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带一路”财经资讯:中小企业抱团参与建设

2016年04月12日 11: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1、中小企业抱团参与“一带一路”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一带一路”工作委员会近日在京正式挂牌。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官员在挂牌仪式上表示,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但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困难和风险,因此,企业要抱团“走出去”,社团组织要发挥引导作用。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4/12/t20160412_10378574.shtml

  2、港媒:中国马来西亚组建“港口联盟”促进双方贸易

  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其在全球拓宽贸易联系和影响力的动作之一,马来西亚成为这一扩张的重要伙伴。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9日报道,作为重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两国组成了“港口联盟”,通过减少双方的海关障碍来推动贸易。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说:“港口联盟不仅将作为两国之间的海上网络,也是商贸和旅游的纽带。”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4/12/t20160412_10367557.shtml

  3、缅甸批准中企建炼油厂 日媒:对在缅日企是晴天霹雳

  日媒称,中国的综合资源企业广东振戎能源有限公司将在日本和泰国两国政府主导开发的缅甸“土瓦经济特区”附近建设炼油厂,投资额约为30亿美元。对于缅甸来说这将是该国首个大型炼油厂。在土瓦经济特区的开发业务上寻找商机的日本企业有可能被迫调整计划。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4/12/t20160412_10367359.shtml

  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增25%

  自贸区引资效应特别明显,去年1至11月,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共设外资企业6040家,合同外资4458.1亿元人民币。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吸收外资占全市一半。商务部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则为外资孕育新机会,去年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5.3%。作为“海丝”重要覆盖区域,东盟对华投资增长22.1%。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4/12/t20160412_10365215.shtml

  5、海铁联运是国际物流主要运输方式

  在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中,第一项重点工程就是多式联运工程。其中,海铁联运是最有效率的物流组织方式。相比公水联运,仅从成本考虑,一般情况下海铁联运就能比公水联运节约30%左右。特别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一方面是以外向型出口加工经济为主导,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海上运输渠道增强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互通,由此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的互补与交流的主动性意愿更加迫切,因而对基于海运的国际物流需求更大。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4/12/t20160412_10365169.shtml

  6、“一带一路”带动货运班列密集开行

  记者了解到,以汉新欧、渝新欧等为代表的中欧班列,目前已经开行上千趟班列。从过去的“吃不饱”到现在的“货爆仓”,日益繁忙的中欧货运班列已成为打通内陆地区与亚欧国家货运的大“动脉”。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4/12/t20160412_10365156.shtml

  7、西媒解析西班牙企业眼中的“一带一路”机遇

  西媒认为,未来几年,“新丝绸之路”可能会成为全球基础设施项目的第一大源头。对西班牙和西班牙企业来说,参与此类项目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小觑。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4/12/t20160412_10378507.shtml

  8、中关村企业组团冲刺“一带一路”

  中关村 “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日前在海淀成立。这是我国首个由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发起、致力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服务的社团组织。会员企业涵盖了现代农业、生物医药、云计算、智能制造、地理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等产业领域。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4/12/t20160412_10378685.shtml

  9、美媒: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陷动荡 或影响中国在巴投资

  美媒称,无论承认与否,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及其副手们都对该国躁动不安的西部省份俾路支省感到忧心忡忡。俾路支分裂主义者正日益频繁地袭击建设项目和警方检查站。该地区的法律和秩序看上去越来越不堪一击。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4/12/t20160412_10367388.shtml

  10、美媒:在某领域 印度正在走中国十几年前所走的道路

  美国彭博社4月8日报道称,在能源领域,印度正在变成“下一个中国”。该报道指出,除了当前低油价带来的良好机遇之外,这个南亚国家也正通过刺激国内制造业发展,以及在国内外产油地的新投资来进一步满足自己对石油的需求。报道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中国在十多年前所走的道路。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604/12/t20160412_10366479.shtml

  “一带一路”财经资讯2016年第54期 (总 第165期)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