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德媒:奥迪受困“尾气门” 挖沃尔沃“墙脚”

2016年11月25日 11: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5日讯(记者林秀敏)据德国《商报》11月24日报道,被“尾气门”丑闻搞得焦头烂额的奥迪汽车终于找到了新的研发负责人。周四奥迪发布消息称,彼得-梅尔滕斯(Peter Mertens)将尽快接管这项业务。今年55岁的彼得-梅尔滕斯原是奥迪的竞争对手沃尔沃汽车的研发高级副总裁。

  报道称,沃尔沃自从6年前被中国汽车企业吉利收购后逐渐成长为在豪车领域颇具竞争力的品牌。按照行业规则,一个高级职业经理人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通常需要半年时间。为此,奥迪没有给梅尔滕斯限定具体入职时间。

  对于奥迪CEO施泰德(Rupert Stadler)来说,在饱受“尾气门”困扰时,为关键岗位找到合适人选就是一个重要的成功。今年9月,奥迪原研发负责人Stefan Knirsch在上任短短几个月后就辞去该职务。Stefan Knirsch是这四年来奥迪离职的第四位研发负责人。他的前任Ulrich Hackenberg于去年年底因“尾气门”丑闻离职。

  报道称,奥迪内部对于关键部门负责人的频繁变动十分担忧,因为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研发负责人来解决。

  汽车行业正面临着网络化、 自动化和电力驱动的巨大动荡。奥迪的竞争对手如宝马和戴姆勒等正加大对这一领域的研发投入。与此同时,奥迪的车型系列还正处于更新的过程中。这些原因造成奥迪在这一场久负盛名的比赛暂时落后。而其他两个豪车品牌奔驰和宝马保持领先水平。

  据报道,过几天,美国旧金山地区法院将对奥迪“尾气门”举行听证会。上周,路透社报道称,奥迪已经与美国当局达成修理和回购85000辆相关车辆的协议。

  下周三,美国地方法院院长查尔斯-布雷耶(Charles Breyer)将在了解具体情况后作出审判。去年奥迪承认,在部分自动档车型上安装了违反美国法律的软件,用于篡改尾气排放数据。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