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3日讯(记者林秀敏)今天上午,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外汇管理局暂不会采取“控流出”的新措施应对资本流出。
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5619亿元人民币(折合914亿美元)。对此,管涛表示,当前存在资本流出,这属于意料之中的调整,可以承受,因此外管局暂时不会采取“空流出”的新措施,而是从以下三方面积极应对跨境资金流动异常波动的挑战。
一是加强监测、冷静观察。目前的资本流出属于意料之中的有序调整,资本流出的渠道主要是藏汇于民和对外债务偿还。当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趋向均衡合理以后,跨境资本有时流入有时流出,将越来越常态化,变化也越来越频繁。外汇管理部门将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全面梳理跨境资本流动主要渠道的新情况、新变化,摸清底数,及时做好形势预判和预警,为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疏堵并举、均衡管理。一方面,抓住当前国际收支、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前期一些“控流入”的临时性措施,同时继续深化外汇体制改革。去年底以来,外汇局陆续采取了取消银行外汇贷存比和结售汇综合头寸挂钩的政策,扩大主要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外商投资资本金意愿结汇改革,调增境内金融机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总规模等措施。这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对冲当前资本流出的压力。另一方面,目前形势正好触发了对资本流出方向的监管政策,主要是根据现有政策而不是出台新措施,如开展“出口不收汇”专项检查,加大对个人分拆购付汇的监管力度,继续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外汇违法违规活动等。
三是完善预案、充实工具。未来跨境资本流动仍然可能呈现振荡格局,存在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根据不同的情形设计不同的政策,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还要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冲击,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快构建宏观审慎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不断充实逆周期调节的相关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