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收看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视说新育”。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做客中国经济网,针对国际经济领域近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热点话题给大家做一些分析和点评,欢迎梅新育博士。

    梅新育: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TPP,TPP是英语的英文首字母的缩写,中国的全称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有的翻译成为是泛太平洋战略经济关系伙伴协定。

     TPP最近两周成为国际社会比较热门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想请梅新育博士针对TPP给我们大家做一些分析和点评。

    首先请梅新育博士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TPP,以及TPP的主要内容和产生背景。

    梅新育:TPP当初在本世纪初签署的时候,只有四个小国,新西兰、新加坡、文莱、智利四个小国家,这四个小国分量都很小,人口最多的国家也就是两千万上下。这样四个小成员国合起来在全世界的人口和经济份额、贸易份额当中,所占的分量是微乎其微,微不足道的,不是很引人注目。

    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TPP,有几种原因,主要根源是在于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经济一体化的模式路径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亚太经合组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路径与世界贸易组织、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一体化组织不一样。

    别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共识加规则,亚太经合组织是协商加自愿,它的好处是,因为是协商加自愿的原则,所以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内部的冲击比较小。因为市场开放的幅度进展是东道国自己控制的,节奏主要是由自己控制。而且这样一种模式,它给了各个成员国比较大的自由度,使得各个成员国比较乐意,比较愿意参与进来,而不用担心太多。

    而且总体来看,它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的总体速度,并不比那种共识加规则的方式要慢。因为共识加规则的方式,看起来是规则比较明确,有约束力,但是它有一个麻烦,因为规则比较明确,有约束力,所有要达成规则各方都害怕这样一场谈判往往要谈上很多年,像关贸总协定,乌拉圭谈判谈了8、9年时间,而多哈回合谈判到现在10年时间了,还是遥遥无期。

    亚太经合组织这种模式,是定了一个长远的目标,定了15年甚至20年的目标,在达到这个目标这段时间里面,每年进展多少,各个国家自由度比较大。这样一来谈判需要耗费的时间很少,只是过渡期长,这样加起来总体时间相差并不大。

    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因为它是协商加自愿,没什么约束力,有点像君子协定似的。这样一来不是各个国家都是君子,有的国家小人之心,这样一来有些成员国提出来想要改革亚太经合组织的方式,或者说是在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建立那种共识加规则,来刺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TPP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主持人:TPP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很多国际媒体都把TPP称作是下一代自由贸易协定,它和目前存在的自由贸易协定有什么区别?

    梅新育:当我们说到TPP的时候,我们要分清楚两个概念。你谈到现存的、已经实施投入运行的TPP,还是美国在力推想要建立实施的一个TPP,如果说是已经建立实施,已经运行的TPP,它现在只有四个原来的小国,这样一个TPP标准并不是特别高。

    但是美国虽然名义上还没有正式加入TPP,但是它力推新的TPP的规则,美国方面自夸是下一代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范本。美国目前严格说来还不是TPP的成员,但是它表现的已经好像是TPP的主人了,就是这种情况。

    为什么它号称是下一代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主要因为美国想要推的规则标准比较高,它不仅仅门槛高,而且把许多目前通常认为是内政的事务,也纳入了这个区域经贸协定里面,像反腐败、竞争政策、环保标准、产品标准等等,这些到目前绝大多数是被看成是内政问题,不是国际问题。

    主持人:梅老师,我们对TPP的理解,应该是有两个TPP。一个是目前运行的TPP,它现在只有四个最早的签署国;还有一个好多人讨论的TPP,美国还有后来的加入者参与了TPP的谈判,但是没有签署具体的协议。

    梅新育:还没有达成TPP的协议,所以它们还不是TPP的成员。

    主持人:我们再问下一个问题,目前TPP的进展如何?美国为什么要大力的在亚太地区推广TPP?

    梅新育:TPP的陡然升温是从去年开始的,今年到现在更是炙手可热的。美国拉了别的国家共同参与TPP的谈判,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加拿大等,还有澳大利亚,美国也在游说。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TPP开展了几轮谈判和协商会晤,但是它最终的规则协定连文本都还没有确定,各个成员国之间讨论争议的还是相当多的。

    争议激烈到什么程度,就是日本被美国拉着参加的TPP的谈判,但日本也是发达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仅次于美国,在全世界经济分量仅次于中国,是世界老三,这样一个发达国家按理说参加区域自贸协定,它的抗冲击能力比一般的国家要强得多。

    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日本国内目前非常流行的理论是“TPP亡国论”;其它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的潜在的冲击、国内的争议,从日本的情况来看,更可想而知了。

    主持人:TPP在亚太地区面临很大的阻力,包括美国极力游说的日本,实际上在加入TPP的问题上,国内也有很强的反对势力。

    我们看到TPP,一些成员国和目前亚太地区已经存在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比如说东盟的10加3,东盟的10加6有很大的重合性。   

    请问梅老师,TPP可能会给亚太地区带来哪些影响?为什么有些人担心TPP可能使目前亚太地区已经存在的东盟10加3和10加6面临被架空的危险?

    梅新育:TPP到目前为止就像我刚才讲的,它是亚太经合组织内部一个刺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因素,如果按照TPP目前的面貌,它对于东盟10加3,对于亚太经合组织没有什么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如果是按照美国想要力推的构想,它就完全是有可能把亚太经合组织架空。而美国之所以要力推TPP,相当重要的目标也是期望架空亚太经合组织,让美国牢牢地掌握在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地位,并且通过推动符合自己意愿的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侧面包抄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向符合它自己意愿的方向去发展。

    美国这么做,在历史上,这种策略是有过成功的案例了。我们看一看关贸总协定,就是世贸组织前身,它的最后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和美国推进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的情况。乌拉圭回合谈判是1986年开始启动的,但是中间到1990年的时候大部分谈判的议题都结束了,但是少部分关键问题上与会的各个成员方无法达成一致,这样几次谈判,最后决定是1991年2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中期的谈判,仍然以破裂而告终。

    就在这同一个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个国家的元首宣布,他们准备启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同年6月份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全面开始,到1994年的时候,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开始实施。

    正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它的内容条款基本上是按照美国的希望去签订的,它从侧面对关贸组决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产生了相当的推动作用,最后的结果是到95年的时候,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协定签署了,发达国家在他们主张的很多规则项目上面大获全胜。

    应该说美国相当一部分目标,是希望能够重演“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侧面包抄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功经验。

    主持人:我们来问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中国是否已经被邀请参加TPP的谈判?中国有种说法,TPP是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一个工具,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梅新育:TPP叫做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太平洋沿岸人口最多最大的国家,但是这个名号叫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组织,恰恰没有邀请中国,也没有邀请俄罗斯这个太平洋沿岸的“大块头”国家参与。

    这样一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个泛太平洋称呼就有点失色了。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第二经济大国,没有中国参加的世贸组织,就不能够叫做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组织,同样在比世贸组织更小的范围内,中国的经济分量,中国的贸易分量占的份额比重更高,那么没有中国的话,叫做泛太平洋的称呼也是更不象话了。

    所以我们觉得,这个TPP这个名号有点名不副实。第二个,是不是加入,是不是参与,那要看情况。

    主持人:您说一下中国应该如何对待TPP?对待这个TPP在亚太地区的出现和发展壮大,中国对这个TPP应该持什么立场?是否应该参加TPP的谈判?

    梅新育:TPP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协定,它还是一个政治协定,甚至不排除美国方面有些势力想把它和军事内容结合起来。正因为如此,在很多人看来,TPP实际上是“三个大叔企图来踢中国的屁屁”。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中国现在是世界老二了,这老二不好当,美国是霸权,天天就担心中国这个新进大国会不会把它的霸权取而代之,就想尽办法料理国家关系的时候,一大半精力可能都用在怎么遏制中国超越它。

    特别是这几年,经过次贷爆发以来的一轮危机,一波接着一波的危机,因为这些危机不是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恰恰是爆发在美国,美国是发源地,这样一来使得美国和西方世界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相对地位所占份额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中国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占的份额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于美国那些霸权主义思维特别浓重的势力来讲,他们就更增添了紧迫感,想要遏制中国。

    从美国力推TPP的内容来看,应该说美国有相当一部分势力,他们确确实实是把TPP当作企图遏制孤立中国的工具来使用。因为这一点,我们对TPP是要关注,而且是抱着警惕的关注。

    但是我们是不是要把它看得非常严重?非常厉害?非常不得了?天要塌的事情?我觉得不是,也没有必要太过分。

    第一个,美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政治决策都要受到四年一度的大选的干扰,而在四年一度大选中间还有国会的中期选举,这样使得它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动在很多方面,经常是难以体现出长远的眼光,而较多的是处于追求短期的目标。

    这样TPP对于美国的战略家来说,惟一是希望它能够达到长期的战略目的。但是从美国的政界的实践者来说,它能不能在美国这样一个政治体制下,能不能集中精力地去追求长期的目标,这是要打上很大一个问号的。因为到明年这个时候,奥巴马先生在大选当中是否获胜,这还不知道,如果他失败了,而新总统对TPP不感兴趣,那么这TPP在下一任的总统的四年里面,它也只能是被搁置的命运。

    同时又这样一点,我们刚才讲了TPP它是美国力推的一个非常高标准的区域经贸组织的协定,但是正是因为这个高标准,它给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甚至政治带来的潜在冲击是非常大的,这样一来他们参与谈判的那些国家内部的争议是非常激烈的,到底有几个国家参与,谈判要谈多长时间,最后的规则能不能像美国现在想要力推的那个样,这都有不确定性。所以有时候我们到目前为止也不必太过于紧张。

    主持人:观众朋友,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只能进行到这里。感谢梅新育博士给我们做的精彩点评,也感谢各位观众的收听收看,谢谢梅新育博士。

    梅新育:好,谢谢各位网友参与。下次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