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第三届国际金融会议的发言实录

2014年04月04日 11:3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吴晓求:尊敬的郭会长,尊敬的朴会长,尊敬的尹院长,还有王旭东总裁。各位尊敬的韩国朋友,还有我们中国的同事。非常荣幸受EDAILY的邀请,在第三届国际金融会议上就中国的金融体系的改革及其展望向各位做一个交流。  

  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差不多进行了30年。30年来中国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和防范风险等方面应该说有了显著的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治理结构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虽然中国金融进步非常大,但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和中国金融改革所达到的目标来看,应该说中国金融体系,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那么如果我们对这些缺陷缺乏深刻的理解,我们就难以找到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金融,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它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垄断性,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的效率也相对低下。中国金融的垄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准入垄断,虽然在两会期间,我们监管部门批准了十家民营商业银行的设立,但总体上看,中国金融体系的准入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准入的垄断,是非常明显的。第二个显著的特征是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价格的管制,非常的严重。也就是说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利率市场化,并没有完成。我们在三个月以前放开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但时至今日,中国金融改革的三十年,我们的存款利率是没有市场化的,这为金融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带来的丰厚的利润。  

  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工农中建这四大行业银行的利润和我们整个实体经济的利润是接近的。这其中固然有这些年来改革创新的成果。但更为重要的是垄断带来的垄断性利润。没有在实体经济和金融资本之间实现利润的相对平均化。  

  第三个是市场封闭。除了民用资本不能进入,外国资本也很难进入中国的金融体系。那么这种垄断所带来的严重的后果,就是竞争不够充分,超额利润非常明显,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应该说比较低。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也是比较低的。那么,中国金融体系效率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中国的M2和GDP的比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2013年中国实现了56万亿人民币的GDP。但是我们的M2是120万亿超过的百分之二百,应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反应了中国有大量的金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配制。

  第二个很重要的缺陷是中国金融结构的弹性很低,吸收平缓风险的能力很弱。那么这里边最重要的是它的资产证券化的比例不高。证券化金融资产在整个的金融资产的比重,最近几年还有下滑的迹象。中国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的比例大约是在20%到25%。应该说这种金融体系不是一个现代金融体系,是一个落后的金融体系。  

  中国的商业银行配制的资源太多,市场配制金融的比例太低。这种金融体系使风险存量化,不能实现风险的流动,从而使中国的金融体系缺乏有效的配制风险的能力。所以无论从资本发展现状上,还是从证券资产所占比例来看,中国金融体系缺乏弹性,我们必须要造就一个富有弹性的,能够吸收风险的良好的金融体系。目前我们离这个目标,应该说相距甚远。  

  第三个重要的缺陷是开放度不够,国际化程度低。开放度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人民币还不是可自由交易的货币。中国的贸易规模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国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九万亿美元,中国的金融体系的改革也进行了30年,我们除了利率没有市场化,我们汇率的市场化的程度应该说还不是很高。虽然最近我们放款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的幅度,由1%扩大到2%。但是整体上来看人民币不是一个可自由交易的货币。这严重阻碍了中国货币体系的国际化。第二个是除了QFII之外,外国的投资者很难金融中国的市场投资,我们国际化程度低也有三个标志,第一个是外国或者是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比例非常低,QFII在中国资本上的投资比例太低了,我们吸收外资主要是FDI,我想我们要逐步的走向从主要通过FDI逐步走向让外国资本金融中国资本市场来进行投资。这是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开放国际化的最重要的措施。也是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金融作为一个大国的一重要的标志。第二个是外国企业还不能到中国来上市。第三个是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应有的影响力。  

  我想这是中国金融体系三个方面的缺陷。那么为了克服这三个方面的缺陷,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中国金融体系的三维改革,这是我创造的一个词,也就是说要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的宽度改革,长度改革和深度改革。第一个是中国金融的宽度改革。因为中国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的渠道,以及财富管理的渠道非常狭窄。主要还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在提供,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落后金融体系的表现。我们要让企业能够自由的选择它的融资工具来优化他的资本结构,我们要让我们的投资者能够自由的配制他的资产,他的金融资产,中国的金融体系现在应该说还不能有效的做到这一条。为此就要拓宽整个中国金融体系,那么中国金融体系宽度改革的核心,是发展资本市场,是推动金融结构的市场化,证券化,推进资产证券化,特别是新资产的证券化。提高金融资产的一个证券化率,改善金融结构的弹性和吸收平滑风险的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推动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在内的整个的资本市场的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了24年的历史。应该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现状,完全不相称,完全背离了中国经济的基本趋势。那么这里面就涉及到如何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这个话题非常大。但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要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制,要健全我们的信用体系,要完善社会的透明度,没有一个良好的信用体系,法制环境和足够的透明度,资本市场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之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规模大约已经增长了80%,但中国股票市场的市值却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企业界没有反应中国经济的状况。这其中最重要的,刚才我说了,法制,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建设,以及透明度。其中透明度是极其重要的。我个人在思考,之所以我们的市场发展不起来,我个人认为它周边的环境不是透明的,是雾霾化的。就像我们北京的空气一样。  

  所以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雾霾中的中国资本市场》。本来资本市场是需要蓝天白云,需要透明度。但是我们做得不够,所以这就提醒我们,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任务非常繁重。当然也在思考,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的环境下,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下,能不能发展其资本市场,最近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以前在我们国家,我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乐观派,也是最重要的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在我的逻辑里边,中国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的现代金融体系就不可能建设起来。没有一个现代金融体系,中国的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不可能完成。但是呢,从现实来看,我们的资本市场就是发展不起来。所以最近采取了很多改革的措施,包括发行制度的改革,包括退市机制,包括市场结构的调整等等。总的来看,我们需要在发行制度,退市机制,信息披露,并购重组功能上要做重大的改革,因为这件事非常复杂,所以我不展开。  

  这是我们的宽度改革。第二个是中国金融的长度改革。中国金融的长度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要使中国金融体系能够在全球配置资源,又能够在全球分散风险,这个至关重要。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金融也应该是开放性的金融体系,他的金融必须是要像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又有分散风险的功能,所以为此就必须要使中国的金融体系的功能要延伸到国际。所以中国金融的一个长度改革,它的核心是什么呢?它的重点又是什么?它的核心和重点主要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它的重点是扩大金融体系的开放,这是我们的一个重点。其中,人民币国际化是最重要的支点,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没有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和国际化。那么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几个要点,第一个是要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的改革,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我们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实际上已经推行了多年。我们要扩大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幅度。就如同我刚刚所说的人民币到今天,不是一个可自由交易的货币。我们国家确定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新世纪的国际金融中心。我个人认为中国具备了建设新世纪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几乎所有条件,我们唯一缺的是要加快改革,如果说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我们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那么我们现在只有六年的时间,在我们目前人民币都还不是一个可自由交易的货币,那显而易见,你就不可能是国际金融中心。  

  我个人建议是要加快人民币可自由交易的改革。因为从可自由交易的货币到储备行货币还需要一段时间,我想人民币的国际化的目标,不仅仅是要成为一个可自由交易的货币。也就是说在首尔,在伦敦,在纽约,任何地方,人民币都可以和任何国际货币交易,这是我们要改革的第一目标。但这个绝不是最终的目标,最终的目标应该是国际货币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员。  

  我在金融危机之后,做了一些研究。也写了一些资讯报告,我认为中国的人民币完全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继美元之后应该说可以和欧元接近的相提并论的一个国际性的储备货币。我认为这应该成为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当然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包括了刚才所说的,我们整个的法制的建设,社会的信用能力的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包括对风险的理解和控制能力。那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改善的,从一个不可交易的货币,到一个可自由交易的货币,这是一国政府进行改革就能够做到的。但是可自由的交易的货币到全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储备性货币,我认为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这个市场选择包括对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竞争力,以及法制和信用的能力的一种认可。我相信我们能做到这一条,所以这是第一个,当然,为了朝着这个目标,中国政府以及央行从金融危机以来,以及以前就做了大量的努力。这里面我写了很多的材料,它的最核心的是第一个是鼓励在双边贸易中用人民币来进行结算,人民币和其他的国家货币进行结算。第二个和多国的央行进行了货币的互换。第三个是扩大了人民币的离岸业务。  

  同时,在中国境内,多个边境省会,边境城市的贸易鼓励用人民币来结算。那么这些应该说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的一个制度安排。但是,现在这些措施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的改革,我认为应该还要加快步伐。  

  这里专门给各位介绍一下中国目前在资本项下哪些项目不可以自由流动,我想这些都是需要有逐步的,有时间表的加以推进改革。  

  中国的人民币成为国际性储备性货币的可能性。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实际上也标志着美元的中心地位有某种的动摇。因为他采取了QE,一二三三个步骤拯救美国的经济,同时也是在损害美元的长期信用。最近因为QE的退出,这意味着信用正在恢复。这是金融危机,实际上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条件。我个人认为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从1944年形成以来,对全球贸易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减少了贸易摩擦和汇率的损失。但是,因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单一货币体系,实际上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使在全球的投入者缺乏一个有效的选择机制,所以客观上要求,全球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要进行系统的调整。我个人认为人民币在其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现在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市场上占据的份额是62%左右,欧元占25%,英镑占4%,日元占3%。  

  那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人民币通过改革和市场化,自由化,经过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努力,我认为它可以成为一个应该和欧元相接近的一个比例的国际性储备货币。我们无意再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我认为美元仍然是全球储备性货币比例最大的币种,但是比例应该说有所下降。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金融改革,也是中国从1978年以来所推进的改革,我们认为最重大的改革。他的意义甚至是超过了我们在2001年加入WTO,2001年加入WTO对中国的经济,对现代化,国际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的经济第一次全面融入国际社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所以它具有划时代的影响。我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其意义将会超过中国加入WTO,当然了,难度也要比加入WTO难得多,要困难得多,也有重大的风险。  

  但是如果我们不走这一步,我想我们的国际化的改革,国际化的步伐的效率就大打折扣。虽然面前有困难,有风险,但是这一步是必须走出去的。这是中国金融长度改革。  

  中国金融第三部分是深度改革,有了宽度,有了长度,还必须要有深度,如果没有深度就不会有航空母舰,航空母舰就不能在这上面航行,只有有足够的深度,才会有金融的航空母舰出现。所以深度改革,也是我们面临的最艰难的,深度改革的重点是打破行业垄断,促进适度竞争,提高金融效率,这是它的主要的目标。其着眼点主要是,第一要推进利率市场化,要实现利润在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平均化。要消除歧视,打破垄断。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我们总结有两点,第一个就是说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第二,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我认为这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要成功,也必须做到这两条。第一要让金融企业成为金融市场的真正主体。第二,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改革要由供求关系来决定。所以利率的市场化至关重要。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因为高度的垄断,有丰厚的利润,让它自我改革是很难的。所以必须引进一种战略性的力量来推动,来倒逼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因为到没有外部的竞争者,就我们这几个人能有丰厚的利润,他是不希望改革的,我必须造就一个能对现有的,传统的,落后的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的压力的时候,他才会改革。人和企业,行业只有到生存处在危险的时候,自身就寻求改革。如果有丰厚的利润,他是不会改的。  

  战略的竞争者是谁呢?我想不仅仅是民营资本,允许其发起设立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这里边的战略竞争者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深度改革的战略性力量,它在倒逼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现在是如火如荼,这个话题基本上和中国的房价一样热,人人都在谈论它。而且的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所带来的挑战非常明显。我带了一个韩国学生,他告诉我在韩国互联网金融没像中国这么引起全民如此高度的关注,而且力量如此之大。当然在中国的力量非常大。原因由于我们传统金融非常落后,没有为广大的老百姓提供应有的金融服务,所以这个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有四块业务线,第一个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支付体系,通过互联网进行支付。第二个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财富管理体系,第三个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体系。第四个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金融产品的销售体系。就这四块对传统产生了重大的压力,其中最重要的压力是支付体系。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很多国家,也包括我们中国,支付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商业银行。但是,中国传统金融,它的支付主要是为大中型企业支付,当然也有为个人支付。但是它的支付是有麻烦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不便捷的,互联网金融提供的支付最大的特点是快捷,灵活,成本低。  

  所以我们有一个品种叫做支付宝,处于蓬勃的发展。我个人认为金融最高的境界是普惠性原则,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到它应该得到的金融服务,如果说希望一种金融体系能够为所有人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我认为这是最高准则。中国的传统金融体系完成不了这个功能。它第一个为大企业服务,第二个是为富人服务,他们对小企业可以忽视不见,对中低收入阶层的服务可以忽视不见。他们主要是从中低收入阶层吸收廉价的资本贷给大企业。他们的财富管理主要是面临富人,以百万美元为起点。这是我们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的起点,一百万美元,没有一百万美元不要来。当然也可以说有五万人民币起点买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本质上不是金融服务。可是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普惠性的服务原则。任何人,一块钱都可以给你进行财富管理。  

  所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得到老百姓如此欢迎,是因为他们从中找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服务,因为我们传统金融只关心富人,只关心大企业。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一定是每个人都能够在每个层次上找到相应的服务,这是最好的。  

  最近我们有一些人对互联网金融采取了某种限制性措施,我也不认为这是正确的。有人说要对它偿还准备金,有人要它限额支付。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老百姓那么喜欢这个东西,这个钱是我的,我的户头在你商业银行,我现在要支付,为什么一天只限制一千块钱。我不认为这个限制是对的。我们要改革,不是说互联网金融,我们要改革传统金融。我们要改变的是自身。中国的传统金融你有强大的优势,在阻止新生金融的出现。这种趋势肯定是不正确的。所以我想这是我们的深度改革,同时我们的互联网金融业拓展了金融的财务管理渠道。我们的余额宝,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可以在6%,商业银行没有提供,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百分之零点几,一年起3%左右。仅此而已,我存三年期的我要用钱,我提前支取,三年期的利息是不能给你的,也就是说传统金融提供的进服务是发散的,离散性的,内在是没有关系的。互联网金融的服务,提供的服务是无缝隙的。是客户至上的。传统金融只关心自己的安全,我的安全,风险,只关心我的利润,不关心客户是否便捷,这是它的缺陷所在。  

  所以我在我们国家是主张要让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商业银行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金融结构,当然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全覆盖,有说人互联网金融发展,可以把商业银行消灭掉,是正确的结论。商业银行有他巨大的优势和自身的定位,如同资本上有它自身的定位一样。  

  那么在我看来,商业银行是第一金融业态,资本市场是第二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是第三金融业态,对于第三金融业态的互联网金融不能用传统的商业银行的标准去加以监管。要设立一个新标准有助于它发展,同时又能够对冲风险,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的课题,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标准是什么?这需要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结构进行系统的思考。我们正在做研究,正在制定这样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绝对不是商业银行的标准,绝对不是存款准备金,绝对不是核心的冲突率,绝对不是存贷比,我想透明度是重要的指标。我想通过这么一个三维的改革,中国金融一定会形成一个结构有序,各个人群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金融服务的现代金融体系,那么这样一个金融体系,才可以推动经济维持长久的一个经济增长。  

  我要讲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郭彩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