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8月7日讯 中国人民银行7日发布了《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报告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7月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4月的3.5%下调至3.3%。其中,美国经济增速从3.1%下调至2.5%;欧元区经济增速维持1.5%不变;日本经济增速从1.0%下调至0.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从4.3%下调至4.2%。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美联储加息时点逐步接近,可能影响全球利率水平和资本流动。虽然6月公布的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偏鸽派,且希腊等局势发展正促使市场将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但年内加息的可能性仍较大。美联储加息可能提高全球利率水平,并使资本继续回流美元资产,对一些在国际收支、债务等方面存在脆弱性的新兴经济体造成冲击。而一旦政策调整时机或力度出乎市场意料,也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
希腊债务问题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将继续对欧元区乃至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冲击。2015年以来,希腊债务问题一波三折,7月初希腊公投结果显示超半数公民反对国际债权人的救助方案,对欧元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造成较大扰动。目前,欧元集团峰会已就希腊援助计划达成一致,希腊议会也投票通过了国际债权人提出的结构改革和财政整顿方案。下一步,国际债权人将重点敲定对希腊援助的细节,并进一步敦促希腊尽快进行国内改革。但是,考虑到国内仍有不少反对改革的声音,希腊债务问题前景仍不明朗。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部分经济体通缩风险依然存在。二季度大宗商品价格一度触底反弹,但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仍然疲弱,美元总体仍在走强,这种反弹趋势并不持久,低位震荡特征明显。7月以来,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和美元走强等因素影响,大量资金从商品和金融等资产中流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波快速下跌走势,截至7月末追踪22种原材料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较2008 年高点下跌近60%。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震荡下行,对于刺激消费需求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使部分经济体通缩风险上升,加大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
(责任编辑:秦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