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专题 > 2013 > 美国政府17年后再陷"停摆" > 看点 > 正文
中经搜索

美若债务违约或殃及全球

2013年10月10日 16:2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美债违约或殃及全球

  10月17日,美国将迎来提高债务上限的考验,如果届时两党仍不能达成协议,美国将发生自1790年以来的首次债务违约,而这无异于引爆一颗颠覆世界经济的“核弹”,其危害将远甚于5年前的那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十一”长假期间,美国政府的非核心部门临时关闭,成了影响全球市场的重要事件。记者注意到,尽管上周五(10月4日)大部分股市都出现了回升,但全球市场依然无法摆脱美国政府关门带来的阴影,而即将于17日到来的美国债务上限辩论,令全球投资者对于市场的态度更为谨慎。<<详细 

  巴菲特:若违约将像核爆炸 

  设想一下,如果美债真的违约了,将对全球市场造成怎样的冲击?“这(如果美债违约)就像一颗核弹爆炸一样,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巴菲特上周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如是说。

  首当其冲的将是企业和个人面临借贷成本大增,同时伴随美元大跌。回顾1979年,当时美债遭遇技术性违约,虽然美国财政部很快进行了支付,但仍令长期国债收益率暴涨50个基点,并在高位停留数月之久。相比之下,美国如果此次违约,将不算技术性违约,而是因谈判破裂的“主动违约”,其结果将更糟糕。更高的借贷成本,损害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这将最终推低楼市价格。更坏的情况是,部分银行不得不需要减记并补充资本金。受伤的一方还包括那些美国的大债主。另一方面,美债违约将重挫全球股市,特别是新兴市场股市(受美国政府债务僵局持续影响,纽约股市股指8日继续下跌,道指跌1.07%,标普跌1.23%,纳斯达克指数跌2.00%),而避险资产将重获宠爱。<<详细

  或比雷曼倒闭更可怕

  近日全世界多个经济体纷纷发出警告,美国如果不能迅速提高债务上限,可能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有业内人士更指,一旦违约,金融市场或比2008年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倒闭时更可怕。中国和日本作为美国最大的两个海外债主,共持有2.4万亿美元美国国债。近日中日两国财经官员在不同场合呼吁美国迅速解决债务危机,对可能出现违约的经济后果表示担忧。

  中国敦促美国总统奥巴马采取实际措施,保证不会发生债务违约。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8日公开表示,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基石,必须尽快采取行动解决国内政治分歧,以免导致全球的金融灾难。

  日本央行副总裁中曾宏9日公开表示,如果美国政界人士不能在本月中旬前达成上调举债上限的协议,那么全球股市可能受创,长期利率上涨并对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详细

(责任编辑:张翔)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