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3日综合报道 自2011年首列中欧货运班列“渝新欧”开通以来,成都、沈阳、郑州、武汉、苏州、哈尔滨、义乌、昆明等城市也开通了去往欧洲货运班列,现在其中一些班列已经实现了双向常态化运行,而长期困扰众多“中欧班列”线路的回程货物方面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大江南北纷纷开通中欧班列
现在,当我们翻开中国地图,自北往南可以依次找到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出发地:哈尔滨、沈阳、郑州、苏州、义乌、武汉、成都、重庆和昆明。铁路货运比水运快捷,比空运廉价。同样标箱的货物从长沙运至欧洲,空运需要5至7天,费用大约为6.5万美元;海运需要45天,费用最低3000至3500美元,而中欧班列(长沙-杜伊斯堡)的运输成本约是空运的1/14,运输时间约是海运的1/3。
经过几年的探索,一些班列已经实现双向常态化运行。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最早开通的“渝新欧”早已常态化运行。目前,去程班列稳定在每周3至4班,回程班列稳定在每周2班。2014年4月23日,“汉新欧”常态化的首个班列载满富士康生产的电子产品驶往波兰后,基本保持每周一班的发运频次。2015年6月28日,又一趟“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出发,该趟班列新增了华沙、柏林、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和巴黎等4个停靠站,而且从这趟班列开始,“义新欧”每周一列常态化运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条中欧班列去程和返程的货源也在不断的发展扩大。“渝新欧”目前去程货源已经由开行之初的以IT产品为主,拓展到汽车整车及零配件、机械产品、服装、鞋帽、日用品以及工艺工业用品等多个品类。回程货源则覆盖欧洲多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日用品、化妆品、奶粉等。而早在今年3月份,就如何将蓉欧快铁延伸至厦门,成都与厦门展开了洽谈。据悉,蓉欧快铁除了延伸至厦门,接下来还将延伸至宁波、深圳、昆明等多个城市,通过与更多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实现沿海和内陆城市的合作共赢。
备受瞩目 厂商盛赞
千年丝路,再涌商潮,如今列车的呼啸声代替了悠扬的驼铃声。
“走‘渝新欧’每箱运费大约3500美元,与海运基本持平,但时间缩短近一个月,只有空运价格的四分之一。”蜜芽宝贝保税区业务总经理刘荣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每件商品平摊运费只有大约1美元,售价将大幅度下降。”
据新华网报道,“汉新欧”运营之初货源不足,现在货源纷纷找上门、班列线路频频“爆仓”。“现在我们最愁的不是货源,而是自身硬件的限制。”负责汉新欧班列运营的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董事长王利军说,每次到欧洲、中亚等城市,对方都会提出借助汉新欧将当地特产运至中国内陆市场的合作意愿。
金华新闻网报道,“直接从义乌进货,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才能运到西班牙,事后还存在货物积压、占用过多流动资金等风险。现在,我改从马德里郊区的中国商城进货,不仅可以根据店里的销售情况随时进货,还可以提高流动资金利用率,减少商业风险。”西班牙华商杨茶康说。杨茶康所说的中国商城,是西班牙乃至欧洲南部地区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那里堪称浓缩版的“义乌小商品城”。随着中欧班列“义新欧”(义乌-马德里)班列的开通,当地不少华商都看到了新商机。
提升“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促进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效果显而易见。统计显示,自2011年正式开通以来,截至7月14日,“渝新欧”共开行338班,其中去程287班,回程51班,货物运输总量约3万标箱,进出口贸易额约100亿美元。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认为,“渝新欧”作为“新丝绸之路”,在有效满足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IT产品对铁路国际贸易大通道需求的同时,还将极大提升“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这一国际大通道将辐射西部,成为吸引中国西部内陆现代物流的“公共平台”。
成都、郑州、西安、武汉等中西部内陆城市,远离海洋,相对深圳等沿海港口城市,在运输距离、时间和成本方面处于劣势。近年来,通过交通的改善和机制的创新,中国西部正拉近与东部沿海的差距。这些中欧班列经停的现代版“丝路驿站”,引导了厂商加快向中西部布局的步伐。
而黑龙江省发改委巡视员彭介林则认为,哈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是黑龙江省更深入地融入到“一路一带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进程中的又一精彩之笔。将打通中、俄、欧货运大通道,开启国际性交流合作重要门户,带动沿途的产业包括汽车物流、零配件、跨境电商等新的业务模式,走向龙江丝路带战略发展的新征程。(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