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苗苏: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商务部研究院日本问题专家唐淳风老师,欢迎唐老师。 唐淳风:谢谢。 主持人:我们首先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请唐老师给我们解释一下。 唐淳风: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概念,应该是形成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危机使长三角、珠三角以出口加工为主体的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发展之路。另外,全国也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怎么找? 第一、出口加工为主体的方向看样子是非改不可了,我们如果把它转到内地资源开发型与区域建设型这种方式来发展的话,会增加一定的活力,但是你也不能把沿海这些优势放着不管,重点发展内地,沿海的优势,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优势不利用也是不行的。那么既要改变模式,又要延续它的优势,怎么来做到?所以说那个时候有很多专家在想,就是说我们不能按过去的,用特殊定点发展的形式,我们可能要通过一种长线发展的形式。比方说我们既兼顾东南沿海的优势,又照顾到西部发展的需要和潜力,所以说就修建一些开发走廊,这样对全局的拉动作用可能就比较大。 这个开发走廊从哪儿开始?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如果说要兼顾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优势,要把东南沿海的这些优势,向西部转移,取中间值,由福建厦门一带往西北发展,作为起点比较好。这个地方呢,就出现一个如何拉动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问题,给台商一个发展纵深的问题。所以我们大陆的发展,本身就离不开台湾地区的共同发展,台湾地区经济也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把这个起点,就由厦门延伸到台南,经台南、金门、厦门一直往西到新疆,修这么一条开发走廊,把东南沿海的发展优势和中西部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这么一条走廊。当时这个走廊全长4600多公里,我们称它为万里开发走廊。 主持人:听唐老师这么一解释,我们注意到您说的这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我们传统理解的丝绸之路还不太一样, 您觉得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国经济可能会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意义? 唐淳风:这个意义很大。当时来讲呢,我们思考万里开发走廊的时候,还没想到丝绸之路,就是说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作为一个开发走廊。 但是当把这个线延伸到新疆之后,问题出来了,如果新疆不搞国家化的开发,它要是封闭型的开发,它就是祖国的边疆,这是一个比较落后偏远的地方。如果把开发带延伸到新疆,在这儿加工的东西还得原路返回,没办法当地出口的话,这就是有点费力却得不到好的结果。所以如何使新疆国际化,第一就是如何激活既有的欧亚大陆桥,从新疆直接出口。第二就是如何延伸过去的丝绸之路,寻找新的出海口,这个概念就出来了。在巴基斯坦的南部有一个港口叫做瓜达尔港, 这个港也是中国政府帮它建的,巴基斯坦愿意把它提供给中国中西部作为一个出海口。那么我们就想到从新疆的边界,把这个开发走廊延伸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这就形成了初步的,或者说第一阶段的新丝绸之路。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第一阶段的新丝绸之路,您认为中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如何着手?分几个阶段?您对新丝绸之路建设有什么建议? 唐淳风:好,从当时的国际发展局势来看,当时我们跟巴基斯坦联手,把这个开发走廊搞完以后,还不足以拉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当今世界没有一家独秀的发展空间,你必须跟国际社会共同开发、联合开发。习主席一直在强调,我们要跟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其实这个很科学。你要不跟我共同开发,我可以封锁你,我的市场没有你,它就是搞贸易保护主义。你要不跟我团结合作,我们都是你的对手,你出不来啊。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局势的发展,不得不让你去考虑和全世界联手开发的问题,来共同拉动世界经济的复苏。怎么复苏呢?把开发走廊继续往下延伸,把丝绸之路继续往前延伸。当然你不可能搞到欧美去延伸,这样就有了其他的地方,条件也不太合适。那么就产生了由巴基斯坦的奎达,将这个开发走廊一直延伸到大西洋东岸的摩纳哥,这么一个新的思路,这一条线我们当时叫北纬30度开发走廊,也就是说新丝绸之路的第二阶段。 我们通过长时间的论证,把这个方案拿出来之后,当时挂在我们院的网站上,相关的十几个国家都特别感兴趣,它们的驻华使馆也找过我们,我们也都共同探讨过,大家都对亚洲开发走廊的思路非常赞赏,希望能够尽快把它变成现实。但是呢,因为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具体的研究,再加上各方面工作的紧张,没有把它单独当作一个课题来搞,就慢慢地搁置起来。一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领导人把新丝绸之路的智慧加入进来以后,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鼓舞,也使我们感到非常振奋。 当我们完成了丝绸之路的第二阶段之后,它出现了三个节点。第一个,我们不是从台湾地区为起点吗?那么欧洲的、非洲的、亚洲的人员和物产,它往东边来,它就有可能把台湾地区当成集散地,由台湾地区再延伸到东南亚、东北亚和太平洋地区。这个来讲呢,东南亚、东北亚和太平洋地区,那就有一个新的丝绸之路了。这个东西你要拉动周边的发展,是不是?这个就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了。 主持人:唐老师,您刚才提到了一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个很新的概念,您给我们大家讲一讲,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应该怎样理解呢? 唐淳风:我还是先把三大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说一说。刚才说了台湾地区是一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第二个,我们开发瓜达尔港,西北集散地的人流物流都集中到了这儿。我们通过瓜达尔港与整个印度沿岸的,包括东非的非洲国家,包括印度洋的海洋国家,包括海湾国家、中东这一带,这个地方又从它那里又可以延伸过去。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发走廊能够延伸到摩纳哥的话,从摩纳哥到整个南北美洲,这个海上交流,让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合作诚意和整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去跟这些国家打交道,那么这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一条辉煌之路了。 主持人:您说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非常宏伟,但是具体如何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您有什么想法吗? 唐淳风:目前来讲,我们主要还是在思考它的规划的严密性、具体化。因为这些东西来讲,我们还只是一个单方面的思考,我们跟相关国家是否能够有一致的想法,大家同不同意照这个方案来做,这个还需要有个过程。但是它已经变成国家的战略,加上相关国家对这个本身感兴趣,我想新丝绸之路的建设付诸实施,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那么即便是它的实施过程需要一个时间,但是我们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也可以同时进行。东北亚、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甚至跟太平洋彼岸的南北美洲打交道,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这个肯定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主持人:唐老师,您刚才说的海上丝绸之路需要看其他国家对这个方案的反应,您有没有想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就是说是否意味着中国要成为一个海洋强国,是否有这个命题在里面呢? 唐淳风:跟这个概念应该是扯不上,扯不上是在哪里呢?随着海洋强国,就是我们保卫海疆实力增强的问题。今天是走向世界的问题,跟海上丝绸之路是两码事。比方说我们刚才说我们由东南沿海为起点,向东南亚、东北亚、太平洋和美洲发展的这个海上丝绸之路,一个是过去我们一直在进行交流,今后又会作为国家的发展方针的话,我们会进一步加强跟相关国家的友好往来。 第二个呢,瓜达尔港和摩纳哥,都是人家的海岸,跟我们的海洋强国没有关系。我们不可能跑到它那儿建设一个什么舰队,建设一个强大的海疆,我们只定一个码头,通过它们走向更远的地方。这个地方还是通过海上交易,发展跟相关国家的经济往来和友好合作,所以说海上丝绸之路跟海洋强国还是有所不同。 主持人:唐老师,您刚才说的这个,就是说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不是同一个概念,是吧?您有没有想过海上丝绸之路是否会对周边国家带来一些影响,我们是否需要周边国家的支持? 唐淳风: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尽管中国市场存在着无限商机,中国怀着东方友好情谊跟他们合作,但是合作还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需要双方的合作,相互认可的合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有一个相互认可的过程,相互认可的阶段。 但是呢,我倒是不认为人家不认可,你非要着急与人家合作往来,当然也许会有些国家它看不下去,你跟大家的关系都好了我怎么办?它觉得抢到它的先机,你搞好了,是不是对我造成一定竞争性压力和影响?这个海上丝绸之路与我们的走出去方针是一致的。我们从哪儿走出去?我们人员、物资的交流不可能永远从空中走,所以从海上走出去。通过这个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把我们的合作带向四面八方,带向世界的各个方向。所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思维,我觉得国家要以丝绸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去发展跟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 主持人:日本是亚洲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的宏伟设想,还是一个海上丝绸之路,是否可能对中日关系带来影响,日本对中国的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会有什么反应? 唐淳风:对,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间,你任何一个重大动作,不可能对每一个国家没有影响,那么对日本肯定也是有影响,对中日关系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完全是积极的、正面的。因为日本不是正在找新的商机、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吗?正好可以加入到新丝绸之路的建设之中,大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这样也拉动了日本经济增长,推动了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是对中日关系的改善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主持人:感谢唐淳风老师对新丝绸之路做的精彩解读,观众朋友,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进行到这里,谢谢唐老师。 唐淳风:谢谢,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