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6月18日在义乌举行,会议的主题为贸易畅通,共建繁荣,中国经济网全程媒体支持,图为高端思想对话上半场第一阶段发言。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泽彪摄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2015
高端思想对话:“一带一路”与国际贸易新格局
2015年6月18日下午
玲珑厅
王文:
各位下午好,今天下午的会议正式开始,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30年前,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拨浪鼓拨出了国际贸易,很多朋友说,义乌是中国奇迹的缩影,不到义乌不能了解中国。所以今天的会议就请了很多世界上最有名的思想家来探讨。今天的分论坛,一共有4节,每一节有三到四名嘉宾讨论,首先阐述四到五分钟的观点,然后和在座的各位及主持人之间互动。下面掌声有请第一节上半场的三位学者,他们分别是来自于中国经济联络中心主任胡延新;国家外汇管理局前副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魏本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中联部联络了全球各个国家的一些外设事务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在您看来为什么义乌有机会,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有请胡延新。
话题一 打造国际贸易支点
胡延新:
除了义乌勤奋、开拓创新之外,和义乌人可以及时地跟上党和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可以跟上国家的节拍,我国发生重大的转变主要得益于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十八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精神是解放思想和对外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对义乌的了解不是很全面,可能这个地方的自然经济发展条件不是很好,最主要的是这地方的人有创新精神,有和国际上接轨的精神,有了这种创新精神之后,可以把买卖做到全中国,甚至全世界。
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新的一轮改革开放,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全面的转折期。我们也相信,义乌能够在这一轮的新的改革开放中,踏上中国和世界接轨的快车,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快车。
主持人:
非常感谢,的确,1978年以后义乌发展得非常快,经过30年之后,我们有了第二轮的改革开放,有了“一带一路”,在这样的情况下,义乌面临什么样的机遇?有请魏本华老师阐述他的看法!
魏本华:
谢谢主持人,首先我感谢会议主办方特别是义乌市政府邀请我出席这个会议,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换就主持人提出的题目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和大家一起探讨。我是第二次来义乌,实事求是,在座的许多都是研究义乌问题的专家,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是七年之前,2009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组织一个考察团来义乌,中国有句老话,士别三日,应当刮目相看,经过七年之后,觉得义乌这个城市发展得更快更好,城市也更漂亮。昨天一出机场到酒店的路上更加深了我的印象。我同意胡主任的看法,我再补充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义乌真的可以抓住历史上的机遇,1978年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给了各方面比较宽松的政策。但是,地方政府如何利用这些政策,发展本地的经济,那还是要动脑筋的。我觉得义乌在政府和人民在这方面发挥了特长,主持人用小拨浪鼓介绍了义乌,要如何摇出新天地这个需要思考。
第二是实事求是,义乌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缩影,之所以是典型,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可以持续稳定的发展,为义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这个大环境,很难设想义乌可以一家独秀。当然,一旦有了这个基础,我记得今天上午发言中也提到了这一点,甚至当全国进入新常态适当地有所放慢之后,义乌还可以继续保持相对比较强劲的发展,这说明了义乌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坚实和坚固。
第三,和第二点有关系。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我们国家的经济对外更加开放了,这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从经济管理、外汇政策管理、央行的货币政策指导,这些政策工具也为义乌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第四,在当前新的形势之下,新的历史机遇之下,我们能够响应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带一路”大的发展理念,如何利用大好的历史契机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发展义乌的经济呢?中午,我收到了关于国际支点城市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经济研究院做的报告的最后版本,实事求是讲,作为重阳的研究员,在这个之前我参与了报告的撰写,借这个机会我多说几句。
我认为这个报告写的非常全面,从理论角度,从务实角度,从国际上对比的角度,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独立的报告。当然,我们不是认为它是完整的,十全十美的,我们肯定要继续地研究和努力改进。但是在一系列的经济、金融、社会指标的判断之下,义乌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支点城市,应该借此机会向义乌市的人民和政府表示祝贺,也希望他们沿着这条道路更多地开发理念,要有更开放的眼光、包容的胸怀,利用历史机遇和各方面的政策把义乌的经济发展得更好。
主持人:
非常感谢魏老师,非常感谢你对我们撰写报告的溢美之词,这里有您的血汗和思想,是集体创作的结晶。所以我的问题进入到第三位嘉宾,虽然他拿着电话,在台上也不惜接电话,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来自于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是“一带一路”牵头的第一家单位,在3月28日,“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中,是排在最前面的。问一下张建平教授,当时“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报告的推出也是智慧的结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为什么在这个大环境下提出了“一带一路”的设想,以及对过来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影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张建平:
我没有想到给我这个题目这么大,我一直想对义乌说一些话。我很感谢组委会邀请我,“一带一路”让我在六月份的一个月中来了两次义乌,都和“一带一路”有关系,4日来的时候义乌有进口战略会以及有平台,主要讲进口的问题。
关于义乌,我有一点感慨,义乌不是一个沿海的港口城市,也不是沿着大江的重要口岸城市,没有太好的资源条件,也没有太密集的指导业,但是今天义乌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国际贸易城市。这里确实有一些义乌人的独到之处。也就是说,义乌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以人为本,敢闯敢干,而且坚持适应市场化的导向。另外在发展过程中节能环保,最后发展出了商品的大市场。
如何理解?大家都知道,王文提到了义乌的发展是过去鸡毛换糖,原来不允许搞贸易,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贸易是投机倒把,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摇着波浪鼓,鸡毛扔了很可惜,但是收集起来可以做鸡毛掸子等等,这是典型的循环经济,而且是发展的经济。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搞市场,即有形的市场,在全国没有发展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有形市场遇到了很多阻力,我听说义乌人要做有形市场,一开始都要被抓,他们都是偷偷地进行交易。后来当地政府意识到这是我们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生活的需要,后来就尊重这样的市场行为,让有形市场建立起来。我们今天看到义乌的超乎大家想象的巨大的国际市场,是在过去的地摊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尊重国内的消费者的需求和国际消费者的需求,我们的发展会很有前途。
关于“一带一路”,今天我看到了英文材料,有的地方讲到了“one belt and one road”,我想提醒大家,从国家官方层面来讲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做“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带一路”不是一条路一条带,实际上有很多条带和路。另外这是中国的倡议,但不是中国的战略,如果是倡议的话,意味着我们要共同商量,共同建设以及分享发展的结果。我理解“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的一个新的国际区域的合作的平台。在这个大平台之上,我们的合作是开放包容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经济体沿路的如果愿意合作的话,我们不需要谈判,也不需要设置前提,即你准入的门槛,我们只要签了这个合作协议,我们可以按照五通的内容,我们有政策的沟通、货物的流通、设施的流通、资本的流通,以及明星相通工程,这五通工程,哪一个经济体愿意几通我们就选择几通,这有弹性。不像贸易企业谈判中那些内容非常的精准,降多少的关税壁垒都要讨价还价,不然就实施不了。所以“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协定比起来是新型的国际区域合作的平台。这个平台反映了中国的发展需求,因为中国现在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让过多的制造业可以更加均衡地走到其他的经济体中,使得区域经济整个“一带一路”的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同时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和其他的经济体共同合作,而“一带一路”经济体也有发展需求,比如他们需要出口产品到中国,他们需要中国投资,需要工业化和城镇化。
“一带一路”既反映了中国的发展需求,也反映了“一带一路”其他国家的发展需求,所以有这么多的国家支持和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同时也参加亚投行的创立。
在未来的过程中,如果所有的国家可以共同商量和建设,那么所有的国家都会从中受益。谢谢!
主持人:
非常感谢张建平先生,我想到了过去,我爷爷就是被投机导把打倒的,我父母也做生意受很多受挫,叫我千万不要做生意,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们的主题是打造国际贸易支点,刚开始义乌发展起来也非常难,但是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再腾飞,做有一个升级的过程,其实也面临很多困难,在您看来有什么困难?需要面临什么样的环境,应该怎么样来看待这些环境和差异,或者是看待我们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有请魏本华先生回答。
魏本华:
主持人出了一个大题目,很难,我尝试回答一下。义乌这个地方在世界上非常知名,而且很多世界的商品,据我的朋友说,在他们本国买比在义乌买还要贵一些,因为这个地方是集散地。就我国新一论的改革开放,或者就“一带一路”的大的倡议,我们想,这个地方应该把这种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进行转型或者把义乌的模型进行扩散。我的单位是中国经济联络中心,我们主要的职责是利用中国和国外交往中的经贸因素,为中外的企业进行服务和合作。为我们引进外国的企业服务,同时也为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服务。在“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中,我们中心承担了一个义务,我们搭建了“一带一路”工商界的平台,最近比较忙,本月的一号二号张建平先生也去了,我们在江苏搞了一个“一带一路”的对话会,同时正式启动了“一带一路”的工商界对外会的平台,同时宣布“一带一路”工商界对外会的网站即将启动。
在搭建这个平台的过程中,大家也知道,“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共同商共建共议,把中国发展的成就,或者是我们的体会也好,向其他国家分享。在五通的内容中,包括贸易的畅通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半年,我率领代表团跑了五六个国家,比如好一点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差一点的是摩尔多瓦,我刚从苏丹过来,这些国家发展经济和我们不一样,有些比我们的程度差一些。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可能有十年或者更多阶段的滞后,这样我们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我去的几个国家,中国的商品尽管有,但是商品成件的国家没有,那么有什么问题?首先,摩尔多瓦也好、苏丹也好,有些环境可能比中国好,但是有些政局动荡。如果环境好的话,能让中国企业家去吗,有些政局有动荡,或者还有其他影响经贸开展的因素,这为我国企业过去创造了一些机遇。我们去这些国家,只要我们找准机会,把软环境打造好,我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义乌贸易类的企业过去之后会大有作为。我们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转折关头。我想,义乌的市委也好,市人民政府也好可以做一些顶层设计,可以规划,可以做一些协调。有一些商会可以组织,然后动员各种各样的商人过去。比如利用我们这些平台也好,我们在国外有一些关系,我们在打造国外软环境方面,人脉也好,法律也好,具体到某个地区的环境也好,去了之后可以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有些个体抗风险意识比较差,另外也没有出去的经验,以前义乌人在全国闯很厉害,在迪拜也很厉害。如果到特殊的地方的时候,在商会的帮助下可以把这个模式拷贝出去的,6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这个东西就厉害了。比如这次去埃及,像这种国家确实比较乱,现在军政府上来之后基本上稳住了。以前经济很糟糕,现在稳住之后,老百姓吃穿用缺少了大量的中国的货物。比如埃及有一个商贸城,一共6平方公里,基本上空空如也,除了中国的巨石的玻璃厂之外,寥寥无几,所以机会还是很多。
主持人:
感谢三位中国的智库学者,核心讲就意思,在义乌“一带一路”和世界,这里面临了很多挑战,也面临很多机遇,这里还剩下10分钟左右的时间,我想把这个时间交给在座的各位,如果有互动的话大家可以举手回答。
(发言文字由论坛组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