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6月9日宣布,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根据标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三分之二的城市商业银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
央行特别说明,“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以下为中国经济网汇总整理的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仅供参考:
中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比率历次调整一览 |
时间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幅度 |
2014年6月16日 | 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后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9.5%。 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2014年4月25日 | 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县域农商行、农合行分别执行16%和14%的准备金率,其中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考核达标的县域农商行、农合行分别执行15%和13%的准备金率。 |
2012年5月18日 | 20.5% | 20% | 下调0.5个百分点 |
2012年2月24日 | 21% | 20.5% | 下调0.5个百分点 |
2011年12月5日 | 21.5% | 21% | 下调0.5个百分点 |
2011年6月20日 | 21% | 21.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11年5月18日 | 20.5% | 21%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11年4月21日 | 20% | 20.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11年3月25日 | 19.5% | 20%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11年2月24日 | 19% | 19.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11年1月20日 | 18.5% | 19%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10年12月20日 | 18% | 18.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10年11月29日 | 17.5% | 18%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10年11月16日 | 17% | 17.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10年5月10日 | 16.5% | 17% | 上调0.5个百分点* |
注:此次上调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除外。 |
2010年2月25日 | 16% | 16.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注:此次上调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除外。 |
2010年1月12日 | 15.5% | 16% | 上调0.5个百分点* |
注:此次上调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除外。 |
2008年12月25日 | 16% | 15.5% | 下调0.5个百分点 |
2008年12月5日 | 17% | 16% | 下调1个百分点 |
2008年10月15日 | 17.5% | 17% | 下调0.5个百分点 |
2008年9月25日 | 17.5% | 16.5% | 下调0.5个百分点 |
注:此次下调仅适用于部分金融机构。 |
2008年6月25日 | 17 | 17.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8年6月15日 | 16.5% | 17%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8年5月20日 | 16% | 16.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8年4月25日 | 15.5% | 16%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8年3月25日 | 15% | 15.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8年1月25日 | 14.5% | 1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7年12月25日 | 13.5% | 14.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7年11月26日 | 13% | 13.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7年10月25日 | 12.5% | 13%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7年9月25日 | 12% | 12.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7年8月15日 | 11.5% | 12%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7年6月5日 | 11% | 11.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7年5月15日 | 10.5% | 11%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7年4月16日 | 10% | 10.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7年2月25日 | 9.5% | 10%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7年1月15日 | 9% | 9.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6年11月15日 | 8.5% | 9%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6年8月15日 | 8% | 8.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6年7月5日 | 7.5% | 8.0%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4年4月25日 | 7% | 7.5% | 上调0.5个百分点 |
2003年9月21日 | 6% | 7% | 上调1个百分点 |
1999年11月21日 | 8% | 6% | 下调2个百分点 |
1998年3月21日 | 13% | 8% | 下调5个百分点 |
1988年9月 | 12% | 13% | 上调1个百分点 |
1987年 | 10% | 12% | 上调2个百分点 |
19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 |
19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
注:以上信息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经济网汇集整理。 |

新闻名词: | 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 |
所谓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须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提高准备金率意味着金融机构可用来放贷的资金减少;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获得的利息收入降低。而超额准备金存款,是指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