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带一路"财经资讯:美结束零利率加息25个基点

2015年12月17日 13:34   来源:中国经济网   

  1、美联储加息靴子终落地 未来加息路径备受关注

  当地时间12月16日下午,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本年度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声明对外发布。不出市场预期及经济学家所料,美联储正式启动加息进程,加息25个基点,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由0至0.25%的目标区间提升为0.25%至0.50%的目标区间。美联储自2006年6月以来的首度加息,结束了长期的零利率状态,标志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之路已经开启。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201512/17/t20151217_7612830.shtml

  2、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喀喇昆仑公路见证中巴友谊

  “作为巴中两国之间唯一的陆路通道,喀喇昆仑公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看来,这是中国人用智慧和汗水,打通了巴中两国之间的友谊命脉。”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所长、巴基斯坦前驻中国大使马苏德·汗说。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的贸易走廊和经济动脉,因其连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故被称为“一带一路”的“枢纽”和“旗舰”。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201512/17/t20151217_7613766.shtml

  3、马来西亚邀中国铁总等企业商谈高铁项目 或是中日争夺战

  连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高铁项目(新隆高铁)即将进入竞标阶段,马官员14日表示,政府已经邀请包括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内的多家外国企业参与高铁工程的面谈。马来西亚《南洋商报》16日称,相信这个项目最终会成为中国和日本的争夺战。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512/17/t20151217_7612442.shtml

  4、100亿美元基金将助力“一带一路”信息基础建设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合作共赢”论坛上,嘉宾们聚焦了“信息基础设施共建”议题。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候任行长金立群、诺基亚集团董事长李思拓等14位国内外嘉宾作了主旨发言。会议结束时,启迪控股和世纪互联集团签订了100亿美元的合作备忘录,用实际行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512/17/t20151217_7623675.shtml

  5、2015中国外交成就盘点:"一带一路"塑造中欧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欧洲,是一条欧亚大陆绳子上拴着的两只蚱蜢。连接欧亚大陆东西端的,在古代是丝绸之路,在今天就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中东欧“16+1合作”的层次、意义又得到了提升,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就是明证。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512/17/t20151217_7628328.shtml

  6、越南城市化进程快速 每年约十万人迁入河内

  近10年来,越南经济一直处于较快增长中,与之相伴的便是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居民离开家乡,来到首都河内以及胡志明市等越南“一线城市”谋生。这在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的拥挤和农村的空心化。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512/17/t20151217_7616001.shtml

  7、韩越自贸协定即将生效 一月内享受两次降税优惠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方面16日表示,韩国与越南最近交换外交照会,双方共同确认《韩国与越南自由贸易协定(FTA)》将于12月20日生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方面16日表示,韩国与越南最近交换外交照会,双方共同确认《韩国与越南自由贸易协定(FTA)》将于12月20日生效。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512/16/t20151216_7606651.shtml

  8、专家建议倚重“一带一路”建设缩小亚欧经济落差

  为期两天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将有助于全面提升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在本地区各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恐怖主义安全威胁上升的情况下,上合组织助力经济发展、进而减少威胁安全的不稳定因素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512/17/t20151217_7614811.shtml

  9、“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俄关系展望

  英国金融时报网17日发表署名为苏梦夏撰写的一篇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俄关系展望》的文章,文章说,在2015年,我们已经看到,俄罗斯将外交政策向亚洲倾斜,这主要带来了两个结果。首先,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变得更紧密。中国是亚洲大国,也是崛起中的全球大国;其次,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日益重视中亚国家。中亚已成为俄罗斯倡议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合作地域。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512/17/t20151217_7628634.shtml

  10、西安领事馆区或成 “一带一路”外交新窗口

  12月12日,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在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联合环球时报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会上表示:“西安领事馆区建设发展以丝绸之路为特色,依托丝绸之路、东盟、金砖五国、上合组织,辐射欧亚大陆为主要外交方向,积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着力建设外交新窗口。”

  参考链接:

  http://intl.ce.cn/sjjj/qy/201512/17/t20151217_7623725.shtml

  (“一带一路”财经资讯 2015年第101期 )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