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经济网和韩国EDAILY、EDAILY电视主办的主题为“韩中金融合作: 面向未来的创新机会”的第三届国际金融会议(IFC)于2014年4月3-4日在北京香格里拉嘉里中心大酒店举行。中国经济网全程直播报道。图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博士刘云龙发表演讲。中国经济网裴小阁 摄影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4日讯(记者 苗苏)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博士刘云龙今天在第三届国际金融会议(IFC)上发表演讲时说,驱动中国非寿险市场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二是政策环境的有效改善,三是分销渠道拓宽,四是电话和网络销售的快速发展。>>>点击进入直播专题
刘云龙在演讲中说,中国非寿险市场和中国经济一样在近十年过程中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从2003年不足1000亿元,增长到2013年6112亿元。中国非寿险业保费增速长期高于我们GDP增速。近年来国内寿险保费收入增速明显放缓,非寿险业收入在总保费中占比有所提升,2013年非寿险保费收入占比达到了36.1%。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使中国非寿险业在世界非寿险业排名显著上升,到2012年达到了第四位,亚洲最大的市场。
刘云龙说,推动中国非寿险市场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GDP从2000年开始,人均GDP达到了一千美元以上,这对于非寿险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到了2013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五千美元,那么在此期间,中国的非寿险业从企业财产保险等法人的业务快速向车险等分散性业务的转移,车险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03年的时候仅有两千多万辆,2013年就有1.37亿辆。
第二个因素是从国家政策层面和监管政策层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2006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一个叫做加快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保险业的政策环境,有着显著的改善。近年来像交强险、农业保险、责任险、大病保险的一系列的激励政策的出台,有利的推动了相关的险种的发展,这个方面的最明显的是农险,大家可以从这个表上看到,在2007年以前的农险发展都是非常缓慢的。正是从2007年中国财政开始进行了农业保险的补贴,这一年当年,农业保险收入就从前一年的八亿元左右增长到了将近52亿元。现在中央财政已经把这个十五个品种,比如说像这个主要的农作物,像玉米、水稻、小麦、大豆,以及一些畜牧业品种,比如说母猪、奶牛,森林方面都提供了财政补贴。这形成了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县级财政三级补贴制度。其中中央财政是占比最高的。这项措施显著推动了中国农险市场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农险市场。
第三个因素在分销渠道方面,分销渠道从传统的公司的直属直销队伍逐渐增长到了兼业代理,特别是车商渠道的4G业务对推动车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交叉销售和电网销等新型渠道。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发展的比较快的是交叉销售和电网销渠道。
第四个因素是电话和网络销售的快速发展,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现在成为了这个主要的保险公司重要考量的重点,因为这两个渠道具有获客面积广,成本非常低的优势。从中国的目前互联网保险发展的趋势来看,非寿险业是占有比较靠前的位置的,现在大概有16家产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渠道来销售产品。
点击进入第三届国际金融会议专题