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那些正犹豫是否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中国商务部显得更加果断。
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上周六列举德国和日本企业的经验,鼓励中国企业应利用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加速海外并购步伐。
傅自应在“第六届中国进出口企业年会”上表示,由于次贷危机导致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一些私营企业和机构陷入了暂时的困境,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并购机会。
“这些企业拥有知名品牌和强大的国际营销网络,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如果我国企业能够成功地并购,这些优势资源可以为我所有,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傅自应说。
上述说法被认为是预示了商务部今年在这方面的政策走向。
在几天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王胜文在谈到政府今后加大对外投资企业推动工作的内容时,首先也强调要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和跨国并购等多种方式,形成一批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企业。
今年以来,人民币加速升值已经使不少中国进出口企业遭受损失。在目前正进行的广交会上,许多企业通过提高价格10%左右的方法来弥补,但效果并不理想。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也不善于运用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
傅自应认为,中国企业在看到风险的同时,更应该看见机遇。
“在看到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和对外投资的成本。历史上德国和日本的企业都利用本币升值和外资相对廉价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对外投资规模,由单纯出口发展到出口和海外生产并重,实现了贸易和投资的联系互动,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傅自应说。
在外界看来,傅自应的话语更多是在鼓励中国企业加速海外并购以及建立全球网络的步伐。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到2007年六年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597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60%。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之前在广交会上发现,中国企业现在在海外投资上依然热衷于东南亚地区,在资源类的投资上,非洲成为热点。而欧美地区并没有被广泛提及。
东莞梦莱特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我身边一些朋友到越南或孟加拉投资,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那边劳动力成本比较便宜,例如孟加拉工人月工资只有人民币三四百元。”
他告诉记者,孟加拉普通纺织工人平均月工资大约只有40多美元(合人民币300元左右),而在珠三角的普通纺织工人平均月工资超过1000元。
由于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以及国内制造成本上升等因素,中国纺织企业加速“走出去”步伐,目前到柬埔寨投资设厂的中国纺企已超400家,到孟加拉的也近百家。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上周六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未来5~10年内,中国将在制造业、矿业以及服务业的海外拓展上加速,政府应该提供税收便利以及放松外汇使用的相关管制,使这些“走出去”的企业能够发行外汇债券进行融资。
在专家看来,政府下一步的政策考虑,应该继续推动与有关国家签订经贸合作、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为企业和政府间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本报记者宋蕾、李溯婉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