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高"颜值"专家达沃斯把脉新常态:中国将是创新机器

2015年09月09日 21: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图为研讨会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学慧 摄

  中国经济网大连9月9日讯 (记者 陈学慧) 一场以“适应新常态”为主题的研讨会,使得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偌大的演播厅一“椅”难求,而与世界经济论坛合办这场研讨会的是全球性财经有线电视卫星新闻台CNBC。<<点击进入论坛专题  

  中国股市近期的调整,以及监管部门的各项举措,让中国经济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此,CNBC不仅把演播厅搬到了大连,以电视节目现场直播的形式,直接聆听专家的分析;还做足了功课,现场大屏幕上播出着此前对一些独立经济学家的采访,还有对中国主要经济数据的梳理。

  研讨会请来的专家“颜值”的确很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晓强;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章;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副主席李晶;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白曼。各位针对中国的经济热点问题直抒己见。

  如何看中国股市调整?

  李稻葵:中国的股市和西方国家的不一样。你会发现有时候经济发展得挺好,但股市却是熊市。对于股市来说,它肯定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但这跟实体经济没有那么直接挂钩和联系。

  股市为了让游戏变得非常有意思,要像垒球一样需要两点:第一,参与者是好的,参与者有纪律、有秩序;第二,观众有秩序,观众不能都站起来。但在中国,这两个方面都不是很好。首先看参与者,“球员”不是太好,坦率来说,我们的上市公司都需要现金红利,需要跟着收益来玩游戏;其次是我们的“观众”即投资者们,投资者经常会作出过激的反应。现在需要让投资者冷静下来。比如期货工具,这是非常有效的让市场冷静下来的工具。

  李晶:中国股市是特别独特的,很年轻,1991年才出现股市,机构投资者还只是小份额,从本质上来讲,中国股市和西方股市、全球股市相比,振荡就会非常频繁。我相信,在今年第四季度,就能够看到一些稳定的信号,现在已经开始看到了一些稳定的曙光。

  张晓强:中国的发展趋势本身就跟西方不一样,因为西方已经是成熟的市场了。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市场,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坦白来讲,体制运行还不是特别完善。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转型和管理,尤其是对股市来说,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习一些经验,不管是从中国股市吸取经验还是从国际股市吸取经验。七年前大家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产生了多么大地振荡,所以我们应当吸取一些教训,要怎样把股市做得更好。中国在监管方面以及投资者方面,都需要做一些事情。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

  谢白曼:为何对中国股市动荡这么震惊?是基本面变了吗?是中产阶级没有了吗?并不是的。中国还是这样,基础设施发展特别好,中国投资也特别多,有非常多的存款,有较好的基本面。如果中国经济能够刺激国内消费,而不是以出口和投资为导向,那样经济会更健康。

  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新常态不是低发展率,而是一种不同的发展角度,有更好的福利、气侯变化应对以及其它方面。

  王洪章: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前进当中列车的调整速度”,既不是停止,也不是“断崖式”。认为经济趋于崩溃边缘,这是不对的。第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现在是7%,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是很高的,这本身对世界经济也是一种贡献。第二,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效果非常好,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超过了50%,结构调整使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更加健康。第三,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过去相比,今年降低的幅度比2014年降低的幅度更大。这种“新常态”给中国经济健康带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李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可以做什么?如何刺激经济?我们的货币政策有更多空间,财政政策有很多能力,中国领导层有更多的方法,比如基础设施、降低贷款利率,我们并不只是建机场、高铁,还需要专注于软基础设施,比如社会福利等。

  李稻葵:中国经济不需要大量的刺激,经济转型需要“扎针灸”的刺激,我们用“针灸”的方法来扎关键的神经节点,因为经济总体来说是很好的。可以在三个领域“针灸”,一是降低借贷成本。应该降低利率,对长期融资工具做一些实验。二是要完成计划的项目,有些项目拖延了。三是要完成企业改革。

  中国经济的乐观体现在哪里?

  张晓强:中国的新常态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有很多挑战,但发展的机遇也很多。经济转型中有了一些非常乐观和积极的信号或趋势,比方说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发展特别快,要比第二产业快得多,很多新型服务业,比如说电商,快递,旅游业等快速发展,即使是制造业,尽管有一些制造业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但高科技制造业实际上在今年上半年上升了10.5%,比平均水平高了4.2%。今后五到十年,中国经济会转到更多依赖于创新驱动的经济,对于中国长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作用。

  谢白曼:有两点值得关注:中国并不会成为全球唯一的生产机器,而是将成为创新机器,中国比所有欧洲国家加在一起的生物专利技术都要多,中国在创新上有很大的力量。因为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国内的内需。

  李晶:过去我们比较关注高增长速度,但增长质量在新的五年中应该更加重要,意味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和效率的平衡。成千上亿的人从农村生活方式变成城市生活方式,这是最快速提高收入的方式,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有健康的增长质量。

    相关文章:高"颜值"专家达沃斯把脉股市:现在已看到曙光

(责任编辑:秦陆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