不能真正界定为人工智能,只是基于数据的分析挖掘,并没有真正做到很强的人工智能。今日头条的内容越做越窄,实际上这都是在算法上还不够智能,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更多产业格局会发生质的改变,并不是依赖媒体的形态存在。
  当前这个阶段实际上非常实际的是我们基于用户的数据和基于内容的数据可以做很多事情,这里面也不单纯只是推送环节,有更多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如上午论坛直播,很快定位把每个人直播的信息发布出来,可能也没有这么智能,但实际上就与传统播出方式不太一样。我们在体育方面的应用非常明显,因为体育赛事中综合了很多信息,某一个人进球、进球时间点等等,这些信息结合视频的应用,一样也是可以创造出很多新的价值。基于数据的驱动,能够延展或提升媒体能力。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们认为对传统媒体生产方式做的一些改变。
  下面说说媒体云的业务结构。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在媒体领域,特别是一些大的媒体,基本很多都在建自有的私有云模式,包括长江云等项目,很多我们也有参与,这是一种方式。为什么我们还会再继续做这种云平台给大家提供服务?因为我们所谓的媒体数量非常多,通过更多媒体的合作,我们媒体能力可能会更强一些。长江云等等,实际上还是基于我们传统一套业务架构,覆盖传统媒体的方式,但更多社会资源、其他资源是否能进得来,其他的创作群体是否能进得来,实际上很多种业务结构并不见得能做得很好。
  公有云。公有云目前在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层已经非常成熟,在平台服务层也非常成熟。以视频举例,现在视频分发成本远远低于五年前,逐渐成熟,性价比会越来越高,会让我们过去投入很大的成本降的越来越低。为什么说视频现在这么火,包括直播、短视频应用这么火?因为基础设施成本在降低,让这些成为大家能够消费的一个内容。
  软件应用层。我认为目前只是刚开始发展,特别是我们针对媒体在云上面的软件应用层。这一层目前基本上都是一些工具,包括数据分析类会多一些,基于云给大家提供服务更多一些。目前有一些做直播的或做短视频的,更多的都是在做自己的运营平台,并不是单纯拿这个平台给大家提供服务的。现在很多短视频的平台或做企业直播、个人直播的直播平台基本上都是这种业务逻辑。它的未来方向可能就跟头条或过去优酷非常类似,只不过是针对这个市场出来了一个细分领域。这些平台并不能作为我们传统媒体或所谓媒体组织能够利用的,只是一个分发,它不具备给媒体构筑自己平台的特征。这一层所谓真正的SaaS服务或软件应用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我们重点在这一块做很多的事情。
  媒体云应用趋势非常明显,在座媒体基本上现在都在用一些云服务。我们会用CDN的分发等等,CDN我们是驾驭不了,自己投入成本很高,会用第三方,也开始有一些大型媒体尝试用第三方直播服务等等。实际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传统理解什么东西都要我们自己建,这个观念在我看来是有一定错误的,为什么?上级业务是你的,但是这个东西放在哪里不是这么关键。就像阿里云的服务一样,最早大家觉得怎么可能用它,但阿里云的服务增长量,包括业务运营量非常大,这是我们做的合理分工,而且全国每一家都建各自的云,首先各自云的能力绝对是一般的,为什么?投入能有多大,能力能有多强,毕竟是局限你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另外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很大量的资源的浪费。我们面向生产端,面向业务端,未来趋势会越来越多采用云服务的模式来做。
  媒体云服务可以让更多中小型内容生产的组织变得专业化。举个例子,4月份,山东来州一个客户,之前在新媒体方面一直没有投入,因为经济情况不好,建一个APP或什么,都是一两百万的投入,他没有这个条件,但是通过所谓媒体云来开展做了“来看直播”网络栏目,就是基于微信传播。它的用户量基本上现在一个活动访问量能达到5万甚至10万之间规模。当然对于大型媒体觉得这太小了,但是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讲,这个影响力还是可以的。他们搞了一个广场舞比赛,我们从后台看到数据,觉得这个城市的老年人几乎来了一半以上。针对它做的这个事情,如果让它自己具备这种能力的话,周期非常长,而且需要大量投入。但是基于媒体云的服务,它可以很快速构建出自己的业务,很快速创建收益,在当地有影响以后,马上有一些商业合作,有其他赞助之类的开始介入,很快就能收回成本。这能够让中小型组织开始专业化做内容。
  媒体云系统可以极大的缩短业务部署周期,可以让内容组织者更专注去做内容运营。特别是今天参会的很多媒体,在我看来都有很长的发展周期,而且有很强的技术积累。实际上更多潜在的媒体机构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让他重新走这一段路,成本是非常高的。
  基于云服务开展媒体业务在未来将会成为趋势。为什么在今天这个场合我会讲云服务的概念?我们跟在座有几家媒体也在合作,在我们自己平台构架基础上搭建出所谓的云媒体服务,一方面可以满足我们部分业务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基于这个平台对外提供服务,这也是我们这种大媒体所具备的一种潜能。因为我们有分发能力和影响能力,如果再具备所谓云媒体服务能力的话,一样是可以开展更多业务途径的。
  我简单说一下,媒体云业务的关键因素。
  在业务能力方面,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在直播、短视频、VR/AR、PGC的生产模式。传统PGC概念,基于传统业务流程,根本没有发挥出PGC个人的能力或价值,一定要有更简单的业务链条,另外还有版权的保护、审核体系。
  资源整合能力,包括渠道的整合、业务能力的整合、运营整合、用户整合和支付整合,渠道非常关键,包括我们给头条供内容等,在我们媒体云的平台,头条只是一个发布终端而已。我们会对接很多类似头条这样的一些平台,甚至包括有一些很大的媒体平台,只是作为一个发布通道。最终数据会有一个整合的概念,自有媒体产生的影响和通过第三方媒体产生的影响会合到一起,而且我们尝试从用户层面做一些打通。这实际上跟我们业务拓展方向,以及运营可以结合到一起的。结合生产,包括开创性,多渠道输出、标准API、多平台覆盖等等,实际上都是结合我们开放性的应用,这是我们认为它的一些关键因素。
  另外,我讲一下我们在这里的实践。我们3月份推了一个轻量化产品——聚现,后端是一个媒体云平台,重点是结合生产端的客户端,这个客户端是相当于生产人员、内容组织人员来用,每个用户用法也不一样,有的会除了自己人员之外,会把社会上的人员引入进来,甚至包括政府部门各个方面,也都开通这种接口,让他们接入进来。
  我们整合多家基础云资源,包括阿里、腾讯云资源都有整合,来构建我们应用服务。通过移动端的工具,重构媒体业务流程。移动端作为一个生产工具,协同效应非常明显,而且非常快速,当然我们还在做探索,但从目前效果来看,非常不错。能够极大的降低媒体管理平台的投入,提升媒体能力,特别是在直播和短视频两个领域。因为直播和短视频要构建这样一个快速的生产体系,能够把更多的内容生产人员,除了我们自己之外,甚至社会上的,把他们管控、管理,快速构建这样一个业务体系,业务构架还是比较麻烦的。
  结合行业上下游,打通传播链条。即如何实现内容是我们的,又能达到多个平台的分发,实现多个平台共同推送的效果。整个管理体系是以运营目标为导向的业务架构。这里有很多运营的指标,如每个内容常规一些统计数据之外,会对整个内容资源运营的日活等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数据在其中。还有用户的画像,我们根据你的内容,视频到达的用户,他看的时长,根据这个内容标签的属性,逐步建立这些用户的标签。
  我们通过通用平台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最近我们也在尝试做这样的探索。大家做大数据,后面都不可避免会跟很多数据平台做一些数据的结合,如搜索引擎,像百度之类的,经常发现在某一个购物平台之上搜一个东西之后,去很多平台上都会有这样的推送,下面有很多数据的流通环节,我们尝试也这样来做。所谓用户画像并不是单纯基于我们自己的内容产生的用户画像,实际上要更多基于现在公有的搜索平台,甚至电商平台来产生一些用户画像,结合到一起,才会更清晰。
  我们在最近一段时间运营中有些发现:
  平台用户,包括做内容的用户会马上有效用户到达作为传播很重要的指标。大家并不是单纯追求过去的点击量或访问量,要求的是这个内容尽量能够影响到我想影响的那一部分人去,这是非常大的趋势。PGC机制引入能够大幅度提升媒体能力;平台用户,包括做内容的用户会马上有效用户到达作为传播很重要的指标。大家并不是单纯追求过去的点击量或访问量,要求的是这个内容尽量能够影响到我想影响的那一部分人去,这是非常大的趋势。PGC机制引入能够大幅度提升媒体能力。贵阳电视台做了新媒体,通过我们这个平台,通过移动端,除了它自己台内编辑、记者,包括新媒体编辑、记者在应用之外,把当地政府的各个宣传部门也发展成它的用户。这样就改变了过去一种合作机制,过去可能是一个交警部门,要搞一个执法宣传,在路口查酒驾,做一下直播,过去这种方式属于安排人各方面去做,但现在生产方式属于交警宣传部门的人甚至交警自己就可以开展这个业务,然后逐步形成一个概念,大家业务关系很清楚,职能部门在做内容,我是在做帮你做传播,给你提供工具,就转变了过去生产方式,认为很多东西必须我们亲力亲为或怎么去做,变成了一种更强的合作关系。
  媒体组织输出媒体服务能力在增强。我们媒体并不单纯只是做传播,过去的媒体是靠传播、靠影响,通过打包的广告产生收益的模式。现在很多区域性媒体,但凡经营比较好的,基本上都不是靠产生的广告模式,都在做垂直化经营。结合媒体、结合视频、结合直播,在做旅游,做一些培训,结合幼儿教育等服务。因为传统这些商业模式并不具备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能力,所以这种结合往往会诞生出来一些新的市场。前一段我们有客户在做旅游类的,当地报了组团,就是全程直播,当然是媒体控制做这个事情。这种事情反过来要的是参与这个活动的人员肯定会把这个内容做分享,分享以后,会反过来促进进一步的销售。虽然这也是基于媒体的一些新的业务模式。
  小众传播市场非常活跃。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河北邢台下面有一个篮球俱乐部,几乎每周都在我们平台上做篮球比赛的直播。这种篮球比赛首先并不专业,就是用手机在拍,也拍不了多专业,基本上每一场比赛观看人数非常固定,也就1000多人。我就跟他们聊,我说你做这个有什么意义?他说意义非常大,通过这个就能够直接带动这个俱乐部会员的办理。实际上我们过去所谓媒体传播或媒体影响,传统媒体或所谓网站、客户端是否去关注这个群体。南京有个客户端就踏出了这一步,除了自己在台里做主播、生产人员之外,通过活动,在社会上招募了大概四五十名网红,网红过来之后,重新给他们辅导、培训,就是开网络直播栏目,但是这些栏目形态跟所谓传统媒体做的有区别,它更年轻。有一档节目就是两个年轻人,每周大概有两场,把手机放到驾驶室后视镜,或者两个座位就是找的嘉宾,就在市里转一圈,边走边聊,但是聊的话题、内容形态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我们如何能够覆盖更多小众市场、年轻化市场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我认为传统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所谓移动端影响,最大的危机应该是对年轻用户的影响力。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在年轻人在关注什么、在看什么?可能在座很多人都答不上来。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点。
  另外,基于媒体内容运营的多种变现模式,相信在座很多媒体对这一块也在做很多探索,这里有很多种运营的可能性和运营的模式,包括财经等等,在垂直做下去,把传统所谓的宣传或广告变成一种服务,在这个里面可能性就非常多了。
  今天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  [08-25 17:35]

主持人:
  非常感谢李总。再次感谢几位嘉宾的精彩发言。
  (接下来是茶歇时间)  [08-25 17:40]

主持人:
  下面进入对话环节,首先有请几位嘉宾上台,有请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新浪网新闻部主编张翔,梨视频副总编辑张巍。
  欢迎三位作客对话环节。在刚才嘉宾演讲环节,几位嘉宾从各个方面给我们阐述了一些新媒体、新经济、新市场的观点,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今天这场主题是“新媒体遇上新市场”。新媒体,大家都知道是做什么的,而新市场如何理解?郭老师是专门研究传媒产业的,您如何理解目前新媒体遇上新市场?  [08-25 17:44]

郭全中:
  确实新媒体在创造着一个新的市场。我们讲新市场,新是和旧对应的。什么是旧市场?新市场产生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旧市场无非就是讲传统媒体玩的那一套,传统媒体从本质上讲是分众传播,受众量比较小,主要商业模式靠广告,这是旧市场。但是我们看真正对市场产生根本性变革的一定是技术。几次大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是1994年互联网在中国大陆的产生,互联网进入我们国家,通信技术从2G、3G到4G,再到移动互联网……在这些技术的变化中我们发现它催生出了一个平台经济,这个市场上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同时还发生着和用户之间关系的转变,实际上是盈利模式的变化,盈利模式是不仅是广告、还出现了游戏和增值服务,甚至还有电商等等,这是新的市场,我们称之为在平台上正在变化的市场。后面又有新的技术出现带来新的变化,包括4G和5G,这是通信技术。
  从真正的互联网技术变成基于数据的互联网,还有物联网的接入,就变成人与人互联、物与物互联、人与物互联,真正的万物互联。到了未来社会会变成什么市场?这个市场就会变成真正生态经济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不仅链入的有人,还有物,而且参与的对象要比现在的数量级增加很多。
  未来市场的特点会和场景相关。未来的特斯拉可能就是一个大的生态,媒体只是当中一个组成部分,一定是和场景相关的。所以未来市场一定和现有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市场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是传统媒体人基本上是不了解的,两眼一抹黑。如果不了解技术,不了解背后市场的变化,就不会了解新市场,更不会去服务好市场。  [08-25 17:58]

主持人:
  张总如何看待新市场?  [08-25 18:00]

张翔:
  很感谢组委会的邀请。刚好这个论坛环节分给我是很巧合的,我可能是很少既做过经营,又做过采编的媒体人。在上个月之前,如果我出席活动,跟大家换名片,我还是新浪网营销中心营销总监。因为我最早也是做采编出身,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做了经营,回来又做采编,这个角色的变换让我对新媒体或新市场有不同的认识。原来做采编时,都会觉得特别不喜欢经营部门来干涉我们,就是说我要有媒体理想,要坚守一定气节和媒体公信力,客户买了我的广告,就要上你的稿吗,那就不行,或者不能发软文,这都是我们特别不能接受的事情。公司领导觉得你们特别有气节,把你调到经营部门去。到了那儿完全不一样,你要为业绩说话。新浪负责销售的一把手新浪总裁杜红说过一句话“做媒体本质上做的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就是任何内容也好,视频也好,微信、微博这些东西,其实只是介质的千变万化,但是我们在竞争的是什么?就是在竞争国民的注意力,其实我们做媒体就是在竞争这个。做得一切产品最终都是注意力商品,最终都是为了商业上的转化。
  我一直觉得新经济、新市场没有变化很大,像新浪,我们跟央媒、国有媒体相比,别人称我们为新媒体,其实我们应该算传统媒体。我们去跟客户提方案,跟我们竞争最大的客户是谁?往往就是央视、央广。大家可能觉得很惊讶,养活新浪主要的金主,我们称之为“甲方大大”,在我脑中就会细化成110个大客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航空公司、电商、证券公司,还有伊利、蒙牛,都是我们非常大的客户,最终我们所经营服务的都是这些最大的金主。也有可能我们有些媒体探索出来2C业务,去挣用户的钱,但我们也有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新浪微博收年费,但从我们整个大盘子来看,占的比例很小。
  本质上讲,做了那么多年,我觉得“新经济”这个词没有占很大的比例,我们从经营角度来讲,都是在想尽办法从“甲方大大”,就是这些大客户负责营销和投放的往往是副总裁,从他们预算中分得一杯羹。  [08-25 18:11]

主持人:
  新浪现在也算是一个传统的媒体,新浪在新媒体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包括内容和营销上。  [08-25 18:13]

张翔:
  这可能是划分问题,要跟郭老师这些新闻传播学院的学者交流,什么是新媒体?我们认为原来做报纸、做杂志,后来做了一个网页,是新媒体吗?其实未必。很多人认为新浪的产品就是有网页,有微博、微信,其实不是,我们也有很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以官方名义做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也有会展服务,也有中央厨房等。但到我这儿,归根到底一句话,本质上还是为了从“甲方大大”那里获得投入,还是一种注意力经济的东西。  [08-25 18:16]

张巍:
  关于新市场的问题,补充一下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比较简单,不像郭老师这么有理论的高度。我觉得年轻人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市场的未来也就在哪里。所以媒体的发展应该更多去关注一下年轻人信息接受的习惯。现在更多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碎片化信息,也更加个性化,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甚至有更年轻的话语体系。媒体应对这个市场变化时,应该更加关注到年轻人的想法。  [08-25 18:19]

主持人:
  梨视频是专门做资讯类视频平台,主要受众群体是针对年轻人吗?  [08-25 18:21]

张巍:
  对,都是针对年轻的用户,而且是针对年轻的使用手机客户端的用户群。  [08-25 18:24]

主持人:
  运营模式或营销模式是什么?  [08-25 18:26]

张巍:
  对媒体来说,不仅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问题,而且是服务于品牌,为这些品牌商提供服务,或者为广告主提供服务,或者为“甲方大大”提供服务。无论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也好,还是其他网上一些虚拟品牌也好,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里有一个趋势,以前填鸭式、灌输式,单向品牌的营销,大家越来越不太看好了。现在在这样一个所谓新媒体时代,“甲方大大”更看重潜移默化的、富有人情味、更多互动的、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的一种营销方式。
  梨视频也在服务于一些品牌。例如,前段时间本来我们要拍一组创业者的创业人物故事,发现有些汽车品牌和创业者气质非常契合,比如同样具有进取精神,我们就跟一个汽车品牌聊了一下,他们觉得这个好,很希望能够在这个片子里面做植入类的广告。这个故事非常完整,非常好,对这个片子没有任何伤害的植入,“甲方大大”也很开心,我们编导也很开心,因为没有伤害到他们的内容,这是一种方式,估计受众也很开心。
  前时间我们和滴滴出行有一个合作,用网约车打车时,乘客和司机之间事实上是矛盾的关系,乘客可能会遇到很多很奇葩的司机,司机也会遇到很多很奇葩的乘客,这种矛盾如何调和?滴滴出行觉得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调和一下。我们恰好有一档街采的栏目,我们采访了一批司机,问你们遇到过最奇葩的乘客是什么样子?然后又去采访了一批乘客,你们遇到过最奇葩的司机是什么样子?司机说的是他遇到过最奇葩的乘客是在车上吃榴莲,乘客说遇到过最奇葩的司机是那个司机失恋了,一路上都在跟他聊他的感情生活。接下来我们又问了一个问题,你遇到过最让你感动的乘客是什么样的,我们问乘客最让你感动的司机是什么样子。最后变成了一个大家应该相互理解的片子。  [08-25 18:33]

主持人:
  最后变成了一个公益片了。  [08-25 18:36]

张巍:
  这个还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段时间我们还和麦当劳做了一个拍客活动,麦当劳所有餐桌上都有故事,我们拍了一组这样的故事:比如有一个年轻的爸爸经常加班,很久没有见到他的孩子了,就去到麦当劳里面去视频通话,有人把他拍下来。这样温情的故事和企业品牌结合在一起,很有利于提高品牌的接受度。短视频完全可以做这样的工作。同时我们还发起了一个拍客活动,让大家来拍摄这样温情的故事。  [08-25 18:39]

主持人:
  郭老师,从学术角度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么看待刚才两位的这些想法?  [08-25 18:42]

郭全中:
  刚才两位是从媒体的角度,我们是不能仅从媒体的角度。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互联网+”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为什么要提出“互联网+”?因为中国的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这么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当然媒体更是这样,媒体更需要转型升级。要讲转型升级,就要靠互联网的技术,他讲了互联网技术,叫“互联网+”。但是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互联网+”,应该叫“数据+”,还有“智能+”,就是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去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刚才张主编讲到伊利这个案例也是这样,怎么用大数据和各个行业结合,这是未来一个个别大的市场。像百度、今日头条、腾讯、阿里巴巴可能会有很多机会。但是这里面也会有很大的问题,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痛点,媒体觉得哪一行我都能做,其实每一个行业的痛点非常多,需要懂技术和懂行业的人去混,混了之后才能通,才能作出好的产品。实际上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的产品,但是这样的产品没有出来。
  从媒体的角度来讲是一样的,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讲中央厨房?中央厨房其实很有用,但是为什么中国的中央厨房变成了一个“节庆厨房”、“僵尸厨房”,领导人来看时开一下,平时用不了,就是采编流程没有重构和优化。陶总他们做了优化、重新改造,不改造就必然是“僵尸厨房”,是“节庆厨房”,领导来用一用,领导走了用不了。采编流程彻底的重构和优化、人才配比,都要做。
  传统媒体首先要用数据和智能的技术,包括用互联网的技术来对传统的媒体进行重构,叫“互联网+”、“大数据+”或“人工智能+”,为什么“+”放在后面还不是放在前面?虽然只是前后位置的差异,但是理念却有很大同。如果放在后面,代表全部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重构自己,而“+互联网”就是可加可不加,所以现在最主要是先改变这个问题,需要大数据公司,需要人工智能公司,去帮你做这一块。未来肯定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公司的天下,它们通过“+”的方式对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媒体能不能抓住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能转型成功,能做得很好,像浙报传媒。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政治资源,阿里跟很多地方都签了战略合作协议,但是政府大数据真的不敢对接它们,因为万一泄露呢?国有传统媒体则没有这个问题。
  首先用完全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和“数据+”,再去想办法和传统产业去混、去通,最后再去服务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我们提出大数据、利用智慧城市的建设去切入,这是两个大的切入口。当然能不能切进去,还得看自己的能力。
  传统媒体怎么做“数据+”、“人工智能+”,一定要和技术公司合作,例如另一个论坛上有两家技术公司,海纳和拓尔斯等,一定要和技术打通,另外,自己的公司一定要配备技术人员。陶总的公司有很多技术人员,自己没技术很难做的。  [08-25 18:55]

主持人: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两位从业者,我们都说现在一定要精准推送,才能把内容更好的推送给用户,更好的营销。现在我们打开一个网页或APP,可能今天搜索了一个热门话题,但是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这种热门话题,我们怎么能够不让这种精准推送变得物极必反,遭人反感呢?  [08-25 18:57]

张翔:
  大家一直对精准推送都有一些误区。我们最早说你今天看了一个家具,连续几天看到的都是家具,说明你的算法没有优化。很多媒体、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宣称我们有大数据、有人工智能,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大部分公司做不到,这真的是巨头才可以玩的事情。在互联网媒体圈,一个好的算法工程师在我们那儿被尊称为科学家,他们也希望别人这么叫他。如果发现你看到的东西都是很恶俗,没有特别智能,就是你的算法没有及时优化。如果算法及时优化,这个问题会逐渐降低,或者按照我们的算法,我们觉得你今天看了家具之后,还没有下单购买,我一直到你下单为止,这也是我们算法的安排。  [08-25 19:01]

张巍:
  张总主要是从技术方面说这个问题,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这是技术没有到位或者没有发展到那种程度。就用户来讲,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可以破除这个问题,就是你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都点一下,它就不是太容易的去永远给你推送同样的东西,同时希望大家多下载一些客户端,让自己的信息来源更加广阔一些,而不仅仅是某一类智能推荐的某一个APP。比如你下载今日头,也可以下载梨视频的客户端,还可以下载知乎或其他一些信息类的东西,多看,就有利于破除信息孤岛的困境。  [08-25 19:04]

主持人:
  虽然新媒体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当中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和思考。由于时间关系,对话环节先到这里。再次感谢三位嘉宾!
  在今天这场论坛当中,各位嘉宾围绕新媒体、新经济、新市场跟大家分享了很多经验做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一些系想法,我们这场论坛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大家智慧的碰撞,激发出更多的创意,不断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来满足我们的用户需求,适应现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
  本场论坛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到来!  [08-25 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