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加实力,赢在有格调
雅万高铁最终花落中方实属不易。期间,既有激烈的竞争,也有搅局的杂音。中方最终能够胜出,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等相关部门协调推进,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等企业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谈到中方胜出的原因是,谢锋大使总结如下:
第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中国自始至终很有诚意。中国视印尼为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长期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精神。中方能理解印尼的实际需求,能尊重印尼方提出的不使用政府预算、不提供主权担保的决定,愿意与印尼在友好协商、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合资修建,双方作为雅万高铁的共同业主,是名副其实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义利并举、以义为先,承诺向印尼转移高铁技术,进行本地化生产,帮助印尼培训高铁管理和运营人才,在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同时,将中国高铁技术与经验带到印尼,与印尼人民分享中国高铁的发展成就。正是这种“设身处地为印尼人民和印尼政府考虑”的诚意感动印尼各界。
值得一提的是,7、8月间印尼媒体突然集中炒作中国产品质量、高铁安全以及所谓中国劳工“入侵印尼”等问题。中方处变不惊、稳扎稳打,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做好印尼各界的工作:把高铁展办到雅加达商业中心,通过模型、图片、视频、演讲和接受采访,深入细致介绍中国高铁的技术经验、安全性能以及中方方案的综合优势;针对有人用2011年甬温线动车事故抹黑中国高铁,专门邀请包括印尼人民协商会议主席和印尼主要媒体在内多批朋友,到中国亲身体验中国高铁的舒适与安全。
第二,硬实力加软实力“两手抓两手硬”
一方面,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现代化程度最高、管理经验最丰富的高铁网络。中国高铁,已建成运营近1.7万公里,占全球的55%;时速300公里高铁线路长达9600公里,占全球60%;年运送人次高达9.1亿,占全球高铁年运送旅客人次的55%。中国具有在多种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建设运营高铁的丰富经验,包括与雅万高铁在气候和地质条件上非常相似的海南高铁。中国的高铁建设能力强大,建设速度全球领先,京沪高铁全长1300多公里,仅用3年多即建成运营。中国高铁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铁路联盟的技术标准,并与阿尔斯通、西门子和庞巴迪技术标准兼容,雅万高铁采用中国技术意味着今后印尼的高铁市场仍将是开放的。性价比更高、融资条件更好、经营模式更先进,总价、单价、线路长度各项指标全面优于其他国家,采用美元和人民币混合贷款方式且利率水平非常具有竞争力,合资经营模式能保证双方企业共同承担并享有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及项目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全部责任和全部收益。
另一方面,中国和印尼成功进行了战略对接,过去不到一年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和佐科总统3次来、往访,两次通话,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对接中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深化和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两国元首还亲自见证中国发改委与印尼国企部、中国中铁总公司和印尼国有建筑公司等签署雅万高铁合作谅解备忘录和框架安排。借着这股“东风”,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跟进,通力配合,促成了雅万高铁这一标志性战略项目。
印尼国内外各界反响热烈
万隆市长里德万在早前接受《经济日报》驻东盟(雅加达)站独家采访时表示,“欢迎政府的决定并祝贺中方,高铁项目有助于万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增强,希望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能在2019年如期完成”。
印尼国营企业部长莉妮在此前的小范围媒体吹风会上表示,“雅万高铁首开先例,企业对企业模式有望成为印尼今后修建高铁的一种趋势”。
印尼驻中国大使苏更表示,“我一直坚信中国能取得成功,特别是中国愿意向印尼转移高铁技术并帮助培训印尼高铁人才,这令人感动”。
印尼企业联合体Pilar Sinergi BUMN参与企业之一——印尼国营火车制造企业KAI 执行总裁Edi Sukmoro表示,要学习雅万高铁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并承接好中方技术转移,为2020年启动成雅加达至泗水高铁线路早作准备,“先集中精力修好一条,边建设边学习边改进,后面的就容易多了”
印尼科学院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斯瓦格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建造、运营高铁的实力有目共睹,中国高铁网络规模大、速度快,能够兼容多种地形及气候条件,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铁符合国际标准,并与国际上多家高铁设计、制造企业技术标准相容,有利于发展一个开放的印尼高铁市场。
美联社和德国之声在报道此事时均明确使用“中国胜出”这一提法,并将此归功于“中国始终坚持不要求印尼提供额外财政支持和贷款信用担保的立场”。
路透社报道认为,雅万高铁的中标方很可能也将领跑东南亚未来几年内的其它高铁项目,例如连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和新加坡的高速铁路。
布隆伯格报道认为,佐科较其前任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更为开放,尤其是在修建铁路、电站和大坝等领域,双方企业均为实力雄厚的国营企业有助于解决征地难等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结束语
春华秋实。双方从3月开始洽谈,到金秋10月结成硕果,令人感慨,令人欣喜。相信不远的将来,得到地区大国印尼和东南亚社会普遍认可的中国高铁,将成为一根红线将这个“千岛之国”一座座如珍珠般绚丽的岛屿穿连起来,两国人民将共同打造出亚太经济互联互通的新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