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王东明:不公平的法治环境将导致社会创新不足

2015年03月21日 15: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于2015年3月21日—3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网全程直播报道。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明发言。中国经济网 史博超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讯(记者林秀敏)在今天举行的201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明发言指出,不公平的法治环境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创新不足,受到法律过渡保护的市场参与者因为享受制度保护而获得竞争优势,缺乏创新的动力,从而导致创新不足。  

  以下是演讲实录: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首次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将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规则,这个规则有助于建立透明有序、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推动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且由此激发创新,降低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我跟大家分享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完善的法治体系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市场有效配置资源需要一个公开、公平的环境,公平和公正环境需要法治健全来维护,这需要法律体系本身就是公平和公正,这样才能使参与竞争的各方能根据优胜劣汰、效率优先的原则,将有限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最好的领域,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目前我们国家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确实我们在法治建设上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当前我国法治环境还带有较为浓厚的政府管制色彩,特别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行业法律法规管制色彩仍然是很突出的,这些法律法规很多都是通过行政许可的手段,对经营主体和业务范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些行政管制的法律往往会造成行业的相对集中,形成强势的市场势力和利益集体,比如说在金融领域、交通领域、能源领域、通讯领域等等,大家在目前的市场上都能看得比较清楚。这与相关领域偏重于行政许可的管理方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逐步降低行政许可,将市场经济建立在法治基础上,这样才能减少垄断,促进竞争。

  第二,健全法治体系有助于激发创新。创新是获得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这种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需要法律的保护,只有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创新者才能放心,才能获得足够的收益,激励进一步的创新,这正是保护知识产权需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原因所在。不公平的法治环境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创新不足,受到法律过度保护的市场参与者因为享受制度保护而获得竞争优势,缺乏创新的动力,从而导致创新不足。例如,以腾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具有极强创新能力和动力,与此相比,电信行业创新动力则明显不足。我这里想举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白电黑电家电,那个时候基本上国家把竞争都放开了,所以在国内市场无论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相互竞争,经过这几年的拼打,确实树立了一批像格力、海尔这样一批企业。反观起来,看咱们的汽车行业,由于过度的保护,咱们国家国产汽车行业说实在还处于一个劣势,十辆车停在大街上估计九辆车都是国外品牌,这些东西都是由于咱们制度上、法律上的不足所造成的。过多的法律禁区也会抑制创新,企业某些业务由于受到法律法规种种不合理限制,这些业务领域的创新基本无法开展,因此清理废止那些不适合现实经济基础的法律法规,将有助于创新发展。当前修订法律法规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减少行政审批的要求,简化行政审批的流程,将经营自主权还给企业和市场,放松对企业具体业务的限制,让企业自主决定业务的边界。

  第三,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法治体系。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推动力量。创新是驱动经济的核心因素,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确实难以满足大量的新经济为主的这些中小企业和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国的资本市场对当前的实体经济服务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总之,面向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建立多层次的中国资本市场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体系,只有在法律体系完善、资本市场本身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才能适应未来中国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责任编辑:秦陆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