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做客中国经济网,对国际经济热点问题做一些分析和评论。有请梅新育博士。

    梅新育: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将就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商务部近日会同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发布了涉及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指引,对海外投资环境做了相应的调查和介绍,这个投资指引将会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我们想请教梅新育博士,中资企业目前海外投资的进展情况如何?

    梅新育:就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情况来说,增长非常迅猛,已经连续9年高速增长,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40%、50%。到去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即总金额达到了688亿美元,在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当中名列第五,超过了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资金投资大国。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公认的、新兴的对外资金投资大国。

    主持人:中资企业海外投资主要有什么特点呢?投资哪些行业?哪些领域?有没有什么集中?

    梅新育:目前在海外投资的中资企业数量非常多,我国现在在海外开展直接投资的、纳入官方统计的企业有13000多家,在海外已经开办的实体企业有16000多个,他们各有特点,非常丰富多样。总体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来这么几个特征:

    第一是在商贸租赁服务业领域的投资规模最大,占的比重最高。

    第二,在区域分布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所占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而且离岸金融中心占的比重相当高。像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在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分别排第二、第三名,第一名是中国香港特区。香港特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中被纳入离岸金融中心行列。不过虽然香港有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但又不是像开曼群岛那样单纯的离岸金融中心。

    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离岸金融中心吸收中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也十分迅猛。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卢森堡。近两三年卢森堡吸收中国直接投资增长非常迅猛,往往一年就成倍增长。短短4、5年前,卢森堡吸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还排不进前20名,但是现在已经排到前5、6名。去年卢森堡吸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排到第4名。

    主持人:中国为什么会选择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卢森堡等离岸金融中心?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个国家和地区?

    梅新育:大量的投资涌向一些离岸金融中心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把离岸金融中心作为中转站,对别的地方开展合资。另一方面,在这些离岸金融中心投资,有税收方面的好处。还有,希望通过离岸金融中心的投资隐瞒自己的身份,有些人不太想让人看出自己的来路。

    主持人:好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投资,主要投资的行业和领域有哪些?。

    梅新育:在行业方面,我国投资最大的行业是商贸租赁服务业,无论是建设还是投资存量,都名列前茅,占的比重最大。之所以这一行业投资存量最大,这跟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出口大国的特点有关。因为很多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是我国的出口企业,他们从出口起家,然后发展到对外直接投资,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出口,使出口订单量能够平稳一些,出口销售价格能够提高一些。

    举个例子,我前两年在杭州走访调研的时候,有一家民营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一千多员工,生产木器,它是在德国汉堡设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这个子公司就是主管在整个欧洲市场的销售。这家全资子公司设立后的第二年,它在欧洲市场出口的平均价格提高了30%。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地域分布等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密切相关。

    主持人:梅老师,这几年媒体一直炒作中国在海外收购油气资源,听您这么一说,对能源的投资并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重点。

    梅新育: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里,资源开发的投资只能排到第三、第四,它并不是存量最大的,而且也不是,最早的。之所以影响那么大,是因为由于行业特点,资源开发领域的单个项目规模大,比较引人注目。但是实际上总体规模不算最大,与商贸服务业相比,规模差得很远。

    主持人:也就是说中国利用资金实力在全球收购油气资源的说法实际上并没有统计根据。

    梅新育:应该说是一种错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觉。

    主持人:就是媒体对能源行业的投资和收购比较敏感。

    梅新育:这种资源开发的投资是否敏感也是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这几年初级产品市场处于牛市,资源价格不断上涨,而且涉及很多经济利益,所以才敏感。如果是在资源市场的熊市,矿产资源不值钱,你投资的话也不算敏感。

    主持人:对。梅老师您刚才提到杭州的民营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因为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所以不太容易引起人的关注。但是对能源行业的投资,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还有中海油,稍微有一个项目就很快引起海外媒体的关注。

    梅新育:比如说中石油、中海油,一个项目的投资可能就是那个木器民营企业在德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投资总额的几百上千倍,引起的注意力当然就很大了。

    主持人:梅老师,从整体来看,中资企业目前在海外投资取得了哪些成功?又有哪些失败?

    梅新育:总体来说应该还是成功的。我们先不谈微观方面各个企业的利润。为什么是成功的,第一,这种投资扩大了而且巩固了我国出口的市场。

    第二,这种投资扩大了而且巩固了我国的海外资源进口的来源。

    第三,这种投资巩固并提高了我国出口价格谈判的能力。我们能够看到这几年我国出口的价格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尤其今年以来,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的平均价格,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涨的幅度都在10%左右,甚至有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的涨幅。这样一种涨幅应该归功于我们这些制造业在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正是这些在商贸领域、流通环节的直接投资,提高了我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市场地位和谈判能力,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好的价格。

    第四,这种投资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当中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中国去投资,希望赢得中国投资者的亲睐,这样一来它在很多事情上就不能够那么容易、轻易的对中国搞什么名堂。

    有的非洲国家的大使来中国上任之前,总统、外交部长召见他,跟他说衡量你在中国工作的成绩的惟一标准是什么,就是看你从中国招揽来多少投资。这种情况下不仅仅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现在很多发达国家也都是这样。

    比如说像西班牙、希腊等国家,不仅仅是私营企业招揽中国投资,它也把一些重大的战略性的命脉性的国企拿出来,希望中国收购。像希腊和西班牙把邮政、铁路、国际航空公司等都拿出来,希望中国投资者收购。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地位提高了多少。这种地位的提高能相应带来一系列的利益。

    主持人:你说了这么多,整体上它是成功的,有没有一些失败的、比较明显的案例?

    梅新育:失败的也是有一些的。比如说像上汽投资韩国双龙汽车,就是比较彻底的失败。还有一些是没投资成、被东道国否决的了,那也算是进入的失败。不过总的说起来,这些失败虽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但总体说来并不是主流,只不过因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而且中国人有一个习惯,财不漏富,或者叫做要把肉埋在饭里面吃。所以这样一来,成功的那些案例就更不引人注目了。

    有些关于中国在海外投资失败的所谓报告真实性相当差。比如说像石油大学曾经出过一个报告说,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直接投资损失多少,这是去年写的。三大石油公司对这个报告不屑一顾。不到一个月前,媒体还在会上提出这个问题,他们明确否认了,称这是胡说八道。

    主持人:中国以前在南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有很多石油项目的投资,后来南苏丹独立了,政治问题会不会对中国的海外投资构成影响?

    梅新育:这样的政治问题对中国海外直接投资肯定会有影响。因为海外投资的风险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商业性风险和政治性风险。

    主持人:因为政治风险很难预料,所以中国企业也难以把握。

    梅新育:对,但是这种风险是不可消除的,你只能应对,要想消除是不太可能。

    主持人:梅老师,与欧美的跨国公司相比,中资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

    梅新育:有的优势劣势是长期的,有的优势劣势是短期的。从长期优势来说,第一,相当多的中国企业执行能力比较强,决策效率高,这是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与欧美许多企业、大多数欧美政府相比的投资优势。

    第二,我们的企业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时候,中国企业在技术上有优势,这种优势就是适应技术的优势。在技术问题上,我们要破除一个误区,不是所谓的越先进越好,不是这么回事,往往是越先进,成本越高,可能不太适合那个环境。

    目前全世界造出来的最先进的飞机是哪架?美国的F-22完全隐形战机,但是这个战机又是完全不适用的,它每飞行一个小时,就要保障维修14个小时,这样的话,它还怎么作战?一架飞机就要几亿美元,有的国家全国一年的军事开支还没这么多。这么贵的飞机还弄出非常低级的问题,第一个是生锈的问题,你说可笑不可笑?第二个是氧气面罩氧气不足的问题,结果搞的有的飞行员在空中就窒息,赶紧启用救生程序。

    因此很多产品、生产能力,不是越先进越好,要适用,而对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来说,中国企业恰恰是在适用技术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

    在其他方面,有些中国企业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像中国的石油企业在石油开采方面,有一项技术是独树一帜的,非常重的油、开采条件非常恶劣的油,别的国家石油公司开采不出来,中国的石油公司就能开采出来。我们的石油公司走出去比较晚,是后来的,备受那些老牌的欧美石油公司排挤,而且他们条件比我们强,因为那些产油的国家和地区曾是欧美的殖民地,欧美在人员和政治、军事等方面关系蟠据固结,中国企业一下子是根本打不进去的。往往中国企业只能是接手一些人家不要的项目,或者是人家开采不出来的项目。但是就是这样的项目,人家觉得没油,或是看着有油但是开采不出来,中国石油公司去了就能够开采出来。

    这是因为中国石油企业、石油工业一开始就是在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诞生的。大庆的油很重,油质很不好,中国企业从一开始就是开采这样的油,所以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也就强了,这是长期的优势。

    中短期的优势是这几年有资金方面的优势。

    劣势在哪里呢?第一个就是关系,欧美国家一两百年前在大半个世界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这一两百年积累下来的关系,不是几年、几十年就能抵消的。没有这些关系,就很难拿到准入门票。第二,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的人才有些不足。第三,在国际化经营方面,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还需要根据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进行调整改革。

    主持人:梅老师,也就是说,实际上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有两个主要优势,一个就是技术适用方面的优势,第二个优势是资金方面的优势,这是短期的优势,因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比较迅猛,而且国家有巨额外汇储备,给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但是企业在海外投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在管理、人脉关系的建立,还有一些公司的治理。

    我一直在想,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时,国有企业的身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支持是有利的影响,还是不利的影响?

    梅新育:我觉得国有企业身份的问题是无事生非,本来企业投资是一个商业性的东西,要把这个政治化,这个生意没法做了。而且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对这个话题做出更多的反应,我对它做出过多的回应,反而是做实了,它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的要求,你不理睬就好了。

    不管什么企业,它是为了做生意、挣钱、争业绩,而且人家对你心里有忌惮,觉得你是个威胁,他会先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你前面退了一步,他后面还会走出新的路来,这是没完没了的。你说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这些是国有企业,没错,华为是私有企业,任正非一个人所有的,持有百分之百股权的、完全的私人企业,他也要说,任正非几十年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于是华为公司就成了中国军方的代理人,这说到哪去了?

    昨天我去拍个节目,谈民营企业中坤集团在冰岛买地,搞旅游地产的事情,这件事搞得满城风雨,人家找出来这个公司是地地道道的私营企业,老板下海之后,领着一帮兄弟创办的,像这样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人家也给他找出来了,这个老板以前北大毕业之后在中宣部工作过几年,然后再下海,于是这家公司是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政治性的特洛伊木马。

    一个傻瓜、一个疯子能够提出的问题,永远比一个聪明人、一个正常人能够回答的问题多。你对他答复,对他太关注的话,他蹬鼻子上脸,问题会越来越多。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睬他,等到他有求于你,原来跟你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就会低声下气的找你来投资。我看这几年澳大利亚对中国投资挑剔的就非常多,设置了非常多的限制,中国企业越来越少在澳大利亚投资,就是采矿的投资也跑到加拿大、南美去投资,这叫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澳大利亚现在这么挑,也是自以为现在是初级产品牛市,他要给中国挑挑,但是别忘了初级产品牛市不可能永远持续,等到初级产品市场进入熊市之后,那个时候就是他低声下气的来乞求中国企业来投资,就是这样。

    主持人:梅老师,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和政治的关系,身正不怕影子斜,随便你怎么怀疑,怎么说,事实自然就会证明。

    梅新育:你要说这是国有企业如何,那些海湾国家的石油公司全部都是百分之百的国企,你怎么还上海湾买石油,美国的邮政、航天,哪一家不是国企?你怎么还要这些邮政提供服务,航天公司还向全世界推销服务?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前景如何?

    梅新育:应该说来前景广大,但是我希望能够注意节奏。我们也不认为它能够永久的每年都狂飙突进,尽管长远看来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投资速度不会一直都非常高,总会有一段平缓期,是螺旋上升的。

    主持人:你对企业海外投资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忠告?比如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时候注意哪些问题?

    梅新育:企业要到海外投资的话,首先必须搞清楚一点,到海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这个目的,海外直接投资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把这个搞清楚了,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如果没有搞清楚,只是赶时髦、跟风,往往可能会出状况。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出去投资的时候,需要对各种商业性和政治性的风险要有所了解,大致知道会有哪些风险,我该怎么应对,不要求你在最后决策之前对这些都非常精通,但是至少要有些基本概念。这样的话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会临阵大乱。

    主持人: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应该有备而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进行到这里,感谢梅新育博士给我们做的精彩分析和评论,也感谢各位网友和各种观众的收看。谢谢梅新育博士。

    梅新育:谢谢各位网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